誓言無聲 責任在心
發布時間:2008-10-23 16:15:45
|
作者: 民建寧波市委會組宣處
金秋的陽光特別溫暖、明亮,適逢一年一度的重陽節,民建寧波市委會為了表達對老會員、老同志的敬意和關懷,于10月14日舉行了一次座談會,邀請各老年支部正、副主任和市委會機關退休同志,歡聚一堂,共話晚情。這次活動,得到了一位民建會員的關注和支持,他就是寧波市金峨市政園林工程有限公司的總經理--張建國。
民建作為與中共親密合作的參政黨,聯系著一批經濟界的代表性人士,其中有很多非公有制經濟企業主。他們有著強烈的社會責任意識,積極地為社會公益事業捐資出力。
作為一名馳騁商場、事務繁忙的私營企業老總,張建國在忙于公司業務的同時,常常牽掛著民建的工作。從入會那一天起,他就默默地告訴自己,從現在開始你就是一名民建會員了,“民建會員”這個稱號的背后,包含著一分責任、一種光榮,只有用實實在在的行動和付出,才能切實擔負起這分責任和光榮。懷著這種強烈的責任意識,張建國聆聽著組織的召喚,積極參加各項組織活動,熱心地為會的事業奉獻著自己的力量。由于他熱心會務,經常主動地承擔市委會和所在支部的一些工作任務,先后當選為市十一屆委員和江東三支部的支部主任。
張建國說,入會就要愛會,愛會就要有具體的行動。他首先想到了老會員。寧波市民建擁有50多年的歷史,老會員擁有相當的比例,主要是一些在上個世紀50年代社會主義工商業改造中響應國家號召、實施公私合營的原工商業者會員及其家屬,他們年屆高齡,體弱多病,而經濟狀況也面臨著一定困難。
張建國主動向市委會提出,想去看望慰問老領導和老會員,當面向他們學習了解會的歷史,這是作為民建新一代會員向老前輩致敬的一種方式。市委會領導對張建國的想法給予了充分肯定和贊賞。當時,會里有幾位老領導和老會員正生病住院,于是,張建國帶領自己所在的江東三支部成員,經過精心籌備,先后看望了住院的市委會原主委朱爾梅、原副主委丁錦甫和老會員王珊純、朱葆璇等同志,病榻前,張建國送上了鮮花、水果和慰問金,關切地詢問病情,把一股暖流送到了老同志的心間。
在今年重陽節即將到來之際,張建國又想到了老同志,便向市委會提出,想表達對老同志的一點心意。得知市委會要召開一個重陽節座談會,他有了主意---在座談會后招待并陪著老同志們一起吃餐飯,聊聊天拉拉家常。為了讓老同志們吃得開心、放心,他親自預訂了一家頗有特色的餐館,特意關照餐館要做一些適宜老人健康和口味的菜式。他的一番真情實意,令老同志們倍感欣慰。
在關愛會內老同志的同時,張建國也把同樣的愛心投向社會,投向更多需要得到幫助的人。他生于農村,對農村群眾懷著質樸的鄉土之情,如果知道周圍有孩子輟學的貧困戶家庭,他主動上門耐心說服其父母,要從長計宜,反復強調知識是獲取財富的資本,沒有文化就要落后受窮,并幫助他們解決后顧之憂。在多次與大、中學生結對資助的活動中,他總是慷慨解囊。他還抽出時間去看望東錢湖、象山等地村鎮敬老院的老人們,捐款改善他們的生活設施和生活條件。在民建中央發起的“中華思源工程”活動中,他一次捐款20萬元,為充實“思源基金”貢獻了一分力量。今年四川“5•12”汶川大地震發生之后,他深為災區群眾所遭受的巨大劫難而痛心,不僅發動公司員工為災區獻愛心,個人又捐款5萬元,為災區群眾送去一份飽含真情的關愛和支持。
2007年11月,張建國榮獲“寧波市各民主黨派、工商聯和無黨派人士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作貢獻先進個人”稱號。面對榮譽,他想到的仍然是“責任”兩個字。他說,將一如繼往地牢記民建會員的責任,牢記企業的社會責任,在服務社會、回報社會的過程中體味一種別樣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