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建,一個幸福的歸屬
發布時間:2014-08-01 11:15:55
|
作者: 寧波民建 余文君
凡是很有政治敏感性的人,一般都在年輕的時候找到了自己的心靈歸屬;凡是晚知晚覺的人,一般找到的都是自己執著終身的政治歸屬。——題記
那是一個美好的偶然,我遇到了民建,接觸了民建,然后,“混”入了民建的隊伍。如果說加入這個組織的時候還有點盲目,那么進來以后,我真正慶幸自己告別漂泊無依,找到了一個組織,找到了一個依靠,找到了心靈的歸屬,那是一個幸福的歸屬。這里充滿了團結、友好、正直、無私,充滿了促進社會健康前行的正能量,團體給予我的美好的感覺彌散在點點滴滴中……
一個煙雨蒙蒙的四月天,我們鄞州區民建的部分會員在鄞州區總支部主委陸信國先生的帶領下來到了鄞州區東吳鎮畫龍村,小山村位于三溪浦水庫上游,依山傍水,風景秀美。四月雨后的空氣,清新宜人,還帶著一些清冷。此行的目的是來幫扶。書記詳細介紹了村里的情況,全村居住的大多數是老年人,大概有四百戶,年輕人大都已經搬遷了,因為村級經濟困難,發給老年人的補助很少,每一位老年人三個月才發給一百元。在認真聽取了村里的情況介紹以后,參加會議的同志紛紛提出有效的幫扶的手段,大家更多地是想著為村里提供一些有效的致富的方法。陸主委特別提出,回來以后,要尋找多條途徑幫助畫龍村脫貧。后來,陸興國先生又兩次帶著相關的人員前往畫龍村,出謀劃策。最后在村里的建議和要求之下,決定由民建出資為畫龍村修建一個紅白喜事的禮堂,而且第一批的六十萬資金已經撥過去了,村里的要求得到了落實,不久就可以實現了。雖然,這一次的最終結果和原來的設想有一些距離,但是大家都覺得只要村民高興才是最重要的,我們可以做一些實事,但是改變觀念的事情可能更加任重而道遠。鄞州區統戰部給予民建的這一次活動以高度評價,用統戰部的朱副部長的話說:“畫龍村,民建來點睛。”也鼓勵著我們,不單單是一次的幫扶,很多企業家會員,都想著要持續地為畫龍村輸送溫暖。授人玫瑰手有余香,在這個過程中,我真正感受著民建傳遞和散發的熱情和美好。
這一份熱情和美好是有淵源的。我們的市委會,就是一個充滿溫情的機構。根據很多人的理解,一般的上級機構都是發布指令的,多冷冰冰的感覺。但是我們的市委會并非如此,更多的是給會員們做服務工作的。幾個年輕的小老師常常做我們的聯系人,溫婉美麗的李處常常還是我們的班主任,張副主委更是親執教鞭,悉心教導……每一個會員都是他們所熟悉的。市委會的各位領導毫無架子,一起聊天,一起吃飯,一起討論,讓人多了一份親近。在特殊的日子里,還有來自于張主委的祝福,讓人倍感溫暖。民建是聯系經濟界的,像我這樣從事教育工作的人并不多,但是教師節那天,手機里顯示了以張主委的名義發來的祝福短信,話語雖短,真情卻在,那一刻,我的心中涌動著感動,因為組織的惦念,幸福充盈了心間。
同樣,參加支部會議也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十一月底,我們剛剛組織了一次支部會議,在滄海農博園。這一次鄞州二支部支部會議的主要議題是討論鄞州區兩會期間的提案。特意聘請了鄞州區道路規劃設計院的專家來給我們介紹了鄞州區近幾年的道路規劃情況,專家詳細介紹了鄞州區和寧波市的道路通行情況,以及已建和擬建的道路情況。并用清晰的地圖來呈現,會員們對家鄉的道路通行情況有了一個非常直觀的認識。張市長在百忙中抽空來參加了會議。會議還特別討論了支部活動的一些規章制度和要求,陸主委特別強調,要充分調動全體會員參政議政的熱情,大家還討論了關于民建鄞州總支的獎勵方案,特別提出對于積極參加活動的同志和積極撰寫各種社情民意調研報告的會員要給予獎勵。