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十八大報告”札記
發布時間:2012-11-23 10:11:44
|
作者: 鄭學農
——大會的主題: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解放思想、改革開放,凝聚力量、攻堅克難,堅定不移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斗。
——必須更加自覺地把推動經濟和社會發展作為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第一要義;必須更加自覺地把以人為本作為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核心立場;必須更加自覺地把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作為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基本要求,落實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五位一體的總體布局;必須更加自覺地把統籌兼顧作為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根本方法。
——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是科學發展觀最鮮明的精神實質。
—社會主義制度,是黨和人民九十多年奮斗、創造、積累的根本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中國特色就,必須加倍珍惜、始終堅持、不斷發展。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實現途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行動指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統一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這是黨領導人民在建設社會主義長期實踐中形成的最鮮明特色。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總依據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總布局是五位一體,總任務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必須牢牢把握以下基本要求,并使之成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信念。
1、必須堅持人民主體地位。
2、必須堅持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
3、必須堅持推進改革開放。
4、必須堅持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建立以權利公平、機會公平、規則公平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保障體系,保證人民平等參與、平等發展權利。
5、必須堅持走共同富裕道路。
6、必須堅持促進社會和諧。
7、必須堅持和平發展。
8、必須堅持黨的領導。
——只要我們胸懷理想、堅定信念,不動搖、不懈怠、不折騰,頑強奮斗、艱苦奮斗、不懈奮斗,就一定能在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年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就一定能在新中國成立一百年時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黨要堅持這樣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
——確保到2020年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宏偉目標:
1、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實現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2、人民民主不斷擴大。人權得到切實尊重和保障。
3、文化軟實力顯著增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深入人心,公民文明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明顯提高。
4、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社會保障全民覆蓋,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住房保障體系基本形成,社會和諧穩定。
5、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取得重大進展。森林覆蓋率提高,生態系統穩定性增強,人居環境明顯改善。
——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道路,推動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工業化和城鎮化良性互動,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相互協調,促進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
1、全面深化經濟體制改革。
2、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3、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
4、推動城鄉發展一體化。形成以工促農、以城帶鄉、工農互惠、城鄉一體的新型工農、城鄉關系。
5、全面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
——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和推進政治體制改革。
1、支持和保證人民通過人民代表大會行使國家權力。
2、健全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制度。加強同民主黨派的政治協商。把政治協商納入決策程序,堅持協商于決策之前和決策之中,增強民主協商時效性。
3、完善基層民主制度。發揮基層各類組織協調作用,實現政府管理和基層民主有機結合。
4、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黨領導人民制定憲法和法律,黨必須在憲法和法律范圍內活動。任何組織或者個人都沒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絕不允許以言代法、以權壓法、徇私枉法。
5、深化行政體制改革。推進政企分開、政事分開、政社分開、政資分開,建設職能科學、結構優化、廉潔高效、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
6、建立健全權力運行制約和監督體系。加強黨內監督、法律監督、輿論監督,讓人民監督權力,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
7、鞏固和發展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統一戰線是凝聚各方面力量,促進政黨關系、民族關系、宗教關系、階層關系、海內外同胞關系的和諧,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的重要法寶。
