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甜苦辣都是歌
發布時間:2015-09-09 10:03:01
|
作者: 朱曉君 周開祖/攝影 報道
掂著這20余本沉甸甸的《剪報本》,心里是甜滋滋的!當看到為報道的人物排憂解難時,為報道的人物伸張正義時,為報道的人物帶來幸福時,為一個個勞動模范、先進人物穿上自己精心為其裁制的”嫁衣“奉獻給讀者時,我便會感到自身的價值和意義,品嘗到當一名記者的自豪和甜蜜!——毛朝陽
酸甜苦辣都是歌
會員毛朝陽榮獲《工人日報》“十連冠”稱號
八月的冰城,秋果累累!
全國《工人日報》優秀特約通訊員表彰會在美麗的冰城哈爾濱隆重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優秀特約通訊員代表參加了會議。
民建衢州市直屬三支部主委毛朝陽榮獲全國《工人日報》“十連冠”優秀特約通訊員稱號(全國僅兩名)。《工人日報》副總編劉家偉親自為其頒發證書和獎杯。毛朝陽同志作為獲獎的通訊員代表上臺向大會作典型經驗介紹。
鮮花、掌聲。《工人日報》“十連冠”凝結著毛朝陽同志多年的心血和汗水。
《工人日報》“十連冠”的標準很高,要連續10年被《工人日報》評為先進,且每年都有新聞作品在全國獲獎。
自2004年以來,毛朝陽同志連續10年被《工人日報》評為全國先進,且有數10篇作品獲得全國優秀新聞獎。“十連冠”獲得了評委老師一致首肯。
1994年4月,毛朝陽同志調入衢州市總工會。多年來,他立足本職崗位,積極撰寫稿件。先后被《工人日報》、《中國工業報》和《法制日報》等多家媒體聘為特約記者、特約通訊員,并被《浙江工人日報》聘為衢州記者站副站長。2006年5月,被《工人日報》聘為駐地記者。
無論是當記者,還是當通訊員,20年來,他筆耕不輟,在全國各級報刊發表文章4000余篇,1600余萬字。每年有一本《見報集》,共20余本。僅在《人民日報》上刊登的新聞稿件就有21篇。一本8000余字的新聞作品集《勞動者之歌》出版發行,深受讀者的喜愛。全國總工會、省總工會和報社領導紛紛題詞祝賀。原全國總工會主席蘇立清題詞:《工會維權之實錄,勞動創新之頌歌》;原《工人日報》社社長瞿祖賡題詞:《情系職工,服務職工,結成碩果》;《中國工業報》總編輯楊青為其作序,稱贊說,“朝陽不僅是寫新聞的高產記者,而且是多面手。除了寫消息、通訊、報告文學見長外,言論、隨筆、文藝作品等也時常見諸于筆端。他關注現實生活,又在生活之外,鑄就了一個時代文化的精神的高地。作報人是辛苦的,但他孜孜以求,樂此不疲!”
