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市委會:關于加快城區三江橋梁建設緩解城區交通擁堵的建議
發布時間:2005-04-25 08:38:17
|
作者:
隨著市區人口和機動車的不斷增加,我市城區在三江造橋、道路建設方面還是不適應經濟社會的發展。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1、橋梁數目遠遠不能滿足當前以及今后跨江交通的需要。橋梁數目不夠導致了城區道路成環狀網性差,斷頭路多,由此導致的交通不暢非常嚴重。2、部分橋梁兩岸接線設計不合理。目前我市城區三江片橋梁兩岸接線以平面交通為主,容易引起橋兩端十字路口交通堵塞。
在國內其他城市,比如上海也存在蘇州河、黃浦江橫貫城區嚴重妨礙交通的現象,但上海通過在黃浦江上修建多座大橋和隧道、在蘇州河上大量造橋的方式,較好地解決了交通擁堵問題。上海的做法值得我們借鑒。
為了緩解由三江分割造成的城區交通擁堵,建議加大城區橋梁建設力度:
一是增加市區三江片建橋數量。根據不同情況在各條江上增建不同數量的橋梁,其中奉化江上可以再建2-3座(主要是現段),余姚江上可以再建2-3座(主要是東北延伸段),甬江上可以再建3-5座,以打通斷頭路。同時,加密過江橋和道路整合改造相結合,形成環狀路網,溝通外環快速通道并合理引導過境交通。建議在“十一五”期間,我市爭取建造4-6座橋梁,以基本緩解過江交通擁堵矛盾。
二是橋梁設計時考慮交通功能與文化品位的統一。橋梁要發揮最大程度疏導交通的功能,現存的橋梁兩岸接線以平面交通為主,這必然導致橋梁兩端十字路口交通不暢,建議今后造橋時兩岸接線以立交為主,以減少橋梁兩端的擁擠現象。此外,橋梁設計時要考慮到文化品位,達到建筑與文化相結合、功能與景觀相融合,每一座橋梁在設計過程中可選擇一個文化主題為背景,如果三條水系能夠形成相互映襯的文化鏈,那么,三江就會成為三條琴弦,而橋梁就會成為琴弦上一道道美麗的音符。
(摘自民建寧波市委會在市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上的團體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