——必須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興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新高潮,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發揮文化引領風尚、教育人民、服務社會、推動發展的作用。
1、加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積極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2、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質。加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教育,弘揚傳統美德,弘揚時代新風。
3、豐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普及科學知識,弘揚科學精神,提高全民科學素養。開展全民健身運動,促進群眾體育和競技體育全面發展。
4、增強文化整體實力和競爭力。加大重大公共文化工程和文化項目建設,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提高服務效能。
——要多謀民主之利,多解民生之憂,解決好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在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屋上持續取得新進展,努力讓人民過上更好生活。
1、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大力促進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資源。
2、推動實現更高質量的就業。加強職業技能培訓,提升勞動者就業能力,增強就業穩定性。健全人力資源市場,完善就業服務體系,增強失業保險對促進就業的作用。加強勞動保障監察和爭議調解仲裁,構建和諧勞動關系。
3、千方百計增加居民收入。規范收入分配秩序,保護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調節過高收入,取締非法收入。
4、統籌推進城鄉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實現基礎養老金全國統籌;完善社會救助體系,健全社會福利制度;支持發展慈善事業,做好優撫安置工作;加強保障性住房建設和管理;保障婦女兒童合法權益;確實保障殘疾人權益。
5、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按照保基本、強基礎、建機制的要求,重點推進醫療保障、醫療服務、公共衛生、藥品供應、監管體制綜合改革,完善國民健康政策,為群眾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價廉的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服務。
6、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建立健全黨和政府主導的維護群眾利益機制,完善信訪制度,完善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聯動的工作體系,暢通和規范群眾訴求表達、利益協調、權益保障渠道。
7、社會和諧人人有責、和諧社會人人共享。
——必須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
1、優化國土空間開發格局。促進生產空間集約高效、生活空間宜居適度、生態空間山清水秀,給自然留下更多修復空間,給農業留下更多良田,給子孫后代留下天藍、地綠、水凈的美好家園。
2、全面促進資源節約。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強度,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確保國家能源安全;建設節水型社會;嚴守耕地紅線;發展循環經濟,促進生產、流通、消費過程的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
3、加大自然生態系統和環境保護力度。堅持預防為主、綜合治理,以解決損害群眾健康突出環境問題為重點。
4、加強生態文明制度建設。建立體現生態文明要求的目標體系、考核辦法、獎懲機制。完善耕地保護、水資源管理、環境保護制度。加強生態文明宣傳教育,增強全民節約意識、環保意識、生態意識,形成合理消費的社會風尚,營造愛護生態環境的良好風氣。
——必須堅持以國家核心安全需求為導向,統籌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按照國防和軍隊現代化“三步走”的戰略構想,加緊完成機械化和信息化建設,力爭到2020年基本實現機械化,信息化建設取得重大進展。
——必須把堅持一國原則和尊重兩制差異、維護中央權力和保障特別行政區高度自治權、發揮祖國內地堅強后盾作用和提高港澳自身競爭力有機結合起來,任何時候都不能偏廢。
1、和平統一是符合包括臺灣同胞在內的全體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必須堅持“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方針。
2、要始終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兩岸雙方應恪守反對“臺獨”、堅持“九二共識”的共同立場,增進維護一個中國框架的共同認知,在此基礎上求同存異。
3、全體中華兒女攜手努力,一定能在同心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進程中完成祖國統一大業。
——人類只有一個地球,各國共處一個世界。弱肉強食不是人類共存之道,窮兵黷武無法帶來美好世界。要和平不要戰爭,要發展不要貧窮,要合作不要對抗,推動建設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是各國人民的共同愿望。
1、中國將繼續高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旗幟,堅定不移致力于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
2、中國將始終不渝走和平發展道路,堅定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3、中國堅持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基礎上全面發展同各國的友好合作。
4、中國人民熱愛和平,渴望發展,愿同各國人民一道為人類和平與發展的崇高事業而不懈努力。
——形勢的發展,事業的開拓,人民的期待,都要求我們以改革創新精神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全面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
1、堅定理想信念,堅守共產黨人的精神追求。做社會主義道德的示范者,誠信風尚的引領者,公平正義的維護者,以實際行動彰顯共產黨人的人格力量。
2、堅持以人為本,執政為民,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以優良黨風凝聚黨心民心,帶動政風民風。
3、積極發展黨內民主,增強黨的創造活動。
4、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設高素質執政骨干隊伍。努力消除精神懈怠危險、能力不足危險、脫離群眾危險,消極腐敗危險。
5、堅持黨管人才原則,把優秀人才集聚到國家事業中來。
6、創新基層黨建工作,夯實黨執政的組織基層。
7、堅定不移反對腐敗,永葆共產黨人清正、廉潔的政治本色。反腐倡廉必須常抓不懈,拒腐防變必須警鐘長鳴。全面推進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8、嚴明黨的紀律,自覺維護黨的集中統一。切實做到紀律面前人人平等、遵守紀律沒有特權,執行紀律沒有例外。
