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興古稱嘉禾,自古以來就是人文薈萃之地,書畫名家輩出,藝術氛圍濃郁。近現代涌現出王國維、徐志摩、茅盾、李叔同、沈曾植、蒲華、豐子愷等一大批名師大家,其中李叔同、豐子愷、沈曾植、蒲華在書畫領域享有盛名,陽春三月,草長鶯飛,百花爭艷,翰墨凝香。3月31日,由嘉興市委宣傳部、浙江省書法家協會、浙江省國際美術交流協會、《中華英才》半月刊社、中國書法出版傳媒集團共同舉辦的“問道南湖一蔣頻書畫藝術展”在嘉興博物館舉行。浙江省人民政府原副省長陳加元,浙江省文聯副主席柳國平,嘉興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劉冬生,嘉興市委常委、副市長卜凡偉,原嘉興市委常委、宣傳部長、市人大黨組成員陳越強,著名書畫篆刻家、西泠印社副社長韓天衡,著名書法家、中國書法出版傳媒集團社長李世俊,《中華英才》半月刊社副社長周描坤,西泠印社社員、中國風景名勝區協會副會長、旅游專家委員會主任、浙江大學碩士生導師王水法,浙江省政協常委、浙江中華文化學院副院長隗斌賢,嘉興市委副秘書長盛付祥,嘉興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局長金琴龍,嘉興市文聯主席王一偉等,以及來自北京、上海、江蘇、福建、湖北及浙江各地的500余位書畫家、書畫愛好者和觀眾參觀了當天的展覽。
卜凡偉、柳國平、韓天衡先生先后致詞,他們對蔣頻一直來不懈探索、刻苦勤勉的求學精神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尤其對他獨辟新境、以人生閱歷、豐富學養、創作與理論齊頭并舉的從藝之道予以了高度肯定。
書畫是韻味獨特的藝術語言,是思想文化的重要表征,是精神世界的展示窗口。著名書畫家、篆刻家、西泠印社副社長韓天衡先生在開幕式致詞中以“人氣、靈氣、俠氣、靜氣、朝氣”五個方面對蔣頻的為人為藝做了高度概括,他認為“人氣”可以看出一個人的為人和品性,蔣頻的每個藝術活動都會吸引那么多人前來捧場,他的人格魅力從哪里來,一方面是他日常的所作所為,更重要的是他用藝術打動了人心。大家從四面八方趕來欣賞他的作品,更重要的是從他的作品中去感受他的人文情懷和創作激情。蔣頻的作品筆墨高古、真情彌漫,這是他率真隨性的一面,他能駕輕就熟地發揮筆墨功夫,除了他具有少年時打下的“童子功”基礎,關鍵還是他具有開闊的眼界和聰穎的悟性。因此,體現在他的作品里常常有一股清氣,也就是靈氣,有了靈氣就不會有俗筆,這是他高明的一面。他的靈氣從哪里來,除了他的天分,我看還是從他幾十年來讀了大量的書有關,他從歷代優秀作品中悟到了藝術創作的真諦,找到了開啟藝術人生的金鑰匙。韓先生認為,蔣頻是出了名的豪俠之人,他雷厲風行的辦事作風和豪爽大氣的為人之道,對藝術有著直接的影響,錚錚俠骨演化到筆墨中就會有膽氣,有了膽氣下筆就不會拘謹,有了膽氣,用筆就會充滿活力,因而創作出來的作品就會充滿生機,就會不做作,就會率真自然。靜氣,是蔣頻為藝的最大兩點,不管社會多么浮躁,商海如何跌宕,但他幾十年來一直堅守內心的定力,不為名利所縛,潛心于茲,靠夜深人靜時埋頭伏案,將一部部書稿奉獻給大家,他的這種靜氣,這種刻苦精神可以從一個側面感受到蔣頻從藝的嚴謹和態度,體現在他的書畫創作中自然也有了一股逸靜清雅的文人氣。正因為有著這種襟懷坦蕩的文化情結,才使得他的作品始終充滿著激情和活力,一種蓬勃向上的精神風貌彌漫在筆墨之間。
蔣頻,1963 年生于浙江富陽,畢業于上海華東政法大學。現為中國文物學會理事、西泠印社成員、浙江省國際美術交流協會副主席、民建中央畫院副院長、浙江當代中國畫院院長、華東政法大學兼職教授、杭州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其書法自晉唐入手,后探宋人尚意之趣,又取漢魏雄強奔放之勢,性情揮灑,隨意率真,八法互用,變化莫測,大氣磅礴,風格獨具;其繪事則以書入畫,兼收并蓄海派與浙派諸名家之精髓,格調高古,信手拈來,亦別具清趣,是一位擅書能畫且理論實踐相得益彰的藝壇多面手。
