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名“三心”教師
—學習“最美教師”心得體會
發布時間:2012-01-14 15:33:51
|
作者: 龍游縣二支部 張秀峰
我是民建普通的一員,也是一名教師,“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這是我的人生信條。從走上講臺,我就堅信,讓“三心”扎根心田,將使我的從教之路走得更堅實,走得更坦然。學習了“最美教師”的事跡,更使我堅定了要做一個“三心”教師的決心。
我認為一個教師的“三心”就是責任心、愛心、細心和耐心。
責任心是教師工作的源動力。教師要傳道,要授業,還要解惑,每一方面都要付出心血,在上要對學校負責,在下要對學生負責,這就需要教師具備責任心。責任心是教師工作的源動力。最美老師,美在責任心。她們的責任心充分體現了對學生盡心、對工作盡職、對社會盡責的態度,充分體現了她們敢于負責,敢于擔當的精神。向她們學習,就是要樹立強烈的責任心,把崗位當作社會責任,滿腔熱情、全身心地投入各項工作,踏踏實實地干事,兢兢業業地工作,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業績。 作為一名教師,有了責任心,就會經常地深入學生,全面地了解學生,及時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通過日常的學習和工作等各項活動,在思想上有針對性地進行引導,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觀念,并及時積極地把班級工作的問題向學校反饋,從而達到學校、家長、學生各方面滿意。一個教師可以用自己的身心去感召學生,用自己的嚴謹教學教會學生敬業,用自己的早出晚歸教會學生奉獻,用自己的噓寒問暖教會學生關愛,用自己的理解體貼教會學生寬容……這是一種無聲勝有聲的責任心的教育。
愛心是教師工作的前提。蘇聯偉大的文學家高爾基說:“誰愛孩子,孩子就愛他,只有愛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好孩子”。可見,愛是教師工作的前提。如果說微笑可以消解眼中集結的愁云和怒氣,那么愛心則可以融化“自卑和落后”。 最美教師,美在愛心。這種愛就是把學生真正放在自己的心里,對學生不嫌棄、不拋棄、不放棄。向最美教師學習,就是要傳承中華的美德,弘揚大愛精神,本著愛人民、愛社會、愛他人的博大深情,扎扎實實做好為群眾服務的各項工作,努力把衢州打造成為充滿愛心,人人向往的幸福之城。 因此,在教學工作中我們要學會運用自己的縷縷愛心去對待每一個學生。特別是那些學習比較落后,思想品德較差的后進生,以及那些家庭困難,單親家庭的學生。多用愛心去正確引導和教育他們,把他們等同一般同學看待,多和他們談心,多關心其病痛……以此通過經常接觸了解其落后的根本原因,并抓住其閃光點因勢導行,給予適時的表揚和鼓勵,效果則更好。而對于那些家庭困難和單親家庭的學生,我覺得先了解他家困難的原因,經常對他們噓寒問暖,然后竭力在經濟上幫助他們,盡力解決他們在學習上的后顧之憂。愛心可以拉近與學生的距離,可以讓我們用愛的雨露去洗滌惡的行徑,用愛的陽光去暜照陰濕的心靈。
細心是教師工作的關鍵。要把教學工作落到實處,教師的細心是關鍵。最美教師,美在細心。她們認真細致地做好班級工作,一發現學生出現異常情況沒來,就細致地開展家訪。所以,作為一名教師,不僅在課堂上要細心地觀察學生的舉手投足,在空余的時間,也可以坐在教室后面細細地觀察每位學生的表現,特別是那些成績時進時退的學生。一位優秀的教師總是一位優秀的觀察家,要針對不同學生在不同時間,不同場合,不同事情上的表現,細心地去洞察學生的內心世界,做好“長善救失”教育。
