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下午,由民建浙江省委會、杭州市人民政府、中國投資發展促進會主辦的2021碳中和創新與投資發展論壇在浙江杭州舉行。政府代表、專家學者及企業家代表以“推動碳中和創新與投資,促進高質量可持續綠色發展”為主題,共商共議綠色金融發展。
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副主席、民建中央原第一副主席馬培華,浙江省政府副省長朱從玖,民建中央常委、民建中央財金委主任、民建貴州省委會主委李瑤,杭州市政府副市長繆承潮先后致辭。
省政協副主席、民建浙江省委會主委陳小平,省人大原黨組書記、副主任茅臨生,省人大原黨組副書記、副主任、省農村發展研究中心理事長程渭山,省發改委副主任吳勝豐 、省地方金融監管局二級巡視員徐素榮、省市場監管局二級巡視員杜久航、蕭山區常務副區長吳煒煒、錢江世紀城管委會副主任胡敏等出席。
馬培華在致辭時指出,“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要扎實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各項工作,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達峰行動方案,優化產業結構和能源結構。這表明了中國將以新的發展理念持續推動高質量發展,促進經濟社會的全面綠色轉型,為全球應對氣候變化作出更大的綠色貢獻。”
馬培華指出,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下,將有大量的資金投入到清潔能源、節能、綠色建筑、綠色交通等領域,其中蘊含著巨大的戰略發展和投資機遇。“我們要發展完善綠色金融,形成科技創新與創業投資資金、銀行貸款、融資擔保、保險等各種金融方式深度結合的模式和機制,為綠色科技型企業發展營造良好的投融資環境。”
浙江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發源地,追求綠色發展是浙江省堅定不移的目標。浙江省人民政府副省長朱從玖在致辭中提到,近年來,浙江積極踐行綠色發展理念,緊緊抓住先行先試的重要機遇,在湖州、衢州開展綠色金融改革試驗區,大力發展綠色金融,綠色金融產品的規模位居全國前列。到2020年底,浙江綠色信貸的余額達到1.09萬億元,占全國的9.08%。2020年,浙江發行綠色債券32只,金額達248億元,發行的數量和金額也在全國名列前茅。
“接下來,我們將組建金融支持綠色低碳發展的工作專班,通過專班運作的方式研究問題、優化方法,爭取國家政策,并積極開展創新,希望銀行、保險、證券等金融機構和各類企業,都能積極投身綠色金融事業,為浙江經濟綠色、低碳轉型發展貢獻力量。”朱從玖說。
“中國的綠色金融作為一個市場化的制度安排,其核心就是要引入各類的金融資源,為綠色產業提供強有力的支撐,推動碳達峰、碳中和的目標實現。”民建中央常委、民建中央財政金融委員會主任、民建貴州省委會主委李瑤指出。
李瑤強調,應充分認識到加快綠色金融發展,不僅是簡單的增加綠色投資的規模,而是更加注重資源優化配置,注重建立綠色、可持續發展的體制機制,創新中央和地方綠色金融支持政策體系。通過構建多元化的正向激勵機制,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來解決期限錯配的問題。建立綠色金融的信息共享機制,引導綠色金融聚焦服務實體經濟發展的方式,讓綠色金融更好地服務綠色經濟發展,為推動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任務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論壇當日的主旨演講環節,民建中央財金委副主任、中國金融學會綠色金融專業委員會主任、北京綠色金融與可持續發展研究院院長馬駿主講《落實碳中和,綠色金融能做什么》,包括如何制定量化的戰略目標、如何充分利用激勵機制和混合融資、何為金融機構自身碳中和等內容。民建中央財金委副主任、民建上海市委會副主委、申萬宏源首席經濟學家楊成長,民建中央財金委委員、上海證券交易所副總經理劉逖等亦從不同角度出發,圍繞碳中和、綠色金融等話題發表主旨演講。
論壇現場,之江創投研究院還與浙江衢州智造新城管委會、浙江開化縣人民政府、浙江淳安縣人民政府、安徽省績溪縣人民政府、興業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簽署關于碳達峰碳中和相關合作協議,全面推進簽約方在綠色金融領域的相互協作,共話發展。此外,“推進長三角碳中和創新與投資發展倡議書”發起儀式、之江共話碳中和高峰對話環節亦隨后舉行。
中國風險投資有限公司總裁王一軍,民建中央八屆、九屆秘書長,成思危基金管委會執行副主席張皎,民建中央財政金融委員會秘書長、調研部二級巡視員李沛熹,民建安徽省委會副主委李長忠,民建中央財經委委員、民建上海、江蘇、浙江、安徽的企業家70余人出席會議。作為首屆碳中和創新與投資發展論壇,采用“線上線下”模式展開,現場共約170人參會,線上約500人參會。
會議由浙江民建會員企業之江創投研究院承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