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建衢州市委會:構建和諧“醫患”關系,促進平安醫院建設
發布時間:2007-09-18 14:37:07
|
作者: 民建衢州市委會
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把加強醫療衛生服務工作作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一項重要措施。 當前,我市衛生事業正處于改革與發展的重要時期。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快速發展,城市社區衛生方興未艾,醫療衛生體制改革不斷深入。在這改革和發展的重要時期,和諧的醫患關系,是構建和諧社會,建設平安衢州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
最近我們組織了部分市政協委員視察了市人民醫院、市中醫院、市第三醫院和市婦保院的平安醫院建設工作,聽取了四家醫院負責人的情況介紹。總體上,我市醫療衛生服務環境是比較好的,廣大醫務工作者愛崗敬業,熱心服務患者,提高醫療服務質量,醫患關系比較和諧,各家醫院為構建和諧的醫患關系做了許多工作,如提高醫務人員的診療技術水平,提高治愈率,減少誤診率;改善服務態度,合理就診流程;規范醫療文書的書寫,力求病歷的真實性、及時性、準確性、客觀性。市人民醫院還設立黨員醫療救助基金,為貧困患者雪中送炭;同時成立病友之家,醫生和患者開展互動,增加了醫患之間的理解和信任。 但是,我們也清醒的看到,近年來,我市因醫療機構發生醫療差錯甚至醫療事故,醫療糾紛增多,由此引發擾亂醫療秩序、毀壞醫院財產、長期占據床位、拒不交納醫療費用、傷害醫務人員的事件時有發生。甚至出現了以糾纏、沖擊醫院為手段謀取私利的“醫鬧”現象,嚴重影響醫患之間應有的信任和理解,不少醫務人員缺乏安全感,不敢采用風險較大的醫療救治技術。市人民醫院發生多起惡性事件,對醫院的正常工作造成破壞,在社會上產生了惡劣的影響。
一、醫患關系緊張的原因。
醫患關系愈演愈烈。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自然社會的原因,也有醫學上的原因  既有醫療機構的原因,也有患者方面的原因,它們互相聯系和沖突,致使醫患關系緊張。 1、醫患關系緊張的自然社會原因。醫學的對象———患者,是具有社會屬性的人,是個自然人,但并非單個的自然人,而是結成一定社會關系的人。近幾年,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完善,我國醫療衛生體制改革也進行了很大的變革  醫院已經定位為服務行業,許多醫院運轉的大部分經費需自行從給病人提供服務中收取,而患者付出錢,得到醫療服務。目前正在進行和完善的城鎮職工醫療改革和醫藥衛生制度改革的目的是使人民群眾享受到“以比較低廉的費用,得到比較實惠的服務。”但由于改革是一個徹底變革舊觀念的過程,是陌生的,許多人對自己要花錢看病感到不適應,心理承受能力低。同時對醫療期望值卻增高,這是醫患關系愈演愈烈的重要的社會原因。
2、醫患關系愈演愈烈的醫學原因。現代醫學的發展突飛猛進,分子醫學、基因醫學、克隆技術對醫學的正面沖擊,不少醫學難題迎刃而解。但現階段醫學未攻克的難題還很多;科學技術的發展,推動生產力發展的同時,也帶來一些不可預知的疾病,人際關系的緊張,也帶給人類很多身心疾患。因此,醫療領域中充滿著未知數和變數,加上醫務人員的醫療技術也存在差異,即使在醫學飛速發展的今天,國內外一致承認醫療確診率也只有 70% 左右,各種急重癥搶救成功率在 70% ~ 80% 左右,相當一部分疾病原因不明、診斷困難,甚至有較高的誤診率、治療無望。醫療對象是千差萬別的復雜體,有社會性屬性,也有自然屬性,就是一些常見病、多發病在有些人身上,也出現向復雜性轉變的可能,這是醫學的無奈。因此,任何醫院和醫生都不可能包治百病,疾病的治療過程和結果始終存在著成功與失敗兩種可能,很多患者及其家屬不了解醫學的特殊性和無奈,對醫療效果期望過高,因而一遇到不滿意的事情,不考慮科學事實,就認為是醫院或醫生的問題。
3、醫院重程序服務輕人文關懷。醫生面對病人,重醫療程序服務,注重病人軀體上的疾病的治療,忽視心理疾病的治療,只是埋頭于自己的工作,忽視患者的心理感受,導致出現醫療效果不盡人意時,病人就認定是醫生的問題。但據介紹,我市醫院醫生半天門診接待量都在 40 人以上,大約每5分鐘看一位病人。在這種長期超負荷運轉的情況下,再要求醫生多一些人文關懷和親情服務,確實比較困難。
