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交接教育學習活動心得體會
發布時間:2007-09-03 08:46:17
|
作者: 民建巨化總支委員 孟祥剛
2007年7月9日,中國民主建國會第八屆中央常務委員會第十九次全體會議通過了民建中央關于深入開展政治交接學習教育活動的意見及民建浙江省委七屆二次主委會通過關于在全省民建開展政治交接學習教育活動的實施意見,明確了開展以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理為主題的教育活動。    我作為一個民建基層干部,在拿到學習資料后認真學習了有關文件精神,通過學習有所感悟:
建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是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中共中央第三代領導集體和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新一屆黨中央領導集體,在深刻把握當今復雜多變的國際國內形勢,科學總結世界各國政治發展成敗經驗教訓的基礎上,著力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而提出的,既是中國共產黨為之奮斗的一個重要目標,又是對現實中國國情提出的一項國策。縱觀國際形勢,蘇東劇變及非洲一些國家照搬照抄西方國際的議會制、兩黨制或多黨制,沒有給這些國家的政治帶來穩定,經濟帶來繁榮,社會帶來發展,反而導致國家混亂,經濟衰退。西方國家也對我國進行了“西化”、“分化”力度。然而,中共中央鮮明提出要始終不渝地走符合我國國情的政治發展道路。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社會穩定,經濟步入正常軌道。當前我國已經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的發展階段,中國經濟影響力不斷增強,國民生產總值躍居世界第四,人均GDP已達1000美元,這充分證明了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是正確的。當然,中國共產黨在政治道路上一直不斷努力探索和加強多黨合作的政治協商制度,不斷地完善與各民主黨派進行的政治協商內容、形式和程序,充分發揮民主黨派的參政議政和民主監督作用。中國共產黨在中國處于領導和執政地位,但也更需要自覺接受民主黨派的監督,要充分發揚社會主義民主,支持民主黨派獨立自主處理內部事務,更切實地為民主黨派在履行職能,發揮作用中創造條件;同時民主黨派也要加強自身建設,提高整體素質。民主黨派在推進政治交接進程中,始終要把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作為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我們各黨派會員也應該充分認識到我國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和多黨合作制度及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符合中國國情的最好的制度,要清醒認識中國現階段政治制度與西方民主和政治制度本質區別,不能盲目相信,照抄照搬。民主黨派要自覺貫徹中國共產黨的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和基本經驗,自覺維護中國共產黨執政地位,自覺與中國的共產黨治國理政分憂解難,始終不移地與中國共產黨同心同德、肝膽相照、榮辱與共。
我們要以民建中央主席成思危在紀念中國民主建國會成立60周年大會的講話和精神為指導思想,為竭誠建立小康社會而奮斗,做好本職工作,積極參政議政,加強社情民意的調研和反映,為促進社會和諧做出自己的一份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