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上午,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民建中央主席陳昌智一行到會員企業——貝發集團中國文具商品交易中心調研。民建寧波市委會副主委、貝發集團董事邱智銘就集團發展戰略及知識產權戰略情況進行介紹,并匯報貝發集團知識產權保護工作所取得的成果及打造三輪驅動發展戰略的設想。
陳昌智副委員長充分肯定了貝發集團知識產權保護工作所取得的成績和三輪驅動模式設想。表示:貝發的發展思路非常清晰,模式藍圖科學嚴謹,經營措施扎實有力,對行業與國家知識產權保護工作具有借鑒意義,貝發的發展前景非常廣闊。同時要求貝發集團繼續加大知識產權研究投入,不斷創新、開拓進取,把企業專利產業化、市場化,他說:“專利技術只有與市場接軌,才能開出效益之花!產權專利就是貝發的重要競爭力。”
陳昌智副委員長還特別參觀了中國禮尚網。對中國禮尚網把中國的傳統國學與禮品文化進行市場化整合經營和運作、為顧客提供全品類一站式的文化養生解決方案、讓顧客零距離體驗高端尊貴的“低碳健康生活”表示贊賞。表示,傳統文化是中華智慧的源泉,中國禮尚網把禮品產業和文化產業有機融合,以商業帶動文化的多重產業鏈聯動發展方式新穎獨特,他勉勵貝發要在“低碳、綠色”產業使命中激流勇進,大力推動我國文化禮品產業大繁榮!
全國人大教科文衛委員會柳斌杰主任,全國人大教科文衛委員會委員李安東、王志學、王玉芝,國家知識產權局賀化副局長、寧波市人大常委會翁魯敏副主任,寧波市陳仲朝副市長,寧波市人大常委會委員、市人大教科文衛委員會主任委員伊敏芳等陪同調研!
相關鏈接:
貝發集團作為業內公認的“技術專家”,一直以來十分注重企業知識產權建設,并在企業內設立專門的知識產權管理部門,聘請知識產權律師事務機構作企業顧問,為企業發展壯大保駕護航。從1996年開始,貝發積極成立知識產權領導小組,設立知識產權科,制定《專利工作管理制度》、《知識產權管理規定》、《商標管理制度》等各類涉及知識產權行業制度二十余條,在ERP系統中設立知識產權管理平臺,形成知識產權管理網絡體系,同時積極探索知識產權保護機制和方法,建立知識產權預警應急機制,完善知識產權保護體系。貝發平均每三天開發一款新產品、每三天申報一項新專利,每年有100余款新產品問世,專利產品銷售占總收入的65%以上,專利申請量年增長近35%。貝發集團已在歐盟、北美、南非等全球73個國家注冊了商標,并屢獲美國Staples和Office Depot公司頒發的“全球產品創新獎”。 2010年,貝發集團被評定為“全國企事業知識產權示范創建單位”;2013年評為“第一批國家級知識產權示范企業”,集團目前共申請專利2252件!
集團現承擔國家火炬計劃項目3項,國家重點新產品2項,獲得省、部級、市級科技進步獎7項。2011年,為解決國內制筆行業核心技術國產化問題,貝發集團積極響應黨和國家號召,主動承擔中油墨水的研發與產業化、筆頭材料及其制備的研發與產業化兩個項目,為打破筆類產品重點技術海外壟斷、實現關鍵技術國產化,促進行業核心技術根本性轉變不遺余力。
貝發集團還率先帶領中國文具企業取得海外維權的首起勝訴。 2004年,“貝發”在內的12家制筆企業在美國遭遇了首起“337”知識產權案,貝發集團充分利用法律手段,巧妙運用國際貿易爭端機制,組織力量積極應對,率領行業主動維權,經過半年多的努力,美國世孚公司撤回對貝發的指控;2010年,歷時四年的“HY1014熒光筆”外觀設計侵權案告結,裁定歐盟知識產權內部市場協調局和德國Stabilo公司敗訴,向貝發集團進行相應賠償。貝發集團積極維權,不僅為貝發集團國際營銷戰略奠定堅實基礎,更維護了我國文具出口在國際市場的貿易利益,提升了行業應對國際貿易摩擦的能力,增強了我國文具行業的知識產權意識,贏得了國際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