大家在友好和諧的氛圍中討論了獎勵方案。張市長特別表態,自己一定會積極參加二支部的活動。最高興的還是商量組織外出,大家商量了好幾個目的地,最后選定一個,希望通過考察來進一步增進了解,發展友誼。會議還確定了12月22日召開民建鄞州總支的年會,屆時還要求,每一個支部表演兩個節目。會議還會安排抽獎的環節,如果抽中獎,就要表演一個節目。總而言之,大家商量的就是盡可能地讓會議更加富有實效,會議的氛圍更好。用活動帶動氣氛,激發會員的參與熱情,這樣集體會更有凝聚力,會員們也會更加熱愛民建。在一起,很溫暖,很幸福。
幸福是收到,更可以是給予。在民建的團體中,我結識了很多企業家,他們或聰慧,或睿智,有德有識,有愛心,有擔當,更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他們經營企業,用自己的聰明才智創造社會價值,創造就業機會,與此同時,收獲著自己的個人成功,成功或者關聯著金錢的收獲和地位的提高,但是這只是一種副產品。最好的檢驗就是在大災大難的面前,他們更多的是放下自我。洪水圍城,他們毅然奔赴余姚,義無反顧投入救災;停水停電,他們堅持站在一線,不吃不睡照顧災民;水淹汽車,他們全天備戰,自帶工具救人水火……要知道,在這時候,他們的企業和家中也正“水漫金山”,他們的孩子也正缺衣少吃,他們的老人也正需人照顧,但是,他們把關心給了更需要的人,因為給予,他們同樣是幸福的。那一份恒久的大愛沒有任何功利的色彩,純粹潔凈,更值得我們銘記。而他們不需要溢美之詞,他們只會付之淡淡一笑,因為,付出本來就沒有希求回報,他們更在乎的是付出以后的心靈滿足。
所以,我一直感覺,加入民建就仿佛從一個布滿霧霾的空間進入到一個潔凈的空間,溫暖、明朗、單純。會員們互相關心,互相勉勵,力所能及地為社會作貢獻。而且,以民建為中心,向社會輻射著我們的愛和關心,傳遞著正能量。
這里,是我們的心靈永遠的幸福歸屬。
那是一個美好的偶然,我遇到了民建,接觸了民建,然后,“混”入了民建的隊伍。如果說加入這個組織的時候還有點盲目,那么進來以后,我真正慶幸自己告別漂泊無依,找到了一個組織,找到了一個依靠,找到了心靈的歸屬,那是一個幸福的歸屬。這里充滿了團結、友好、正直、無私,充滿了促進社會健康前行的正能量,團體給予我的美好的感覺彌散在點點滴滴中……
一個煙雨蒙蒙的四月天,我們鄞州區民建的部分會員在鄞州區總支部主委陸信國先生的帶領下來到了鄞州區東吳鎮畫龍村,小山村位于三溪浦水庫上游,依山傍水,風景秀美。四月雨后的空氣,清新宜人,還帶著一些清冷。此行的目的是來幫扶。書記詳細介紹了村里的情況,全村居住的大多數是老年人,大概有四百戶,年輕人大都已經搬遷了,因為村級經濟困難,發給老年人的補助很少,每一位老年人三個月才發給一百元。在認真聽取了村里的情況介紹以后,參加會議的同志紛紛提出有效的幫扶的手段,大家更多地是想著為村里提供一些有效的致富的方法。陸主委特別提出,回來以后,要尋找多條途徑幫助畫龍村脫貧。后來,陸興國先生又兩次帶著相關的人員前往畫龍村,出謀劃策。最后在村里的建議和要求之下,決定由民建出資為畫龍村修建一個紅白喜事的禮堂,而且第一批的六十萬資金已經撥過去了,村里的要求得到了落實,不久就可以實現了。雖然,這一次的最終結果和原來的設想有一些距離,但是大家都覺得只要村民高興才是最重要的,我們可以做一些實事,但是改變觀念的事情可能更加任重而道遠。鄞州區統戰部給予民建的這一次活動以高度評價,用統戰部的朱副部長的話說:“畫龍村,民建來點睛。”也鼓勵著我們,不單單是一次的幫扶,很多企業家會員,都想著要持續地為畫龍村輸送溫暖。授人玫瑰手有余香,在這個過程中,我真正感受著民建傳遞和散發的熱情和美好。
