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委員張明華 圖片來源于網絡
中國青年網北京3月5日電(人民政協網記者 王卓)作為非公經濟中最活躍的一份子,成長性好、科技含量高的小微企業對實現我國經濟結構優化意義深遠,但潛力無限的同時,也面臨種種困難。而小微企業反應最集中的問題,一是“融資成本過高”,另一方面是“進一步減免稅費”。在3月4日下午的民建與工商聯界別聯組會議上,全國政協委員、寧波市副市長張明華做發言,建言進一步降低小微企業成本。
在降低小微企業稅費成本方面,張明華委員建議進一步加大稅費優惠的力度,降低優惠門檻,適應東南沿海地區小微企業發展的現狀。他同時還建議專門設立“小微企業稅”,考慮將相關稅種進行合并,以利于小微企業更為便捷履行納稅義務,享受稅收優惠。
“同時建議出臺針對性的再降費政策,按照‘應減盡減,應免盡免’原則,從國家層面再進行專項清理,減免或取消一批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他提出,也可采取靈活調整辦法,在一定期限內臨時性緩征部分行政事業性收費。
在降低小微企業融資成本方面,張明華委員建議一是建立全國政策性融資擔保體系,加快建立全國政策性融資擔保體系,加強銀行、政府和擔保機構的合作力度,對小微企業達到一定規模的商業銀行、擔保公司實施專項風險補貼政策。
“一方面是大力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讓更多企業通過發債、上市等直接融資方式獲取資金,另一方面也要減少不必要的資金‘通道’、‘過橋’等環節,凈化融資環境,促進資金供需雙方有效對接。”在暢通融資渠道方面,張明華委員建議道。
最后在發言中,張明華委員強調了“建設全國社會信用體系”的重要性。他建議加快構建全國統一聯網、區域全覆蓋的社會信用體系,打破信用信息的行業壁壘、部門壁壘和區域壁壘,實施部門信息共享和聯合懲戒機制,提高企業的違法失信和討債成本,從而為小微企業順利融資提供良好的環境。
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