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推動黨派基層組織工作創新
發布時間:2016-07-08 15:36:15
|
作者: 民建北侖四支部 翁雪峰
7月5日,民建北侖四支部在支部微信群發了一條信息,關于開展2016年結對助學的通知,根據結對共建單位——百合社區的有關活動計劃,開展結對助學活動,對象是社區內因疾病或災害原因造成家庭經濟困難的在讀學生,捐助資金將在支部全體會員中募集。微信發出后,立即在支部全體會員中引起強烈反響。大家積極參與,紛紛報名,不到一小時就募集到了25000元,作為三名困難家庭學生的助學款。這是北侖四支部今年成立來,通過微信組織開展的一次集體獻愛心活動。
北侖四支部目前共有會員15人,其中培養期會員2人,因會員工作地點較為分散,加之流動性大,工作時間不固定等原因,每次支部組織會員開展活動,都得提前一星期通知到各會員。針對這一現實問題,四支部支委積極創新工作思路,借助互聯網+民建新平臺,積極開展指尖上的"微民建",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
微信是現代必備的通訊軟件,開展"微民建"不僅提高工作效率,還豐富會員活動內容,下一步支部將充分利用微信傳播速度快、效率高的特點,定期、不定期通過文字、圖片、視頻等形式,向會員推送會章、會史、公益活動、信息稿件和活動通知,使會員通過手機就能隨時隨地掌握了解民建知識,接受黨派教育,參加支部活動,有效提升支部的凝聚力、號召力。
當前基層支部的工作多以傳統方式為主,會員管理機制相對滯后,會員教育互動形式較為單一,活動效果不明顯,在信息網絡技術發展的新趨勢下,利用互聯網+創新黨派基層組織工作方式,以黨派管理信息化推動基層工作向廣度和深度發展,既是提高黨派工作效能的必由之路,又是實現服務組織建設的有效手段,更對于暢通溝通渠道,強化監管效果等具有重要作用。
北侖四支部目前共有會員15人,其中培養期會員2人,因會員工作地點較為分散,加之流動性大,工作時間不固定等原因,每次支部組織會員開展活動,都得提前一星期通知到各會員。針對這一現實問題,四支部支委積極創新工作思路,借助互聯網+民建新平臺,積極開展指尖上的"微民建",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
微信是現代必備的通訊軟件,開展"微民建"不僅提高工作效率,還豐富會員活動內容,下一步支部將充分利用微信傳播速度快、效率高的特點,定期、不定期通過文字、圖片、視頻等形式,向會員推送會章、會史、公益活動、信息稿件和活動通知,使會員通過手機就能隨時隨地掌握了解民建知識,接受黨派教育,參加支部活動,有效提升支部的凝聚力、號召力。
當前基層支部的工作多以傳統方式為主,會員管理機制相對滯后,會員教育互動形式較為單一,活動效果不明顯,在信息網絡技術發展的新趨勢下,利用互聯網+創新黨派基層組織工作方式,以黨派管理信息化推動基層工作向廣度和深度發展,既是提高黨派工作效能的必由之路,又是實現服務組織建設的有效手段,更對于暢通溝通渠道,強化監管效果等具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