這一份熱情和美好是有淵源的。我們的市委會,就是一個充滿溫情的機構。根據很多人的理解,一般的上級機構都是發布指令的,多冷冰冰的感覺。但是我們的市委會并非如此,更多的是給會員們做服務工作的。幾個年輕的小老師常常做我們的聯系人,溫婉美麗的李處常常還是我們的班主任,張副主委更是親執教鞭,悉心教導……每一個會員都是他們所熟悉的。市委會的各位領導毫無架子,一起聊天,一起吃飯,一起討論,讓人多了一份親近。在特殊的日子里,還有來自于張主委的祝福,讓人倍感溫暖。民建是聯系經濟界的,像我這樣從事教育工作的人并不多,但是教師節那天,手機里顯示了以張主委的名義發來的祝福短信,話語雖短,真情卻在,那一刻,我的心中涌動著感動,因為組織的惦念,幸福充盈了心間。
同樣,參加支部會議也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十一月底,我們剛剛組織了一次支部會議,在滄海農博園。這一次鄞州二支部支部會議的主要議題是討論鄞州區兩會期間的提案。特意聘請了鄞州區道路規劃設計院的專家來給我們介紹了鄞州區近幾年的道路規劃情況,專家詳細介紹了鄞州區和寧波市的道路通行情況,以及已建和擬建的道路情況。并用清晰的地圖來呈現,會員們對家鄉的道路通行情況有了一個非常直觀的認識。張市長在百忙中抽空來參加了會議。會議還特別討論了支部活動的一些規章制度和要求,陸主委特別強調,要充分調動全體會員參政議政的熱情,大家還討論了關于民建鄞州總支的獎勵方案,特別提出對于積極參加活動的同志和積極撰寫各種社情民意調研報告的會員要給予獎勵。大家在友好和諧的氛圍中討論了獎勵方案。張市長特別表態,自己一定會積極參加二支部的活動。最高興的還是商量組織外出,大家商量了好幾個目的地,最后選定一個,希望通過考察來進一步增進了解,發展友誼。會議還確定了12月22日召開民建鄞州總支的年會,屆時還要求,每一個支部表演兩個節目。會議還會安排抽獎的環節,如果抽中獎,就要表演一個節目。總而言之,大家商量的就是盡可能地讓會議更加富有實效,會議的氛圍更好。用活動帶動氣氛,激發會員的參與熱情,這樣集體會更有凝聚力,會員們也會更加熱愛民建。在一起,很溫暖,很幸福。
幸福是收到,更可以是給予。在民建的團體中,我結識了很多企業家,他們或聰慧,或睿智,有德有識,有愛心,有擔當,更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他們經營企業,用自己的聰明才智創造社會價值,創造就業機會,與此同時,收獲著自己的個人成功,成功或者關聯著金錢的收獲和地位的提高,但是這只是一種副產品。最好的檢驗就是在大災大難的面前,他們更多的是放下自我。洪水圍城,他們毅然奔赴余姚,義無反顧投入救災;停水停電,他們堅持站在一線,不吃不睡照顧災民;水淹汽車,他們全天備戰,自帶工具救人水火……要知道,在這時候,他們的企業和家中也正“水漫金山”,他們的孩子也正缺衣少吃,他們的老人也正需人照顧,但是,他們把關心給了更需要的人,因為給予,他們同樣是幸福的。那一份恒久的大愛沒有任何功利的色彩,純粹潔凈,更值得我們銘記。而他們不需要溢美之詞,他們只會付之淡淡一笑,因為,付出本來就沒有希求回報,他們更在乎的是付出以后的心靈滿足。
所以,我一直感覺,加入民建就仿佛從一個布滿霧霾的空間進入到一個潔凈的空間,溫暖、明朗、單純。會員們互相關心,互相勉勵,力所能及地為社會作貢獻。而且,以民建為中心,向社會輻射著我們的愛和關心,傳遞著正能量。
這里,是我們的心靈永遠的幸福歸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