一次次的身體力行,一次次的暖風細雨,一次次的體恤關懷……可以催開學生燦爛的思想心靈之花。一句句真誠的問候,一個個真心的微笑,一朵朵鮮艷的小花……可以使我們和學生心靈的產生共鳴。我一直在想,一位教師要把工作做好,是應當具有責任心、愛心、細心的。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時刻要以“最美教師”為榜樣,不斷努力、不斷創新,力求把各項工作做得更好。
我認為一個教師的“三心”就是責任心、愛心、細心和耐心。
責任心是教師工作的源動力。教師要傳道,要授業,還要解惑,每一方面都要付出心血,在上要對學校負責,在下要對學生負責,這就需要教師具備責任心。責任心是教師工作的源動力。最美老師,美在責任心。她們的責任心充分體現了對學生盡心、對工作盡職、對社會盡責的態度,充分體現了她們敢于負責,敢于擔當的精神。向她們學習,就是要樹立強烈的責任心,把崗位當作社會責任,滿腔熱情、全身心地投入各項工作,踏踏實實地干事,兢兢業業地工作,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業績。 作為一名教師,有了責任心,就會經常地深入學生,全面地了解學生,及時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通過日常的學習和工作等各項活動,在思想上有針對性地進行引導,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觀念,并及時積極地把班級工作的問題向學校反饋,從而達到學校、家長、學生各方面滿意。一個教師可以用自己的身心去感召學生,用自己的嚴謹教學教會學生敬業,用自己的早出晚歸教會學生奉獻,用自己的噓寒問暖教會學生關愛,用自己的理解體貼教會學生寬容……這是一種無聲勝有聲的責任心的教育。
愛心是教師工作的前提。蘇聯偉大的文學家高爾基說:“誰愛孩子,孩子就愛他,只有愛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好孩子”。可見,愛是教師工作的前提。如果說微笑可以消解眼中集結的愁云和怒氣,那么愛心則可以融化“自卑和落后”。 最美教師,美在愛心。這種愛就是把學生真正放在自己的心里,對學生不嫌棄、不拋棄、不放棄。向最美教師學習,就是要傳承中華的美德,弘揚大愛精神,本著愛人民、愛社會、愛他人的博大深情,扎扎實實做好為群眾服務的各項工作,努力把衢州打造成為充滿愛心,人人向往的幸福之城。 因此,在教學工作中我們要學會運用自己的縷縷愛心去對待每一個學生。特別是那些學習比較落后,思想品德較差的后進生,以及那些家庭困難,單親家庭的學生。多用愛心去正確引導和教育他們,把他們等同一般同學看待,多和他們談心,多關心其病痛……以此通過經常接觸了解其落后的根本原因,并抓住其閃光點因勢導行,給予適時的表揚和鼓勵,效果則更好。而對于那些家庭困難和單親家庭的學生,我覺得先了解他家困難的原因,經常對他們噓寒問暖,然后竭力在經濟上幫助他們,盡力解決他們在學習上的后顧之憂。愛心可以拉近與學生的距離,可以讓我們用愛的雨露去洗滌惡的行徑,用愛的陽光去暜照陰濕的心靈。
細心是教師工作的關鍵。要把教學工作落到實處,教師的細心是關鍵。最美教師,美在細心。她們認真細致地做好班級工作,一發現學生出現異常情況沒來,就細致地開展家訪。所以,作為一名教師,不僅在課堂上要細心地觀察學生的舉手投足,在空余的時間,也可以坐在教室后面細細地觀察每位學生的表現,特別是那些成績時進時退的學生。一位優秀的教師總是一位優秀的觀察家,要針對不同學生在不同時間,不同場合,不同事情上的表現,細心地去洞察學生的內心世界,做好“長善救失”教育。
一次次的身體力行,一次次的暖風細雨,一次次的體恤關懷……可以催開學生燦爛的思想心靈之花。一句句真誠的問候,一個個真心的微笑,一朵朵鮮艷的小花……可以使我們和學生心靈的產生共鳴。我一直在想,一位教師要把工作做好,是應當具有責任心、愛心、細心的。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時刻要以“最美教師”為榜樣,不斷努力、不斷創新,力求把各項工作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