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游三支部組織會員參觀施復亮故居
發布時間:2015-08-07 15:59:33
|
作者: 龍游縣三支部 修敏
7月19日,龍游三支部組織會員前往金華市金東區源東鄉東葉村,參觀施復亮故居。
今年4月30日,民建中央將施復亮故居列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前往敬仰是會員們已久的心愿。我們來到故居,看到這里房屋保存完整,整個建筑體坐北朝南,平面布局呈長方形,主體建筑為一進五開間堂樓加左右樓梯間,兩側廂房各一間,形成三合院式院落。占地面積315平方米,是1933年施復亮先生回東葉村老家居住時建造的,故居內擺放著許多珍貴施復亮生前用過的物品、書信、手稿等。從保存的原始資料得知:施復亮是我國著名政治家、社會活動家、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早期主要領導人,是我國著名愛國民主人士,民主建國會主要發起人和領導人之一,為我國革命事業盡心竭力,作出了積極貢獻。施復亮(1899-1970),原名存統,施復亮一生為人耿直廉潔,待人熱情誠懇,平易近人,生活樸素。早期,施復亮接觸到馬克思主義的革命理論,并開始了自己的革命生涯。他翻譯的《資本論大綱》和《社會進化論》等,深受社會各界贊賞。1941年,施復亮失業,度日艱難,兒子施光南還不滿一歲,很少的一點稿費收入,難以維持一家生計,有人勸告施復亮投靠國民黨,去當個參議員。對此,施復亮嚴辭拒絕,義正辭嚴地說:“寧可餓肚皮,不投蔣介石”,表明了他不和國民黨同流合污的堅決態度。抗戰勝利后,施復亮積極參加民主運動,參與民主建國會的籌建,成為在國統區爭取和平民主、反對國民黨獨裁統治的名著一時的戰士。
短短兩個小時的參觀結束了,回望故居陳列館,依然顯得寧靜和安詳。而它確是一段不可忘卻的歷史。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衰。回顧歷史才能共創美好未來,珍惜這些歷史財富,才能繼承和發揚好前輩的優良傳統,通過參觀學習,會員們更加了解民建歷史,大家表示要沿著先輩足跡,牢記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立足本職,為社會多做貢獻、多做奉獻。
今年4月30日,民建中央將施復亮故居列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前往敬仰是會員們已久的心愿。我們來到故居,看到這里房屋保存完整,整個建筑體坐北朝南,平面布局呈長方形,主體建筑為一進五開間堂樓加左右樓梯間,兩側廂房各一間,形成三合院式院落。占地面積315平方米,是1933年施復亮先生回東葉村老家居住時建造的,故居內擺放著許多珍貴施復亮生前用過的物品、書信、手稿等。從保存的原始資料得知:施復亮是我國著名政治家、社會活動家、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早期主要領導人,是我國著名愛國民主人士,民主建國會主要發起人和領導人之一,為我國革命事業盡心竭力,作出了積極貢獻。施復亮(1899-1970),原名存統,施復亮一生為人耿直廉潔,待人熱情誠懇,平易近人,生活樸素。早期,施復亮接觸到馬克思主義的革命理論,并開始了自己的革命生涯。他翻譯的《資本論大綱》和《社會進化論》等,深受社會各界贊賞。1941年,施復亮失業,度日艱難,兒子施光南還不滿一歲,很少的一點稿費收入,難以維持一家生計,有人勸告施復亮投靠國民黨,去當個參議員。對此,施復亮嚴辭拒絕,義正辭嚴地說:“寧可餓肚皮,不投蔣介石”,表明了他不和國民黨同流合污的堅決態度。抗戰勝利后,施復亮積極參加民主運動,參與民主建國會的籌建,成為在國統區爭取和平民主、反對國民黨獨裁統治的名著一時的戰士。
短短兩個小時的參觀結束了,回望故居陳列館,依然顯得寧靜和安詳。而它確是一段不可忘卻的歷史。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衰。回顧歷史才能共創美好未來,珍惜這些歷史財富,才能繼承和發揚好前輩的優良傳統,通過參觀學習,會員們更加了解民建歷史,大家表示要沿著先輩足跡,牢記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立足本職,為社會多做貢獻、多做奉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