1995年1月,他撰寫的《下崗女工,路在何方》長篇通訊,被《人民日報》刊登后,引起全國媒體的高度關注,中央電視臺專程來衢制作了15分鐘的專題片。此稿榮獲浙江省“五一”新聞獎一等獎。
2007年,江山籍民工陳偉在寧波打工時,路遇歹徒見義勇為,與四名歹徒搏斗。身負重傷,住院治療。卻因付不起醫療費回了家。家人分別到寧波市公安局、浙江省公安廳上訪無果。最后,還被定性為“群毆,流氓行為!”后來,毛朝陽撰寫的稿件《民工陳偉見義勇為,流浪街頭》分別在《工人日報》、《法制日報》和《人民日報》刊登后,案件馬上有了轉機。原浙江省委副書記現中共中央委員、浙江省委書記夏寶龍親自在《工人日報》上批示。案件在三天后告破。陳偉被評為浙江省見義勇為積極分子,衢州市總工會授予“見義勇為好民工”稱號。
2011年,他撰寫的《“兩會”該不該為“新人”讓座》一文分別在《工人日報》、《人民代表報》、《南方周未》刊登后,在社會上引起較大的反響。此文榮獲《工人日報》一等獎,并被報社推薦“中國好新聞”評選。
加入民建后,作為支部負責人,毛朝陽利用自身的媒體優勢,積極撰寫稿件,謳歌在各行各業中涌現出來的勞動模范及先進人物,弘揚社會正氣,樹立民建良好的社會形象。民建會員企業民心炭業有限公司其產品榮獲全國科技進步二等獎。這在衢州歷史上是首次。毛朝陽及時采寫了稿件,不僅在《浙江工人日報》頭版頭條作了刊登,而且在《經濟日報》、《工人日報》和《人民日報》上也作了刊登,使產品在社會上產生了良好的效應。民建會員企業浙江萬海集團公司關愛員工,倡導感恩文化,花80多萬元,分三批免費送員工父母赴北京旅游,毛朝陽同志及時采寫稿件,先后在《工人日報》、《南方周未》刊登,在社會上產生很大的影響,提高了民建的形象。民建會員企業浙江001集團公司在河北打假,遭到當地不法分子的侵害,企業的財產和員工的人身安全受到了極大的傷害。毛朝陽同志當即向《工人日報》和《法制日報》等媒體投稿,維護了民建會員企業的合法權益。民建會員邵永豐董事長徐成正,其事跡不僅在《衢州工運》雜志上作為封面人物推出,還先后在《浙江民建》、《聯誼報》等報刊上刊登。僅寫民建會員普農家電董事長蔣文標的文章就發表了10多篇。
類似的佳作不勝枚舉。
在表彰會上,毛朝陽同志十分謙虛地說:“榮獲《工人日報》優秀通訊員“十連冠”稱號,是新的起點,而不是終點。這不僅是浙江的榮譽,也是民建的光榮。他說,十分感謝本單位歷任領導的關懷,給其提供寫作的平臺,給其清新的空氣和陽光!感謝感謝民建市委會的關心與支持!今后要更加虛心學習,跟上時代步伐;要更加“接地氣”,以對基層的摯愛之情、對職工的敬畏之心,下沉接地氣,俯身“抓活魚”,將筆和鏡頭更多地對準民建會員和企業。潛心在基層的最前沿,用手中的筆和鏡頭,去謳歌、去頌揚“工人偉大,勞動光榮”、“創造可貴,生活美好”,努力寫出更精彩的時代作品。
酸甜苦辣都是歌
會員毛朝陽榮獲《工人日報》“十連冠”稱號
八月的冰城,秋果累累!
全國《工人日報》優秀特約通訊員表彰會在美麗的冰城哈爾濱隆重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優秀特約通訊員代表參加了會議。
民建衢州市直屬三支部主委毛朝陽榮獲全國《工人日報》“十連冠”優秀特約通訊員稱號(全國僅兩名)。《工人日報》副總編劉家偉親自為其頒發證書和獎杯。毛朝陽同志作為獲獎的通訊員代表上臺向大會作典型經驗介紹。
鮮花、掌聲。《工人日報》“十連冠”凝結著毛朝陽同志多年的心血和汗水。
《工人日報》“十連冠”的標準很高,要連續10年被《工人日報》評為先進,且每年都有新聞作品在全國獲獎。
自2004年以來,毛朝陽同志連續10年被《工人日報》評為全國先進,且有數10篇作品獲得全國優秀新聞獎。“十連冠”獲得了評委老師一致首肯。
1994年4月,毛朝陽同志調入衢州市總工會。多年來,他立足本職崗位,積極撰寫稿件。先后被《工人日報》、《中國工業報》和《法制日報》等多家媒體聘為特約記者、特約通訊員,并被《浙江工人日報》聘為衢州記者站副站長。2006年5月,被《工人日報》聘為駐地記者。
無論是當記者,還是當通訊員,20年來,他筆耕不輟,在全國各級報刊發表文章4000余篇,1600余萬字。每年有一本《見報集》,共20余本。僅在《人民日報》上刊登的新聞稿件就有21篇。一本8000余字的新聞作品集《勞動者之歌》出版發行,深受讀者的喜愛。全國總工會、省總工會和報社領導紛紛題詞祝賀。原全國總工會主席蘇立清題詞:《工會維權之實錄,勞動創新之頌歌》;原《工人日報》社社長瞿祖賡題詞:《情系職工,服務職工,結成碩果》;《中國工業報》總編輯楊青為其作序,稱贊說,“朝陽不僅是寫新聞的高產記者,而且是多面手。除了寫消息、通訊、報告文學見長外,言論、隨筆、文藝作品等也時常見諸于筆端。他關注現實生活,又在生活之外,鑄就了一個時代文化的精神的高地。作報人是辛苦的,但他孜孜以求,樂此不疲!”
