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力推動信息經濟更好更快發展
發布時間:2016-11-28 15:59:57
|
作者: 省政協民情熱線辦公室供稿
第三屆世界互聯網大會成功舉辦、浙江省國家信息經濟示范區啟動建設……信息經濟展翅高翔天更闊。我省各級政協委員、民主黨派成員結合我省實際,積極為信息經濟發展眾籌智慧——
奮力推動信息經濟更好更快發展
政務“互聯網+”:服務型政府必由之路
加快轉變政府職能,提高政府服務效率和透明度,離不開政務“互聯網+”。省政協科教委建議,借鑒企業做法,設立政府首席信息官(CIO),負責信息技術和系統工作,更好地實現政務“互聯網+”。
海寧市政協常委、民進海寧總支主委黃加平認為,我省推進政務“互聯網+”應重點解決兩大問題。一是加速部門信息共享,切實解決信息孤島與信息隔離問題。如公安、消防、住建、安監等部門將業務數據落到所屬地,通過政府服務業務平臺與本地其他部門進行聯動,加快實現信息互聯互通。二是加快出臺電子簽章和電子檔案管理方面的標準和規范。明確電子簽章的有效性,擴大使用范圍;統一電子檔案的標準,明確電子檔案的法律地位、相關材料存放的標準和責任部門等。同時,加大各類事項標準化研究的力度,建設統一的電子檔案館。
民建會員、省質監局基層工作處處長杜久航建議,一方面,加快完善浙江政務服務網功能,堅持問題和需求導向,加快行政業務流程創新;突出特色服務,著力提高網絡粘性;強化移動電子政務建設,開通建立APP、微信公眾號,實現“政務服務掌上通”;推進實時在線互動,實現群眾咨詢“零困擾”;植入電子證照庫和電子簽名,一次查驗。另一方面,發揮市場力量參與政務“互聯網+”,積極通過購買服務,以商業化運行機制,充分發揮和挖掘政府掌握的數據資源,建立數據交易中心、個人信用中心和證照中心等,既培養信息化企業,又提升政府的服務能力。
人才是核心問題
“要盡快打造全省‘永不落幕’的人才交流大會平臺!”省政協常委、衢州市副市長、民建市委會主委馬梅芝,民建會員、省商務廳開發區處干部陳芳芳認為,“互聯網+”經濟將成為推動我省“十三五”發展的主力軍,而核心問題是人才隊伍體系建設。建議盡快由勞動人社部門牽頭,打造一個開放性的浙江“互聯網+”人才體系,并打造“永不落幕”的網絡人才交流會。
首先要打破孤島現象,整合人才數據庫。由政府組織,打通現有高校、園區、企業、孵化器、非市場化機構等的人才庫,將人才流動信息整合成“互聯網+”的實際生產力。其次要開放供求信息,在數據庫的基礎上,搭建人才供需橋梁,使企業或者個人,通過最簡單的移動互聯網就能及時找到最合適的人才或工作。進一步發揮數據庫的“大數據”功能,提供人才增值服務,如預報出人才需求類型,并以此分析結果,指導高校等機構的人才培養、組織部門的人才引進等工作。
針對我省跨境電商企業人才缺乏、人才招聘難等現象,麗水市政協副秘書長、民建市委會副主委藍葉培建議,構建以需求為導向的人才培養體系。政府設立專項建設資金,引導開設跨境電商專業,鼓勵現有外貿、國際商務、市場營銷和商務英語等專業根據市場需求向跨境電商方向轉型發展,促進高校跨境電商人才培養力度。另一方面,構建社會化培訓體系,引導院校、培訓機構、行業協會等開展跨境電商人才培訓,并給予相應比例的補助。
網絡信息安全之要:國產化替代
“信息安全已成為與國防安全、能源安全、糧食安全并列的四大國家安全領域之一,確保信息基礎設施安全是實現信息安全的核心。”省政協常委、寧波市政協副主席、致公黨市委會主委范誼建議,加快構建有自主技術能力、富有市場競爭力的信息安全產業體系。組建跨部門跨領域的信息安全領域機構,加強行業發展的頂層設計和統籌,實現信息安全技術開發、運營管理、約束監管、政府立案以及落實推進的有效組織和全程管理。明確資質標準,制定和堅決落實國產化替代戰略。國家核心要害部門、關系國計民生的重點行業和國家明確的國產替代規劃其他行業的政府采購,應優先考慮國產產品。
“推進我國網絡安全建設,應以明晰安全保護等級理念為前提,以恰當的技術、人力配套策略為依托。”民建會員、杭州安恒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總裁范淵建議,首先要對需要保護的信息資產進行詳細梳理,以整體利益為出發點,廓清重要的信息資產或系統,合理確定目標系統的保護等級。在綜合判定、合理定級的基礎上,采用自主可控的產品和技術,建立可信隊伍。范淵提醒,從發達國家經驗看,國家經濟命脈領域的網絡信息安全建設和外包服務均由本國安全企業負責。我國黨委政府重要部門和大型企業信息系統的核心安全建設和保障,應交由具備專業信息安全服務能力及應急響應能力獲得權威認證的、具有一定規模、具備專業掃描檢測與滲透測試產品的國內安全服務團隊完成,確保網絡信息安全。
