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家城委員提問
張建國委員提問
2月21日下午,我會政協委員參加了主題為強化“菜籃子”長效保障機制的政情交流會,就老百姓普遍關注的“菜籃子”價格、安全、質量等問題與政府職能部門負責人面對面交流,為民問政,真情履職。
政情交流會上,首先由貿易局、農業局、發改委、工商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負責人通報了各部門根據職能分工確保“菜籃子”商品供應工作的情況。
隨后,來自各個界別的委員們滿懷激情舉手提問,就各自關注的問題“問政于官”、“參計為民”。在委員們爭搶發言機會的熱烈氣氛下,民建界別的委員張建國、江家城也分別提出了問題。
今年新增補為政協委員的張建國提出兩個問題,一是對于寧波市民比較鐘愛的水產品,有關部門如何進行安全監管和保證供應,二是如何監管菜市場缺斤短兩現象。對于第一個問題,市海洋與漁業局答復:去年,我市漁業總產值達100億元,養殖面積超過40萬畝,寧波人喜歡的對蝦、梭子蟹價格大幅下降。隨著近海資源逐漸減少,寧波主要通過養殖來保證產量。現在已有標準化池塘1萬畝。未來還將開始本地大黃魚的養殖培育,2至3年后,通過網箱養殖的地產大黃魚將上市。對于對蝦、梭子蟹等水產品,我們將通過漁業設施的升級、改造,確保產品的數量和質量。對第二個問題,市質監局答復:寧波的菜市場稱量工具主要是電子秤。作為民生計量工作,菜市場的電子秤稱重計量是否合格是我們關注的重點之一。目前,對于普通消費者來說,到市場里的公平秤上去稱一稱,是最好的辦法。當然,可能的確存在一些電子秤稱重不準的問題。有的是因為使用不當引起的誤差超標,有的可能存在作弊行為,主要有“密碼、遙控、進位”等作弊方式,且監管難度較大。目前,市質監部門一方面在呼吁電子秤的主要制造生產地加強監管;另一方面,將聯手市里有關部門,在菜市場推行電子秤“統一配備、統一管理、統一檢定、統一輪換”管理模式,從而杜絕“短斤缺兩”。目前該模式已在海曙、寧海試點,爭取早日推廣。
江家城委員則對寧波市唯一的蔬菜批發市場的場地規模和環境衛生等方面表示了憂慮,詢問“十二五”期間這方面是否有改進措施。市貿易局答復:寧波“兩葷兩素”(豬肉、水產品、蔬菜、豆類制品)等菜籃子主要商品貨源充足。目前市場上75%的蔬菜是由該市場供應的,而且舟山地區60%、臺州地區30%以及新昌、嵊州市場一半以上的蔬菜都是從這里分銷出去的,應該說這里是浙東地區重要的蔬菜中轉站。一個地區批發市場越大,進來的產品花色越多、量越大,價格也會降低。我們將會同相關地區,尋找合適的區域,打造一個更完善的蔬菜批發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