1995年1月,他撰寫的《下崗女工,路在何方》長篇通訊,被《人民日報》刊登后,引起全國媒體的高度關注,中央電視臺專程來衢制作了15分鐘的專題片。此稿榮獲浙江省“五一”新聞獎一等獎。
2007年,江山籍民工陳偉在寧波打工時,路遇歹徒見義勇為,與四名歹徒搏斗。身負重傷,住院治療。卻因付不起醫療費回了家。家人分別到寧波市公安局、浙江省公安廳上訪無果。最后,還被定性為“群毆,流氓行為!”后來,毛朝陽撰寫的稿件《民工陳偉見義勇為,流浪街頭》分別在《工人日報》、《法制日報》和《人民日報》刊登后,案件馬上有了轉機。原浙江省委副書記現中共中央委員、浙江省委書記夏寶龍親自在《工人日報》上批示。案件在三天后告破。陳偉被評為浙江省見義勇為積極分子,衢州市總工會授予“見義勇為好民工”稱號。
2011年,他撰寫的《“兩會”該不該為“新人”讓座》一文分別在《工人日報》、《人民代表報》、《南方周未》刊登后,在社會上引起較大的反響。此文榮獲《工人日報》一等獎,并被報社推薦“中國好新聞”評選。
加入民建后,作為支部負責人,毛朝陽利用自身的媒體優勢,積極撰寫稿件,謳歌在各行各業中涌現出來的勞動模范及先進人物,弘揚社會正氣,樹立民建良好的社會形象。民建會員企業民心炭業有限公司其產品榮獲全國科技進步二等獎。這在衢州歷史上是首次。毛朝陽及時采寫了稿件,不僅在《浙江工人日報》頭版頭條作了刊登,而且在《經濟日報》、《工人日報》和《人民日報》上也作了刊登,使產品在社會上產生了良好的效應。民建會員企業浙江萬海集團公司關愛員工,倡導感恩文化,花80多萬元,分三批免費送員工父母赴北京旅游,毛朝陽同志及時采寫稿件,先后在《工人日報》、《南方周未》刊登,在社會上產生很大的影響,提高了民建的形象。民建會員企業浙江001集團公司在河北打假,遭到當地不法分子的侵害,企業的財產和員工的人身安全受到了極大的傷害。毛朝陽同志當即向《工人日報》和《法制日報》等媒體投稿,維護了民建會員企業的合法權益。民建會員邵永豐董事長徐成正,其事跡不僅在《衢州工運》雜志上作為封面人物推出,還先后在《浙江民建》、《聯誼報》等報刊上刊登。僅寫民建會員普農家電董事長蔣文標的文章就發表了10多篇。
類似的佳作不勝枚舉。
在表彰會上,毛朝陽同志十分謙虛地說:“榮獲《工人日報》優秀通訊員“十連冠”稱號,是新的起點,而不是終點。這不僅是浙江的榮譽,也是民建的光榮。他說,十分感謝本單位歷任領導的關懷,給其提供寫作的平臺,給其清新的空氣和陽光!感謝感謝民建市委會的關心與支持!今后要更加虛心學習,跟上時代步伐;要更加“接地氣”,以對基層的摯愛之情、對職工的敬畏之心,下沉接地氣,俯身“抓活魚”,將筆和鏡頭更多地對準民建會員和企業。潛心在基層的最前沿,用手中的筆和鏡頭,去謳歌、去頌揚“工人偉大,勞動光榮”、“創造可貴,生活美好”,努力寫出更精彩的時代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