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3日至5日,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牛年春節即將到來之際,習近平總書記來到貴州考察調研,探訪黔西縣苗寨化屋村,給干部群眾送去新年的美好祝福和黨中央的關懷慰問。調研期間,被總書記點贊的苗繡扶貧車間,是浙江民建幫助建設的,衢州民建深入地參與其中。
習近平總書記為苗繡點贊
化屋村位于貴州省畢節市黔西縣新仁苗族鄉,地處烏江南北兩源交匯處,是六沖河、三岔河浩蕩“握手”之地。過去化屋村叫做“化屋基”,意為“懸崖下的村寨”。
化屋村村民以苗族為主,民族特色鮮明,被命名為“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在扶貧車間里,一件件精美的手工苗繡服裝、特色小飾品等吸引了總書記的目光。習近平對大家說,傳統的也是時尚的,你們一針一線繡出來,何其精彩!一定要發揚光大苗繡,既能繼承弘揚民族文化、傳統文化,也能為扶貧產業、鄉村振興作出貢獻。
2017年,衢州民建傾力幫扶化屋村脫貧
黔西縣是民建中央定點幫扶縣,新仁鄉化屋村是民建中央分配給浙江民建結對幫扶的深度貧困村之一,民建省委會下任務定指標要求各地市委會積極參與,衢州市委會主動深入參與對口幫扶。
2017年11月1日下午,馬梅芝主委來到民建市委會機關,傳達省民建常委會會議精神,部署幫扶工作。11月2日,市委會下發文件,提出要深入貫徹中共十九大精神,切實將幫扶脫貧攻堅工作列為民建市委會的重點工作,號召會員企業給予黔西縣造血式扶貧。11月10日下午,民建市委會在全省民建組織中率先開展捐款活動,舉行市委會委員集體捐款儀式,之后又通過微信群、QQ群發動會員“人人捐”,截至11月13日中午12時,共收到愛心款126775元,超額完成任務。會員參與人數達到320多人,占會員總數的80%。
時過數年,昔日以貧困著稱的窮山惡水之地,已變為集觀光、采摘、農家樂、露營、度假等為一體的旅游村。世代受貧窮困擾的化屋村,迎來千年蝶變。這其中,也有衢州民建的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