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江支部“四+”助推剿滅劣V水
發布時間:2017-05-24 10:42:31
|
作者: 衢江區支部
今年初以來,民建衢江區支部積極響應省市區委“剿滅劣V類水”的決策部署,通過前期專門調研,開展有針對性的方案探討,著力聚集各方力量共同參與,發揮民建會員優勢,全力投身當地剿滅劣V類水專項行動,并取得初步成效,具體做法為:
一、突出“基地+隊伍”建設。尋找契合點,結合會員專長,專門建立“剿劣V類水”服務基地。在民建會員公司衢州兩立環境科技有限公司成立專門基地,作為該項行動的總指揮部,同時成立各個戰斗組,負責具體實施。一是組建“剿劣V類水”服務專家組。匯集國土、水利、科技、勘探、設計等專業人才,其中,治污水專家3人、保供水技術專家2人、抓節水技術專家1人,為專業治水提供技術保障。二是組建民建“剿劣V類水”服務基地志愿者組。邀請其他專業會員參與行動,成為社會宣傳治水的助力團。三是組建“剿劣V類水”法律服務團。組織法律專業會員提供法律支持。法律服務團由各鄉鎮法律服務所法律工作者組成。根據省市區委“剿劣”重大決策部署,利用自身法律專長,積極投身“剿劣”行動,在環境保護、污水治理等方面提供法律宣講、接待咨詢;在排查可能引發群體性事件的不穩定因素、糾紛調處等方面發揮自己的特長,協助相關部門和村居、企業開展“法律體檢”,起草《村規民約》文本,對“剿劣”涉法問題進行梳理,提出改進和完善的建議,助推這項民生行動在法治軌道上更好進行。
二、突出“科技+服務”建設。為“剿劣V類水”提供積極有效的科技支撐。依托基地人才和技術資源,在“截、清、治、修”四個環節做好文章,助力剿滅劣Ⅴ類水。一是免費為基層單位推薦治污水適用技術10項、保供水適用技術2項、抓節水適用技術3項。如在高家鎮高湖村為村水塘引導水下生態修復技術,同時建議采用水生植物種植、設備增氧等方式,提高水體透明度,恢復健康的水生態系統,恢復水體的生態自凈功能。目前,高湖村基本消滅了劣Ⅴ類水,基本穩定在Ⅳ類水及以上水質。二是部分技術服務與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水環境綜合治理、WMS工業廢水處理系統、畜禽養殖污染源治理、黑臭水體防治等相關技術等方面進行服務對接,派專人經常性對水質進行采樣、勘查檢測,為在“剿劣V類水”過程中遇到的難題提供服務和技術支持,并帶領技術人員在高湖村現場對部分水體進行了pH值和溶解氧等常規水質檢測。
三、突出“實踐+示范”建設。一是建立巡查督查機制,以黃壇口為公山生態園會員公司示范段為中心,向周邊區域擴展,經常性地組織“剿滅劣V類水”民主監督活動。二是建立“剿劣”服務基金,民建支部共籌集近30萬元資金(由會員企業浙江龍財塑業、浙江環境建設集團(籌)等出資),在東港春苑西路、全旺磐磐生態基地等鋪設地下排水管2000余米,在為公山綠化近千平方米河道,該區域水環境得到了綜合改善,成為所在鄉鎮“剿劣V類水”的示范點,特別是春苑西路段解決了常年污水橫流的現狀。
四、突出“品牌+宣傳”建設。開展民建“剿劣V類水”服務基地志愿者助力“剿劣V類水”志愿服務活動。一是打造民建會員剿劣志愿服務品牌,打造2條以上“民建會員志愿者治水護水示范河段”建立了高湖村三公里溝渠示范段和為公山示范段,經常性開展巡查和協助治理。二是開展“剿滅劣V類水法律先行”專題宣講活動,在高湖村和浙江龍財塑業舉辦了2場現場宣講會,走訪了600多戶農戶,印發了500多冊“剿滅劣V類水”倡議書、1000多冊“剿滅劣V類水”宣傳冊,發放環保袋500只,走訪發放宣傳到位,倡導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提高農民環保意識。