4、醫療管理不完善。受市場經濟影響,醫療工作是高風險的行業,但并不象國外發達國家,高風險的同時能帶來高收入。醫務工作者的個人收入與其所負擔的風險并不成比例。因而個別醫務人員尋求不正常的、甚至是違規的途徑來提高醫院及個人的收益,諸如故意夸大療效及病情的嚴重程度,從中收取更多的費用等。醫院管理對此缺乏完善的監管措施。另一方面,醫療事故處理方法并不很健全的情況下,出現醫療事故時,院方不能及時處理,使醫療糾紛的控制和處理的最佳時機喪失。最終導致糾紛的進一步升級和惡化。所以社會上形成一個怪現象,即“大鬧得大錢、小鬧得小錢、不鬧不得錢”。
5、部分新聞媒體對醫療糾紛的過激報道。新聞媒體對醫療糾紛和事故的報道有其正面作用的同時,也有它的局限性,特別是部分媒體對醫療糾紛的刻意炒作,并且明顯地傾向病人這個弱勢群體,帶有明顯的感情色彩。于是醫生成了患者假想中的“敵人”與法庭上的“被告”,醫院方的合法與正常權利沒有得到應有的珍重。其重結果輕過程,使醫療糾紛的處理簡單地上升為病人的索賠問題。
二、構建和諧醫患關系,促進平安醫院建設。
1、從建設平安衢州的高度,充分認識建設平安醫院的重要意義。我市各級衛生管理部門和醫院要認真學習貫徹中央有關部委聯合下發《關于深入開展創建“平安醫院”活動的意見》精神,將創建“平安醫院”工作納入“以病人為中心,以提高醫療質量為主題”的醫院管理年活動中,把構建健康和諧醫患關系作為開展創建“平安醫院”活動的重點內容,堅持把創建“平安醫院”與深化醫療體制改革、促進和諧社會建設以及市委、市政府開展的“兩年”活動相結合,著眼長遠,立足當前,統籌規劃,綜合推進;堅持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注重實效,著力建立減少和有效化解醫療糾紛機制,保障醫患雙方合法權益,嚴厲打擊危害醫務人員、患者人身財產安全和破壞醫療秩序的行為。
2、加強醫療機構管理,加強醫德醫風的建設,規范醫院醫療過程中的診斷、治療記錄等文書,并嚴格執行。醫院要生存、要發展,必須以自己優質的醫療服務吸引更多的患者前來就診。牢固樹立“患者至上”,一切為病人著想  注意向患者及家屬做好宣傳教育,取得他們的支持、配合和諒解  認真對待患者及其家屬的投訴,及時妥善的處理好已經出現的醫療糾紛。杜絕醫務人員利用其醫療權力謀取個人利益。
3、努力提高醫務人員的業務素質和人文素質。醫學領域充滿著許 多未知數和變數,醫務人員不能僅僅滿足于已有的醫學知識,醫學科學的發展日新月異,這就要求不斷地學習,把握經驗,認真探索未知領域,尋求解決危害人類健康的有效方法,提高確診率和各種急診搶救的成功率。我國自古便有“濟世救人,仁愛為懷”的人本主義思想。醫學的對象是人,是關于人的科學,醫學的目的是尋求人類的健康,醫務人員應該尊重患者的權利,尊重生命的尊嚴。要營造和諧的醫患關系,需要醫務人員努力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質,自覺調整自身的知識結構,除了專業知識,倫理學、心理學、社會醫學、環境醫學、身心醫學、行為醫學等課程都是醫務人員必需了解的。具有比較好的人文素質,才能在醫療工作中,給病人更多的親情關懷,避免不必要的沖突。
4、建立健全醫患糾紛預防和惡性事件的處理機制。對可能發生的各類醫療糾紛,醫療機構要制定相應的處置預案,確保不發生重大突發事件或群體性事件。而醫鬧等惡性事件的處理光靠醫療機構本身是解決不了的,需要公安、法院、民政、工商、宣傳等部門和單位的大力支持和密切配合。國家衛生部已會同中央綜治辦、公安部等7部委成立了“全國創建平安醫院活動協調小組及辦公室”,建議我市也盡快成立相應機構,嚴厲打擊針對醫院和醫務人員的違法犯罪活動,堅決取締以牟取不正當利益為目的的“職業醫鬧”。
5、加快建立醫患糾紛調解機制。要在司法行政機關指導下,建立醫患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和調解中心,依法公平公正調處醫患糾紛,同時要進一步提高醫療事故鑒定水平。
6、進一步改進衛生新聞宣傳工作。要把握正確的輿論導向,大力宣傳醫療衛生工作者為維護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作出的不懈努力和無私奉獻精神,及時發布醫療衛生信息,在全社會營造尊重醫學科學、尊重醫務人員的社會氛圍。
(衢州市政協常委會發言材料,執筆:王建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