——面對人民信任和重托,面對歷史條件和考驗,全黨必須增強憂患意識,增強創新意識,增強宗旨意識,增強使命意識。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需要全體中華兒女萬眾一心,團結奮斗。團結就是大局,團結就是力量。
(作者系民建衢州市委會委員)
——必須更加自覺地把推動經濟和社會發展作為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第一要義;必須更加自覺地把以人為本作為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核心立場;必須更加自覺地把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作為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基本要求,落實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五位一體的總體布局;必須更加自覺地把統籌兼顧作為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根本方法。
——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是科學發展觀最鮮明的精神實質。
—社會主義制度,是黨和人民九十多年奮斗、創造、積累的根本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中國特色就,必須加倍珍惜、始終堅持、不斷發展。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實現途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行動指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統一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這是黨領導人民在建設社會主義長期實踐中形成的最鮮明特色。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總依據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總布局是五位一體,總任務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必須牢牢把握以下基本要求,并使之成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信念。
1、必須堅持人民主體地位。
2、必須堅持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
3、必須堅持推進改革開放。
4、必須堅持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建立以權利公平、機會公平、規則公平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保障體系,保證人民平等參與、平等發展權利。
5、必須堅持走共同富裕道路。
6、必須堅持促進社會和諧。
7、必須堅持和平發展。
8、必須堅持黨的領導。
——只要我們胸懷理想、堅定信念,不動搖、不懈怠、不折騰,頑強奮斗、艱苦奮斗、不懈奮斗,就一定能在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年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就一定能在新中國成立一百年時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黨要堅持這樣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
——確保到2020年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宏偉目標:
1、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實現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2、人民民主不斷擴大。人權得到切實尊重和保障。
3、文化軟實力顯著增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深入人心,公民文明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明顯提高。
4、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社會保障全民覆蓋,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住房保障體系基本形成,社會和諧穩定。
5、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取得重大進展。森林覆蓋率提高,生態系統穩定性增強,人居環境明顯改善。
——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道路,推動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工業化和城鎮化良性互動,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相互協調,促進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
1、全面深化經濟體制改革。
2、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3、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
4、推動城鄉發展一體化。形成以工促農、以城帶鄉、工農互惠、城鄉一體的新型工農、城鄉關系。
5、全面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
——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和推進政治體制改革。
1、支持和保證人民通過人民代表大會行使國家權力。
2、健全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制度。加強同民主黨派的政治協商。把政治協商納入決策程序,堅持協商于決策之前和決策之中,增強民主協商時效性。
3、完善基層民主制度。發揮基層各類組織協調作用,實現政府管理和基層民主有機結合。
4、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黨領導人民制定憲法和法律,黨必須在憲法和法律范圍內活動。任何組織或者個人都沒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絕不允許以言代法、以權壓法、徇私枉法。
5、深化行政體制改革。推進政企分開、政事分開、政社分開、政資分開,建設職能科學、結構優化、廉潔高效、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
6、建立健全權力運行制約和監督體系。加強黨內監督、法律監督、輿論監督,讓人民監督權力,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
7、鞏固和發展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統一戰線是凝聚各方面力量,促進政黨關系、民族關系、宗教關系、階層關系、海內外同胞關系的和諧,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的重要法寶。
——必須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興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新高潮,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發揮文化引領風尚、教育人民、服務社會、推動發展的作用。