奮力推動信息經濟更好更快發展
政務“互聯網+”:服務型政府必由之路
加快轉變政府職能,提高政府服務效率和透明度,離不開政務“互聯網+”。省政協科教委建議,借鑒企業做法,設立政府首席信息官(CIO),負責信息技術和系統工作,更好地實現政務“互聯網+”。
海寧市政協常委、民進海寧總支主委黃加平認為,我省推進政務“互聯網+”應重點解決兩大問題。一是加速部門信息共享,切實解決信息孤島與信息隔離問題。如公安、消防、住建、安監等部門將業務數據落到所屬地,通過政府服務業務平臺與本地其他部門進行聯動,加快實現信息互聯互通。二是加快出臺電子簽章和電子檔案管理方面的標準和規范。明確電子簽章的有效性,擴大使用范圍;統一電子檔案的標準,明確電子檔案的法律地位、相關材料存放的標準和責任部門等。同時,加大各類事項標準化研究的力度,建設統一的電子檔案館。
民建會員、省質監局基層工作處處長杜久航建議,一方面,加快完善浙江政務服務網功能,堅持問題和需求導向,加快行政業務流程創新;突出特色服務,著力提高網絡粘性;強化移動電子政務建設,開通建立APP、微信公眾號,實現“政務服務掌上通”;推進實時在線互動,實現群眾咨詢“零困擾”;植入電子證照庫和電子簽名,一次查驗。另一方面,發揮市場力量參與政務“互聯網+”,積極通過購買服務,以商業化運行機制,充分發揮和挖掘政府掌握的數據資源,建立數據交易中心、個人信用中心和證照中心等,既培養信息化企業,又提升政府的服務能力。
人才是核心問題
“要盡快打造全省‘永不落幕’的人才交流大會平臺!”省政協常委、衢州市副市長、民建市委會主委馬梅芝,民建會員、省商務廳開發區處干部陳芳芳認為,“互聯網+”經濟將成為推動我省“十三五”發展的主力軍,而核心問題是人才隊伍體系建設。建議盡快由勞動人社部門牽頭,打造一個開放性的浙江“互聯網+”人才體系,并打造“永不落幕”的網絡人才交流會。
首先要打破孤島現象,整合人才數據庫。由政府組織,打通現有高校、園區、企業、孵化器、非市場化機構等的人才庫,將人才流動信息整合成“互聯網+”的實際生產力。其次要開放供求信息,在數據庫的基礎上,搭建人才供需橋梁,使企業或者個人,通過最簡單的移動互聯網就能及時找到最合適的人才或工作。進一步發揮數據庫的“大數據”功能,提供人才增值服務,如預報出人才需求類型,并以此分析結果,指導高校等機構的人才培養、組織部門的人才引進等工作。
針對我省跨境電商企業人才缺乏、人才招聘難等現象,麗水市政協副秘書長、民建市委會副主委藍葉培建議,構建以需求為導向的人才培養體系。政府設立專項建設資金,引導開設跨境電商專業,鼓勵現有外貿、國際商務、市場營銷和商務英語等專業根據市場需求向跨境電商方向轉型發展,促進高校跨境電商人才培養力度。另一方面,構建社會化培訓體系,引導院校、培訓機構、行業協會等開展跨境電商人才培訓,并給予相應比例的補助。
網絡信息安全之要:國產化替代
“信息安全已成為與國防安全、能源安全、糧食安全并列的四大國家安全領域之一,確保信息基礎設施安全是實現信息安全的核心。”省政協常委、寧波市政協副主席、致公黨市委會主委范誼建議,加快構建有自主技術能力、富有市場競爭力的信息安全產業體系。組建跨部門跨領域的信息安全領域機構,加強行業發展的頂層設計和統籌,實現信息安全技術開發、運營管理、約束監管、政府立案以及落實推進的有效組織和全程管理。明確資質標準,制定和堅決落實國產化替代戰略。國家核心要害部門、關系國計民生的重點行業和國家明確的國產替代規劃其他行業的政府采購,應優先考慮國產產品。
“推進我國網絡安全建設,應以明晰安全保護等級理念為前提,以恰當的技術、人力配套策略為依托。”民建會員、杭州安恒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總裁范淵建議,首先要對需要保護的信息資產進行詳細梳理,以整體利益為出發點,廓清重要的信息資產或系統,合理確定目標系統的保護等級。在綜合判定、合理定級的基礎上,采用自主可控的產品和技術,建立可信隊伍。范淵提醒,從發達國家經驗看,國家經濟命脈領域的網絡信息安全建設和外包服務均由本國安全企業負責。我國黨委政府重要部門和大型企業信息系統的核心安全建設和保障,應交由具備專業信息安全服務能力及應急響應能力獲得權威認證的、具有一定規模、具備專業掃描檢測與滲透測試產品的國內安全服務團隊完成,確保網絡信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