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日報]品牌經濟,發展的新引擎——“兩創”大家談
發布時間:2008-03-05 15:16:42
|
作者:
特邀嘉賓:  市人大代表:汪先應 市總工會主席  市政協委員:王建村 民建衢州市委會副主委  市人大代表:吳長賢 開化縣林業局黨組成員 品牌是重要的無形資產,是企業乃至城市核心競爭力的重要體現。在“創業創新、富民強市”的實踐中,我們應該如何運用品牌的力量,激發“兩創”主體積極性,培育城市實力,活躍城市經濟?有請3位代表、委員共同探討一下“品牌”這個話題。 主持人:如何看待“品牌”這個詞? 吳長賢:我覺得“品牌”就是信譽,就是競爭力。比如說開化龍頂茶,全國綠茶種植面積有2000多萬畝,浙江綠茶種植面積有200多萬畝,開化綠茶種植面積是10萬畝。“10萬”在“2000多萬”面前幾乎可以忽略不計,那么如何讓這“10萬”在“2000多萬”里面露臉,就得靠“品牌”。有了品牌,市場、消費者才能認同你,才會在挑選綠茶時首先想到你。開化10年培育龍頂名茶牌子,名茶產值從1998年的4000萬元增加到去年的2.5億元,這就是最好的例子。 王建村:“品牌”是永遠挖不盡的金礦。很簡單,有一定知名度的牌子服裝、鞋子,可進大商場賣好幾百上千元,相反的只能是擺地攤賣數十元的價格,這當中,雖然前者的勞動報酬和材料成本等比后者會多一些,但絕對沒有銷售價的差別那么大。從經濟學的角度分析,2007年,衢州財政總收入占GDP的比例比全省水平低7個百分點,原因之一是衢州的經濟質量還不夠高,即品牌經濟不明顯。 汪先應:“品牌”更是我們這座城市永遠開拓不盡的戰略資源。今年,我們要深化“兩年”活動,繼續營造“四最”環境,其實也是一種創品牌的行為。對外,吸引投資商來衢創業;對內,激發本土經濟主體內生活力投入“兩創”。 主持人:打造品牌的關鍵點在哪? 吳長賢:對于農產品來說,首先是生產,充分發揮農民專業合作社和龍頭企業的作用,統一標準生產,保證質量,通過流轉等途徑擴大規模。其次要善于運用市場化手段,勤吆喝,開拓市場。近幾年,開化縣政府每年都要投入一兩百萬元,扶持龍頂茶開拓市場。開化龍頂名茶,已連續10年在上海舉行推介會。今年,開化還將與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中國茶葉流通協會等機構合作,確立開化是中國綠茶“金三角”的地位,進一步提高知名度。 王建村:品牌經濟時代已經到來。無論是政府還是企業,無論做任何事業、發展任何產業,都要把創建品牌放在重要位置,作為提升城市形象的使命,以此增強全社會創牌的意識。同時,還要樹立品牌凝聚著自主創新的理念。企業沒有技術創新,就保證不了品牌的價值和影響力能夠在全國名列前茅。沒有夕陽產業,只有夕陽技術,自主創新會使企業的自主品牌更加紅火。 汪先應:打造品牌,需要有強大的文化支撐。今年,我們為了鼓勵全市26.9萬職工投身“兩創”活動,將開展系列活動搭建“職工品牌”平臺。提煉企業精神、唱響企業之歌,發展企業文化;深化勞動競賽,精心打造100個“工人先鋒號”集體,建立“首席工人”制度、以工人名字命名先進操作法和創新成果制度等,為職工“兩創”提供動力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