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民建
寧波
我的位置:主頁  > 地方信息 > 寧波
大會發言:完善我市社會保障體系 積極推動和諧社會建設
發布時間:2006-04-12 15:29:41
  |  
作者:

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決定》把加快完善社會保障體系作為推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的重要任務,對處于經濟體制轉軌和社會結構轉型時期的我國來說,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對促進社會穩定更具有重大意義。經過長期的改革探索和實踐,我市在統籌城鄉發展、構筑城鄉一體的社會保障體系方面,已初步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社會保障體系的基本框架。
  一、目前我市城鄉社會養老保障的現狀 據2004年統計年鑒,我市總人口為549萬人,其中農業人口為380萬人。目前納入城鎮職工社會養老保障的為129萬人,其中約20萬是外來務工人員;參加農村養老保險的約68萬人;參加被征地人員養老保障的29萬人。如剔除外來務工人員參保人數,已納入城鄉養老保險人數約占總人口的40%。可見,隨著我市的經濟社會發展,我市的社會保障事業已有了長足的發展,特別是農村以家庭贍養和土地保障為主的養老方式正在向社會養老保障轉換和過渡的態勢已初步顯現。但也要看到,隨著我市經濟的快速發展,不僅城鄉之間,而且城鎮居民內部的收入差距在擴大,城鄉貧困人口除了原先所說的“三無”人員和農村五保對象外,在城鄉居民中還存在著相當一部分低收入貧困家庭,他們的消費水平低、生活壓力重、基本生活的滿足程度以及發展機會都低于社會的基本水準。此外,我市在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取得全面進展的同時,也存在一些問題:一是城鄉社會養老保障體系建設制度框架設計和政策銜接相對滯后,缺少必要的長遠規劃和體制保障,社會養老保險各險種之間以及每個險種覆蓋的人群之間的政策銜接和轉換需要進一步加強研究和完善,與此相關的配套改革也要跟上。二是相當部分群體,尤其是部分低齡人員和農村村民的繳費參保意識不強,缺乏長遠考慮,目前我市農村絕大部分家庭仍以家庭保障與政府救濟相結合,以家庭保障為主的保障模式,對我市社會養老保險制度的推行形成了觀念障礙。三是社會養老保障的工作機制不夠完善,基層社會保障服務平臺建設相對滯后,對養老保障工作的政策宣傳和組織實施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四是重城鎮輕農村的現象嚴重。從參保人數來看,380萬農業人口其中參加農村養老保險和被征地人員養老保險的人數僅占26.8%,遠遠低于城鎮職工的參保率;從政府投入來看,公共財政更多的是向城鎮傾斜。五是保障水平難以適應弱勢群體基本生活需求。目前各地最低生活保障資金都由縣(市)、鎮(鄉)按比例分級負擔,而鄉鎮財政普遍薄弱,無力承擔保障資金,因此一些鎮鄉嚴格控制最低生活保障對象人數,致使一些生活困難的對象不能滿足“應保盡保”。那些因病致貧、因災致貧、因教育致貧等帶有特殊性、突發性的群體難以得到有效的救助和保障。六是社會化程度低。如農村養老保險無論是資金的籌集,還是管理模式大多停留在自我籌集、自我組織、自我管理、自我依靠的狀態,沒有建立起社會的籌資機制和社會化的管理服務體系。
二、加快完善我市社會保障體系的建議
(一)增加財政的社會保障投入。各級財政要切實加大對社會保障的投入,使社會保障支出在財政支出中占一個合理的比例。進一步完善公共財政體制,確立社會保障優先的原則,明確市、縣(市)區在社會保障領域的分工和職責,建立健全來源多元、穩定可靠的社會保障基金籌集機制,加快完善維護困難群眾利益的社會保障體系。
(二)建立和完善城鄉統籌的社會保障制度。一是堅持社會保險與社會救助相結合的原則。通過社會保險向勞動者提供養老保險、疾病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等,有效避免參保者淪為困難人員。二是分類分層保障外來務工人員等流動人口的權益。隨著工業化結構的調整以及城鄉分割格局的弱化與松動,城市中存在著以外來務工人員為主體的相當規模的邊緣群體,他們現在基本上未能被納入到城市社會保障的范圍。要切實保障他們目前最需要的工傷保險、醫療保險尤其是大病醫療保險。三是積極推進農村社會保障制度建設。積極創造條件建立并規范鄉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發展和完善以互助合作為原則的構建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障體系,以農村計劃生育戶夫婦為突破口構建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
