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固樹立和自覺踐行五大發展理念
發布時間:2015-12-22 10:50:53
|
作者: 民建龍游縣四支部 鄭曉翠
近日民建龍游縣四支部組織學習了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通過細讀會議公報,最核心的字眼是“發展”,發展成為一條主線貫穿于《建議》的全部內容,是本屆中央深刻分析和把握中國經濟社會進入新常態下國內外形勢和環境后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提出的“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這五大發展理念,充分體現了新一屆中央在中國邁上現代化進程更高階段時的“發展新思維”。
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這五大發展理念,是關系我國發展全局的一場深刻變革,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
創新是驅動發展的強大動力,是推動一個國家和民族向前發展的重要力量。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決定著中華民族前途命運。全黨全社會都要充分認識科技創新的巨大作用,敏銳把握世界科技創新發展趨勢。”堅持創新發展,就是要把創新擺在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斷推進理論、制度、科技、文化等各方面創新,營造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政策和制度環境,不斷激發全社會的創新活力和創造潛能。
協調是可持續發展的內在要求,著力于解決發展的不平衡性,增強發展的整體性。要“注重發展的統籌和協調”,堅持協調發展,必須綜合處理各方面關系,做好補齊短板的大文章,規避“木桶效應”,增強“協同效應”。實現協調發展,要從區域協調發展、城鄉協調發展、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融合發展四個方面推動。
綠色是進一步實現跨越發展的前提條件,是人民對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體現。堅持綠色發展,就是要建設環境友好型社會,循環發展、低碳發展、節約發展、清潔發展,降低能耗和物耗,保護和修復生態;就是要為人民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建設生態文明,關系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只有堅持綠色發展,我國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才有依托,人民群眾的健康生活才有保障。
開放是國家繁榮發展的必經之路,也是我國邁向民族復興的必然選擇。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不斷擴大對外開放、提高對外開放水平,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是我國發展不斷取得新成就的重要法寶。堅持開放發展,就是要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完善對外開放戰略布局,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積極承擔國際責任和義務,形成深度融合的互利合作格局。
共享是發展的目的和歸宿,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建議》將共享列入五大發展理念當中,深刻表明中國的改革發展,始終沒有忘記最廣大群眾的利益,始終把增進人民福祉、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作為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堅持共享發展,就必須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生活在我們偉大祖國和偉大時代的中國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機會,共同享有夢想成真的機會,共同享有同祖國和時代一起成長與進步的機會。”
作為與中國共產黨風雨同舟、榮辱與共的參政黨,通過對十八屆五中全會的學習應努力做到以下幾點:
一是注重學習,提升會員綜合素質。把學習貫徹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的重要政治任務,作為主要的學習內容,立足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在思想上、目標上、行動上與中國共產黨同心同德、同心同向、同心同行。
二是注重履職,共同擴大民建影響力。要做到“三盡職“,第一,立足崗位盡職。作為民建會員,要在本職崗位做學科的帶頭人、教學的示范者、科研的佼佼者、管理的優勝者。第二,參政建言盡職。要結合工作實際,圍繞所在單位、所在黨委、政府開展的中心工作,仔細觀察,認真分析,發揮好“智力庫”作用,提出切合實際、有前瞻、有操作性的意見或建議,真正做到參政參到點子上,議政議到實在處。第三,社會服務盡職。民建龍游縣基層委要努力搭好平臺,組織會員用好平臺,讓會員的社會服務有舞臺,讓服務成果真正落到實處。
三是注重活力,增強民建凝聚力。通過多組織支部活動,多做凝聚人心、團結鼓勁的工作,團結各界、聯系群眾、凝聚力量,發揮好“磁力場”作用,為建設經濟繁榮、生態良好、人民幸福、社會和諧的美好龍游縣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這五大發展理念,是關系我國發展全局的一場深刻變革,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
創新是驅動發展的強大動力,是推動一個國家和民族向前發展的重要力量。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決定著中華民族前途命運。全黨全社會都要充分認識科技創新的巨大作用,敏銳把握世界科技創新發展趨勢。”堅持創新發展,就是要把創新擺在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斷推進理論、制度、科技、文化等各方面創新,營造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政策和制度環境,不斷激發全社會的創新活力和創造潛能。
協調是可持續發展的內在要求,著力于解決發展的不平衡性,增強發展的整體性。要“注重發展的統籌和協調”,堅持協調發展,必須綜合處理各方面關系,做好補齊短板的大文章,規避“木桶效應”,增強“協同效應”。實現協調發展,要從區域協調發展、城鄉協調發展、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融合發展四個方面推動。
綠色是進一步實現跨越發展的前提條件,是人民對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體現。堅持綠色發展,就是要建設環境友好型社會,循環發展、低碳發展、節約發展、清潔發展,降低能耗和物耗,保護和修復生態;就是要為人民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建設生態文明,關系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只有堅持綠色發展,我國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才有依托,人民群眾的健康生活才有保障。
開放是國家繁榮發展的必經之路,也是我國邁向民族復興的必然選擇。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不斷擴大對外開放、提高對外開放水平,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是我國發展不斷取得新成就的重要法寶。堅持開放發展,就是要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完善對外開放戰略布局,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積極承擔國際責任和義務,形成深度融合的互利合作格局。
共享是發展的目的和歸宿,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建議》將共享列入五大發展理念當中,深刻表明中國的改革發展,始終沒有忘記最廣大群眾的利益,始終把增進人民福祉、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作為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堅持共享發展,就必須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生活在我們偉大祖國和偉大時代的中國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機會,共同享有夢想成真的機會,共同享有同祖國和時代一起成長與進步的機會。”
作為與中國共產黨風雨同舟、榮辱與共的參政黨,通過對十八屆五中全會的學習應努力做到以下幾點:
一是注重學習,提升會員綜合素質。把學習貫徹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的重要政治任務,作為主要的學習內容,立足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在思想上、目標上、行動上與中國共產黨同心同德、同心同向、同心同行。
二是注重履職,共同擴大民建影響力。要做到“三盡職“,第一,立足崗位盡職。作為民建會員,要在本職崗位做學科的帶頭人、教學的示范者、科研的佼佼者、管理的優勝者。第二,參政建言盡職。要結合工作實際,圍繞所在單位、所在黨委、政府開展的中心工作,仔細觀察,認真分析,發揮好“智力庫”作用,提出切合實際、有前瞻、有操作性的意見或建議,真正做到參政參到點子上,議政議到實在處。第三,社會服務盡職。民建龍游縣基層委要努力搭好平臺,組織會員用好平臺,讓會員的社會服務有舞臺,讓服務成果真正落到實處。
三是注重活力,增強民建凝聚力。通過多組織支部活動,多做凝聚人心、團結鼓勁的工作,團結各界、聯系群眾、凝聚力量,發揮好“磁力場”作用,為建設經濟繁榮、生態良好、人民幸福、社會和諧的美好龍游縣做出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