一、突出“基地+隊伍”建設。尋找契合點,結合會員專長,專門建立“剿劣V類水”服務基地。在民建會員公司衢州兩立環境科技有限公司成立專門基地,作為該項行動的總指揮部,同時成立各個戰斗組,負責具體實施。一是組建“剿劣V類水”服務專家組。匯集國土、水利、科技、勘探、設計等專業人才,其中,治污水專家3人、保供水技術專家2人、抓節水技術專家1人,為專業治水提供技術保障。二是組建民建“剿劣V類水”服務基地志愿者組。邀請其他專業會員參與行動,成為社會宣傳治水的助力團。三是組建“剿劣V類水”法律服務團。組織法律專業會員提供法律支持。法律服務團由各鄉鎮法律服務所法律工作者組成。根據省市區委“剿劣”重大決策部署,利用自身法律專長,積極投身“剿劣”行動,在環境保護、污水治理等方面提供法律宣講、接待咨詢;在排查可能引發群體性事件的不穩定因素、糾紛調處等方面發揮自己的特長,協助相關部門和村居、企業開展“法律體檢”,起草《村規民約》文本,對“剿劣”涉法問題進行梳理,提出改進和完善的建議,助推這項民生行動在法治軌道上更好進行。
二、突出“科技+服務”建設。為“剿劣V類水”提供積極有效的科技支撐。依托基地人才和技術資源,在“截、清、治、修”四個環節做好文章,助力剿滅劣Ⅴ類水。一是免費為基層單位推薦治污水適用技術10項、保供水適用技術2項、抓節水適用技術3項。如在高家鎮高湖村為村水塘引導水下生態修復技術,同時建議采用水生植物種植、設備增氧等方式,提高水體透明度,恢復健康的水生態系統,恢復水體的生態自凈功能。目前,高湖村基本消滅了劣Ⅴ類水,基本穩定在Ⅳ類水及以上水質。二是部分技術服務與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水環境綜合治理、WMS工業廢水處理系統、畜禽養殖污染源治理、黑臭水體防治等相關技術等方面進行服務對接,派專人經常性對水質進行采樣、勘查檢測,為在“剿劣V類水”過程中遇到的難題提供服務和技術支持,并帶領技術人員在高湖村現場對部分水體進行了pH值和溶解氧等常規水質檢測。
三、突出“實踐+示范”建設。一是建立巡查督查機制,以黃壇口為公山生態園會員公司示范段為中心,向周邊區域擴展,經常性地組織“剿滅劣V類水”民主監督活動。二是建立“剿劣”服務基金,民建支部共籌集近30萬元資金(由會員企業浙江龍財塑業、浙江環境建設集團(籌)等出資),在東港春苑西路、全旺磐磐生態基地等鋪設地下排水管2000余米,在為公山綠化近千平方米河道,該區域水環境得到了綜合改善,成為所在鄉鎮“剿劣V類水”的示范點,特別是春苑西路段解決了常年污水橫流的現狀。
四、突出“品牌+宣傳”建設。開展民建“剿劣V類水”服務基地志愿者助力“剿劣V類水”志愿服務活動。一是打造民建會員剿劣志愿服務品牌,打造2條以上“民建會員志愿者治水護水示范河段”建立了高湖村三公里溝渠示范段和為公山示范段,經常性開展巡查和協助治理。二是開展“剿滅劣V類水法律先行”專題宣講活動,在高湖村和浙江龍財塑業舉辦了2場現場宣講會,走訪了600多戶農戶,印發了500多冊“剿滅劣V類水”倡議書、1000多冊“剿滅劣V類水”宣傳冊,發放環保袋500只,走訪發放宣傳到位,倡導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提高農民環保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