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梅芝參加省委會專題議政常委會并作課題發言
發布時間:2021-12-16 11:49:05
|
作者:
11月13日下午,民建浙江省九屆二十四次常委(擴大)會議在義烏召開。會議認真學習貫徹中共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圍繞助力我省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進行專題議政。省委會常委、衢州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馬梅芝就完成的省委會立項課題作題為《推動少數民族地區高質量發展 助力共同富裕示范區建設》的口頭發言。
馬梅芝認為,從我省的實際出發,少數民族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是全省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70%-80%,所以沒有民族鄉村的富裕就沒有全域的共同富裕。以衢州為例,衢州市民族鄉村經濟社會發展存在著人才資源短缺、本土資源開發利用不深、投入總量不足等問題,這些都需要各方參與推動。
馬梅芝建議,將民族區域性發展戰略納入全省發展的總體布局中,認真研究民族經濟特色發展的新路徑,打造因地制宜的民族村治理模式,大力發展以特色產業、特色村寨、特色民宿為抓手的休閑旅游業;對資金扶持加大監督推動力度,促進政策賦能,在現有基礎上建議和推動提升補助額度,并且改變支持方式,由硬補改為軟補,對民族鄉村開展各項考核,各級財政聯動等方式,從而撬動杠桿,放大效益;充分發揮主體積極性,牢牢把握民族鄉村發展已進入新發展階段的歷史方位,立足新發展理念,努力投身打造民族共同富裕示范區實踐中。積極搭建各類平臺,為少數民族地區引入各種資源,各方力量,共同推動發展。
馬梅芝認為,從我省的實際出發,少數民族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是全省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70%-80%,所以沒有民族鄉村的富裕就沒有全域的共同富裕。以衢州為例,衢州市民族鄉村經濟社會發展存在著人才資源短缺、本土資源開發利用不深、投入總量不足等問題,這些都需要各方參與推動。
馬梅芝建議,將民族區域性發展戰略納入全省發展的總體布局中,認真研究民族經濟特色發展的新路徑,打造因地制宜的民族村治理模式,大力發展以特色產業、特色村寨、特色民宿為抓手的休閑旅游業;對資金扶持加大監督推動力度,促進政策賦能,在現有基礎上建議和推動提升補助額度,并且改變支持方式,由硬補改為軟補,對民族鄉村開展各項考核,各級財政聯動等方式,從而撬動杠桿,放大效益;充分發揮主體積極性,牢牢把握民族鄉村發展已進入新發展階段的歷史方位,立足新發展理念,努力投身打造民族共同富裕示范區實踐中。積極搭建各類平臺,為少數民族地區引入各種資源,各方力量,共同推動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