(三)進一步完善各個具體的社會保險項目,切實增強各種新型社會保障制度的有效性。要重點抓好以下幾項工作:一是要充分考慮人口老齡化帶來的養老金支付風險問題,通過多種方式,加快充實社會保障基金,確保養老保險制度平穩運行。二是要對統賬結合的醫療保險制度進行適當的調整,將保障的重點放在職工的大病醫療上。對于困難人群的醫療需求,要由政府出資和社會各界捐助,建立符合我國國情和我市具體實際的社會醫療救助制度。同時,推動我市多層次、多項目醫療保障體系的建立。三是要完善現行低保制度的資金籌集,救助標準測算、評估依據和實施程序,將其與醫療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等制度結合起來,并根據不同對象進一步將救助項目細化,最終向政府負責、功能強化、程序規范的綜合型社會救助機制邁進。
(四)規范和完善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隨著城鄉低保制度的實施和推廣,低保對象的增加,在初步實現應保盡保的同時,對低保制度要不斷地加以完善。全市各地要根據《寧波市最低生活保障辦法》,制定并完善具體的實施辦法,建立公共財政體系,形成有效的資金固定撥付機制。對無生活來源、無勞動能力又無法定贍養人、撫養人或撫養人的人員,以及已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70歲以上的老年人及殘疾人,應給予救助。要完善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措施,按照市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強和完善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意見》精神,農村低保標準和實施救助金額,要達到當地城鎮居民低保標準和救助金額的60%。確保城鄉最低生活保障“應保盡保”。
(五)加快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建設步伐,進一步擴大養老保險惠及面。現階段建設社會保障體系的迫切任務是打破按照社會群體分別設計其社會保障制度的障礙,統一規劃,努力實現“應保盡保”,養老、醫療和工傷保險應列入優先實現全覆蓋的項目。為解決好低收入人群、外來務工人員和個體經濟從業人員、自由職業者人員和城市老年居民的社會保障問題,要盡快研究制定并出臺實施有關社會保險政策。一是當前重點要加快制定并實施《寧波市職工低標準養老保險暫行辦法》,將已在城鎮企業工作的外來務工人員和個體經濟從業人員、自由職業者人員納入參保范圍。二是進一步推進被征地人員的養老保障工作,加快被征地人員參保進度,確保被征地人員“失地不失保”。三是盡快研究出臺《寧波市新型農村養老保險試行辦法》,為廣大農村居民年老后的基本生活提供必要的物質保障。四是制定實施《寧波市城鎮老年居民養老保障暫行辦法》,妥善解決市區城鎮老年居民養老保障問題。通過社會保險制度的進一步完善,逐步形成我市養老保險政策的系統性和兼容性,盡最大可能為社會不同的群體,特別是社會中的大多數人提供寬泛的政策平臺,建立起城鄉統籌、功能完善、多層次的基本的社會保障體系。
(本文系我會在市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上的大會發言,發言人徐鐵峰,市政協常委、民建市委會副主委、寧波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執行院長;執筆:屠光啟)
免费人成再在线观看网站| 同学浓精灌麻麻| 鲁啊鲁啊鲁在线视频播放| 国产精品亚洲二区在线观看| 一区二区三区午夜| 失禁h啪肉尿出来高h男男视频| 久久久久久夜精品精品免费啦| 日韩精品免费视频| 亚洲欧洲日本天天堂在线观看| 欧美片免费观看网址| 午夜视频在线观看区二区| 美女扒开尿口给男人桶视频免费 | 色吊丝永久在线观看最新| 国产乱子伦手机在线| 精品国际久久久久999波多野| 国产午夜精品一区理论片| 美女胸又www又黄网站| 和主人玩露出调教暴露羞耻| 红色一片免费高清影视| 国产人与禽zoz0性伦| 美女的尿口视频网站| 午夜影院app| 粗大白浊受孕h鞠婧祎小说 | 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古代肉多荤话文高h| 激情综合婷婷色五月蜜桃| 免费网站看v片在线a| 男女一边摸一边做爽视频|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 污网址在线观看| 免费人成视频在线观看不卡| 欧美激情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日韩女人aaaaaa毛片在线| 曰批全过程免费视频网址|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网站| 日本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二代妖精在线观看免费观看| 成年女人色毛片| 久久中文精品无码中文字幕| 女人体a级1963免费| 99久久人妻精品免费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