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建會員致富不忘本 紅軍舊址上出資出力建三衢紅色教育基地 圓年輕人緬懷勵志夢
——記市直二支部會員任奇志出資興建太真鄉千里崗紅色文化禮堂
發布時間:2014-07-28 11:41:46
|
作者: 直屬二支部 呂芳
7月1日,當黨的93周年生日來臨之際,衢江區太真鄉石柱崗背村——這個當年方志敏的紅軍部隊成立中共衢遂壽中心縣委第一區委的舊址上,也迎來了紅色教育基地——千里崗紅色文化禮堂落成的剪彩喜訊。
在剪彩現場——中共衢遂壽中心縣委第一區委舊址紀念碑前,在文化禮堂當年紅軍工作生活的棕毛衰蓑衣、衣褲、草鞋木架、被罩、來往書信……眾多歷史陳列品前,在聆聽著一個個動人的革命故事,每個在場的人都會感受到心靈的震撼和沖擊。尤其是對青少年兒童,老一輩革命先烈的為國不惜灑熱血拋生命的優良傳統和革命精神,需要年輕一代去繼承和發揚。但多年來,因舊址地居山區偏遠處,不僅路途泥濘、房屋失修。為此衢江區黨史辦領導多方奔走呼吁無果。
今年初,民建會員、衢州市中草藥軒奇有限公司經理任奇志,在一次陪同衢州鄉賢、有著55年黨齡的李丁富老先生進山參觀太真鄉一個家庭農場時得知此情,二人均認定此事極有意義:既是對三衢大地上的先列的緬懷又是對后人的激勵奮進,逐商定共同出資出力,在舊址上興建紅色文化禮堂,力爭把當年的紅軍舊址打造成三衢青少年紅色教育基地。
要使當年的紅軍舊址真正成為三衢青少年的紅色教育基地,光靠紀念碑和文化禮堂是遠遠不夠的,接下來還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資金:收集紅色資料、開拓紅軍路。要將這一體現中國民主建國會與中國共產黨榮辱與共、風雨同舟的想法付諸實際,任經理任重道遠。
在剪彩現場——中共衢遂壽中心縣委第一區委舊址紀念碑前,在文化禮堂當年紅軍工作生活的棕毛衰蓑衣、衣褲、草鞋木架、被罩、來往書信……眾多歷史陳列品前,在聆聽著一個個動人的革命故事,每個在場的人都會感受到心靈的震撼和沖擊。尤其是對青少年兒童,老一輩革命先烈的為國不惜灑熱血拋生命的優良傳統和革命精神,需要年輕一代去繼承和發揚。但多年來,因舊址地居山區偏遠處,不僅路途泥濘、房屋失修。為此衢江區黨史辦領導多方奔走呼吁無果。
今年初,民建會員、衢州市中草藥軒奇有限公司經理任奇志,在一次陪同衢州鄉賢、有著55年黨齡的李丁富老先生進山參觀太真鄉一個家庭農場時得知此情,二人均認定此事極有意義:既是對三衢大地上的先列的緬懷又是對后人的激勵奮進,逐商定共同出資出力,在舊址上興建紅色文化禮堂,力爭把當年的紅軍舊址打造成三衢青少年紅色教育基地。
要使當年的紅軍舊址真正成為三衢青少年的紅色教育基地,光靠紀念碑和文化禮堂是遠遠不夠的,接下來還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資金:收集紅色資料、開拓紅軍路。要將這一體現中國民主建國會與中國共產黨榮辱與共、風雨同舟的想法付諸實際,任經理任重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