蔣頻年輕時即負書名,早在1990年就在浙江省展覽館舉辦個人書法展,曾得到沙孟海、啟功等書壇耆宿的嘉許。沉潛二十六載,期間經歷了多次角色轉換,商海弄潮,市場遨游,但無論歲月如何變幻,他都念茲在茲,不忘初心,始終對書畫藝術有著一種割舍不斷的濃郁情結。這是他“重新出山”后相隔26年在浙江省內舉辦的第三次個展。此次展覽最大的一個亮點就是除了書法作品外,還有國畫及其編著的學術著作,從而讓人感受到他的全面藝術修養與執著追求。所展出的近百件書、畫佳作,為作者數十年刻苦努力,交游拜師,潛心研習的精心之作,從中亦可大致看出他近些年在藝術之旅上走過的心路歷程。如書法新作《歷代名人詠嘉興詩十屏》,洋洋灑灑十個條屏,行云流水、跌宕起伏,全篇氣脈貫通,激情澎湃,用一腔筆墨將美麗富饒的嘉興平原及風土人情演繹得淋漓盡致。“煙雨樓前泛畫舟,當時人物盡風流”、“湖上當年一葉舟,飄搖風雨在神州”等等作品,這些優美的詩詞句賦在今天的嘉興博物館演繹出別樣的精彩。他轉益多師,重在傳承,能夠無所不師,故能兼取眾長;無定師,不囿于一家,雖有所繼承、借鑒,但并不妨礙自己的創造性。蔣頻的書法藝術強調精神的在場,對線條、筆墨的體認,有入乎其中的專注,也有出乎其外的率意,一個藝術家的魅力盡顯無遺。
此次展出的40余件國畫作品,構思奇巧,揮灑自如,筆墨繽紛,各具氣象。《夢里桃花源》等作品,他用油畫的色彩,描繪出春天桃花盛開的美麗景色,畫面樸實生動,視覺感強烈。展廳里,那些構圖布局簡潔大氣、造型設色狂放潑辣的繪畫,與其書法風格高度一致,放筆直取,大開大合,業已初露大家之形。近年來,蔣頻在各地連續舉辦書畫個展,畫作漸多。除書法作品仍占主導地位,開始全面展示其國畫新境。槐柏之類,用筆側重老辣凝重一面,主桿蒼勁,枝繁葉茂,畫面十分厚重耐讀。雜花圖式,極盡鮮活奔放姿態,生命氣息破紙欲出。
正如著名書畫評論家洪天雨先生所說,欣賞蔣頻的國畫,即能發現其畫風諸多與眾不同之處。他的作品墨彩淋漓,大氣磅礴,一種前所未有的野趣奇趣,一種活潑潑的生命力量充溢其間。《大漠雄姿》橫幅構圖,整樹亮相。一棵巨大胡楊自右下角躬身斜出向左方伸展,根部裸露,深深扎入大漠深處。巨大枯枝直插地面,撐住樹冠。樹身以枯筆勁刷,用筆狠辣彈力十足;頂端團葉黃中帶綠,雖老氣橫秋卻生機蓬勃。大漠雄風,個性倔強,不屈不撓,耐品耐讀。
蔣頻筆下的芙蓉花系列,枝桿挺勁,富有彈性。花色白里透紅,粉妝玉琢,惹人愛憐。其葉以大寫意筆法橫撇斜捺,信手揮灑,隨意點綴,自然錯落,有一種蓬勃向上的鮮活朝氣。
他的荷花,葉片多以大筆狂寫,濃淡互襯,大小交錯,其花以沒骨法為之,大紅粉紅錯雜,一筆見濃淡,間或用深紅約略勾些花紋,看似漫不經心,實則聚散開合分朱布白把握得恰到好處。其余野菊蘭草之屬,多選野生之物入畫,少有《歲朝清供》折枝雙勾之法。《秋酣麗影》以斗筆飽蘸大塊花青刷出碩大荷葉,一派天然,真是書畫合璧,天真爛漫。
筆下蘭草,均外野蘭,葉子張狂,四下伸展,無拘無束,花兒鉆出蘭葉怒放,幽香盡吐,一派天生狂野秉性,與盆栽家養之蘭大不相同,馨香撲鼻,煞是可愛。
筆下芙蓉,一律采其鮮嫩怒放之活潑潑生命瞬間,捕捉倩影,躍然紙上。用筆大膽潑辣,構圖簡潔明快,設色亮麗通透,直取生命真諦。
蔣頻以敏銳的眼神捕捉生活中花草雜樹瞬間的輝煌,以高超的筆墨取舍能力將生活中那些輝煌的瞬間化作筆下心境,以熟稔的構圖技法將那些生命活物安置于合理的空間,以亮麗的色彩讓那些即將逝去或終將逝去的鮮活生命形態凝作永恒。
還有如《和美圖》、《中秋月色》等作品,都是第一次與觀眾見面,畫面上那種似曾相識又別具風格的用筆構成,令人嘆為觀止。從中讓人感受到蔣頻以書入畫,以趣寫心,深入古人、兼容并蓄,以一種干凈、清曠的筆墨去展現生活中的一花一木,給人以美的享受。蔣頻講求“字外功”和綜合修養,除了書畫創作,他還精鑒賞,富收藏,近些年來又潛心于學術研究,編著出版有:《江湖夜雨十年燈》、《書道煙云》、《畫使鉤沉》、《印學傳奇》、《歷代金石翰墨名家逸事》、《釋書論畫》、《品茗詩書》、《印人逸事》以及《中國書畫篆刻家藝術人生擷英•蔣頻卷》、《說說書畫名家那些事》、《藝心在茲------蔣頻藝術隨筆》、《蔣頻書畫作品選》等多部專著,是一位創作實踐與學術理論并重且卓有建樹的書畫家。
煙雨江南,詩畫南湖。“問道南湖——蔣頻書畫作品展”在南湖和書畫之間構筑了一條人文交流的通道,在嘉興人民和書畫家蔣頻先生之間搭建了一座思想溝通的橋梁,藝術的價值于此時得到更高遠的升華和延伸,唯美的意境在這里得到更完好的呈現和感悟。相信這既是一次藝術的審美巡游,也是一次心靈的愉悅享受。讓我們放慢腳步,細細品味,共同趕赴一場視覺和精神的文化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