桐鄉古稱鳳鳴,自古以來就是人文薈萃之地,書畫名家輩出,藝術氛圍濃郁。7月12日,由桐鄉市人民政府、浙江省書法家協會、中國書法出版傳媒有限公司和《中華英才》半月刊社共同舉辦的“鳳鳴探道一蔣頻書畫藝術展”在桐鄉君匋藝術院拉開序幕。浙江省政協副主席陳小平、原浙江省省長萬學遠、原浙江省人大常委會常務副主任斯大孝、浙江省紀委原常務副書記楊曉光、浙江日報傳媒集團總編輯鮑洪俊、浙江省公安廳副廳長金伯中、杭州市委宣傳部副部長董悅、西泠印社社委會副主任汪華英、著名書畫篆刻大師、西泠印社副社長韓天衡、中國書法出版社社長李世俊、《中華英才》半月刊社副社長周描坤、嘉興市政協副主席李躍、桐鄉市領導盛勇軍、池曉明、戴金明、費玉林、陳英、中國王羲之書畫院副院長鄭竹三、青桐印社名譽社長袁道厚等以及來自北京、上海、江蘇、福建、湖北及浙江各地的370余位書畫家書畫愛好者參觀了當天的展覽。
蔣頻可謂年少有為不輕狂,弱冠之時就由“雪地車轍”感悟到“書肇于自然”之美。華東政法大學求學期間,曾連續兩次于全國大學生書法比賽中獨占鰲頭。參加工作后,又多次負笈游藝于京津滬杭,向沙孟海、啟功、沈鵬、韓天衡、洪丕謨等先生請教,他轉益多師,重在傳承,在學習過程中,能夠無所不師,故能兼取眾長;無定師,不囿于一家,雖有所繼承、借鑒,但并不妨礙自己的創造性。解人評其書法自晉唐入手,后探宋人尚意之趣,又取漢魏雄強奔放之勢,性情揮灑,雄遒率真,八法互用,風格獨具;其繪畫則以書法入手,格調高古,信手拈來,別具清趣。
多年的刻苦探索使其筆墨語言漸入佳境。他的藝術,涵蓋了書法、繪畫和理論研究三大領域,可謂“藝兼三絕,自出機杼”。早在三十年前,他就與洪丕謨教授合著《古今百家名聯墨跡欣賞》,成為當時書法類圖書中的暢銷書。近年來又陸續出版《歷代金石翰墨名家逸事》、《釋書論畫》、《品茗詩書》、《印人逸事》等專著,聲譽書壇,好評如潮。先后獲“2004年全國十大藝術英才”、“聯合國科技和平周和平使者”等榮譽稱號。最近又將推出洋洋近30萬字的巨著《百年西泠名家逸聞》。如此碩果累累,彰顯出其豐蘊的知識量,可謂人在商圈,心在藝海,不廢攻藝,三管齊下,卓有建樹。
此次桐鄉展覽,共展出55件其近年各階段創作的書畫精品,其中大部分作品今年特意為桐鄉展而創作,如《歷代名人詠桐鄉》行草八屏,洋洋灑灑,跌巖起伏,全篇氣勢恢宏,意境開闊,詩書輝映,令人遐思。又如丈二大對聯“但得三霄醉,醒來一身香”,以桐鄉前賢詩句成聯,渾厚遒勁,意境高遠,豐富的筆墨技法令詩中描寫的桐鄉地域文化怡到好處地演繹出精彩的視覺效果。
展覽作品中,幾件國畫新作特別吸引觀眾眼球,如那幅由韓天衡老師題款的《迎酷暑而傲放——荷不畏暑與寒梅同格》荷花圖,看似不經意的閑情雅致、率真袒露,其實卻是蔣頻精心打造的高遠立意,他用墨大膽,用色大氣,讓那碩大如傘的荷葉在波光淺蕩的水面上隨風翻飛,初綻緋紅的花苞、花蕊,從彌漫在荷塘里淡淡吐香⋯⋯同時,蔣頻還賦予荷花強勁的生命力象征和人格化的力量,表現在他題寫的詩詞上,如題:曲沼芙蓉映竹嘉,綠紅相椅擁云霞;生來不得東風力,終作薰風第一花。詩中,有元朝詩人何中在訴說著,有華夏文明的典籍在彰顯著,更有借物言志的情節在展示著。這種畫情和詩意的相得益彰,使得他的作品彌漫著深厚的文化意韻和濃郁的書卷氣息。再凝視那幅《知秋長唫(吟)》彩繪,讓人聯想到:“看落葉知秋,聽好風長吟”的意境。蔣頻筆下的蟬頗為工細,蟬翼輕薄透明,畫面上樹蔭掩映,涼風襲來,在熱烈明快,爽心奪目的紅枝彩葉間,栩栩如生的蟬兒躍然眼前,忽聞蟬聲如沸,貌似透過畫面傳遞過來……身為習慣了喧囂的都市浮生,多么向往充滿歡愉、小如鳴蟬一樣生命的力量。他也善畫蘭草,那幅取名“幽香空自秘,風肯秘幽香”的蘭花圖,總能被它淡雅清潔的氣息所吸引,空靈的背景下幾枝零散的蘭花,唯美的姿態,端莊大方,光滑直立的葉子,堅實硬朗,和空谷中的巨石相伴相依,似乎隨意又飽含深意,讓人聯想到蘭的花、蘭的草的氣度風韻和萬種風情,亦聯想到蘭花清麗、高潔的不屈風骨。或,這是作者在向我們展示一種人生修為,更是一種隨緣自在,從容豁達的境界與了然……
早在1991年,尚未而立之年的蔣頻就在浙江展覽館舉辦過個人書法展,時過境遷近三十年,正如韓天衡先生說的那樣:蔣頻與時俱進,歲歲豐登。他的理論基礎更扎實、學養更豐富、藝術思維更活躍、審美視野更廣闊、文化理念更多元,這樣以來,他的書畫作品就滋長出那份雋永蘊藉的內涵,擁有了高尚意趣的“文人氣”。這次,蔣頻個人匯報展再次呈現在大家面前,人們在能零距離地感受到他的筆墨情懷的同時,還可以從其藝術中讀出一個本真的蔣頻。并感受到他那率真豁達的藝術激情和豐富的藝術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