1、加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積極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2、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質。加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教育,弘揚傳統美德,弘揚時代新風。
3、豐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普及科學知識,弘揚科學精神,提高全民科學素養。開展全民健身運動,促進群眾體育和競技體育全面發展。
4、增強文化整體實力和競爭力。加大重大公共文化工程和文化項目建設,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提高服務效能。
——要多謀民主之利,多解民生之憂,解決好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在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屋上持續取得新進展,努力讓人民過上更好生活。
1、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大力促進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資源。
2、推動實現更高質量的就業。加強職業技能培訓,提升勞動者就業能力,增強就業穩定性。健全人力資源市場,完善就業服務體系,增強失業保險對促進就業的作用。加強勞動保障監察和爭議調解仲裁,構建和諧勞動關系。
3、千方百計增加居民收入。規范收入分配秩序,保護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調節過高收入,取締非法收入。
4、統籌推進城鄉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實現基礎養老金全國統籌;完善社會救助體系,健全社會福利制度;支持發展慈善事業,做好優撫安置工作;加強保障性住房建設和管理;保障婦女兒童合法權益;確實保障殘疾人權益。
5、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按照保基本、強基礎、建機制的要求,重點推進醫療保障、醫療服務、公共衛生、藥品供應、監管體制綜合改革,完善國民健康政策,為群眾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價廉的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服務。
6、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建立健全黨和政府主導的維護群眾利益機制,完善信訪制度,完善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聯動的工作體系,暢通和規范群眾訴求表達、利益協調、權益保障渠道。
7、社會和諧人人有責、和諧社會人人共享。
——必須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
1、優化國土空間開發格局。促進生產空間集約高效、生活空間宜居適度、生態空間山清水秀,給自然留下更多修復空間,給農業留下更多良田,給子孫后代留下天藍、地綠、水凈的美好家園。
2、全面促進資源節約。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強度,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確保國家能源安全;建設節水型社會;嚴守耕地紅線;發展循環經濟,促進生產、流通、消費過程的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
3、加大自然生態系統和環境保護力度。堅持預防為主、綜合治理,以解決損害群眾健康突出環境問題為重點。
4、加強生態文明制度建設。建立體現生態文明要求的目標體系、考核辦法、獎懲機制。完善耕地保護、水資源管理、環境保護制度。加強生態文明宣傳教育,增強全民節約意識、環保意識、生態意識,形成合理消費的社會風尚,營造愛護生態環境的良好風氣。
——必須堅持以國家核心安全需求為導向,統籌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按照國防和軍隊現代化“三步走”的戰略構想,加緊完成機械化和信息化建設,力爭到2020年基本實現機械化,信息化建設取得重大進展。
——必須把堅持一國原則和尊重兩制差異、維護中央權力和保障特別行政區高度自治權、發揮祖國內地堅強后盾作用和提高港澳自身競爭力有機結合起來,任何時候都不能偏廢。
1、和平統一是符合包括臺灣同胞在內的全體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必須堅持“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方針。
2、要始終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兩岸雙方應恪守反對“臺獨”、堅持“九二共識”的共同立場,增進維護一個中國框架的共同認知,在此基礎上求同存異。
3、全體中華兒女攜手努力,一定能在同心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進程中完成祖國統一大業。
——人類只有一個地球,各國共處一個世界。弱肉強食不是人類共存之道,窮兵黷武無法帶來美好世界。要和平不要戰爭,要發展不要貧窮,要合作不要對抗,推動建設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是各國人民的共同愿望。
1、中國將繼續高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旗幟,堅定不移致力于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
2、中國將始終不渝走和平發展道路,堅定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3、中國堅持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基礎上全面發展同各國的友好合作。
4、中國人民熱愛和平,渴望發展,愿同各國人民一道為人類和平與發展的崇高事業而不懈努力。
——形勢的發展,事業的開拓,人民的期待,都要求我們以改革創新精神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全面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
1、堅定理想信念,堅守共產黨人的精神追求。做社會主義道德的示范者,誠信風尚的引領者,公平正義的維護者,以實際行動彰顯共產黨人的人格力量。
2、堅持以人為本,執政為民,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以優良黨風凝聚黨心民心,帶動政風民風。
3、積極發展黨內民主,增強黨的創造活動。
4、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設高素質執政骨干隊伍。努力消除精神懈怠危險、能力不足危險、脫離群眾危險,消極腐敗危險。
5、堅持黨管人才原則,把優秀人才集聚到國家事業中來。
6、創新基層黨建工作,夯實黨執政的組織基層。
7、堅定不移反對腐敗,永葆共產黨人清正、廉潔的政治本色。反腐倡廉必須常抓不懈,拒腐防變必須警鐘長鳴。全面推進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8、嚴明黨的紀律,自覺維護黨的集中統一。切實做到紀律面前人人平等、遵守紀律沒有特權,執行紀律沒有例外。
——面對人民信任和重托,面對歷史條件和考驗,全黨必須增強憂患意識,增強創新意識,增強宗旨意識,增強使命意識。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需要全體中華兒女萬眾一心,團結奮斗。團結就是大局,團結就是力量。
(作者系民建衢州市委會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