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民建
寧波
我的位置:主頁  > 地方信息 > 寧波
如何讓“老寧波”找到回家的路?
發布時間:2016-11-04 00:00:00
  |  
作者: 柴 隆
    一座城、一個村、一片山、一條河、一段路、一條巷、一座樓盤,自從有了名稱,才算真正誕生。寧波作為一座歷史文化名城,一串串以山川關隘、名勝古跡、街道巷里、風物人情、神話傳說、港城特征命名的地名,好比鑲嵌在它身上的珍珠,熠熠生輝。它們蘊含著一段歷史,講述著一個故事,寄托著一份期盼,烙印著人文標簽,凝聚著地域民情,承載著難以釋懷的鄉愁……
    千年古城,底色深沉。但只要稍稍提及那些朗朗上口的甬城地名,歷史的積淀便呼之欲出。
    就以海曙鼓樓沿為例吧。唐長慶元年,明州刺史韓察將州治從小溪移至三江口,構筑城墻,鼓樓正是當年“子城”的南城門。自鼓樓而過,公園路以西有呼童、孝聞二街;以北有橫河街、永豐路;以東過府橋街,有屠園巷、蒼水街;以南毗鄰鎮明路、月湖,此間有文昌、永壽、秀水、白衣等街巷縱橫交錯。單是這些出神入化的地名,就是一幅獨具寧波特色的“清明上河圖”;甬上風土,摻入疏朗淡雅的吳越風情,市井之中,隱伏溫柔敦厚的醇和儒風。
    除了鼓樓沿,東渡、靈橋、長春、望京、永豐、和義……這些耳熟能詳的寧波地名,同樣珍藏著豐富的個體記憶與情感,承載著城市變遷的歷史密碼。早年浪跡天涯的“寧波幫”,懷揣“走遍天下,不如寧波江廈”的自豪,商行四海,“半邊街”“錢行街”“江廈街”等一串串故鄉的地名,不正是深鎖在他們心底的思念和魂牽夢縈的鄉愁?
    舊城改造切莫割斷寧波地名的歷史文脈
    中國傳統文化不僅僅是唐詩宋詞,寧波的人文歷史也不僅僅只有天一閣、河姆渡,地名文化不可或缺。但放眼當今的中國,每座城市總有幾分相似:都有高教園區、奧體中心、仿古建筑,再加上幾條地鐵線;城市之間能被用來區分的,似乎只有城市特有的地名和由此衍生的地名文化了。一個個特有的地名,會讓少小離家老大回的人找到回家的路,尋回留在記憶中的鄉愁。
    一座文化厚重的城市,令人心生敬意;一座書香縈繞的城市,令人心生向往。“書藏古今,港通天下”,甬城素有文化的基因,尤其是兩宋以來,唐宋八大家中的王安石、曾鞏皆曾流連于此。在這塊既有溫度又有厚度的土地上,歷史文脈清晰可辨,源遠流長。古老的城鎮、街巷、里弄、橋梁、居民地、山岳、河流等千年地名,都是外地人了解寧波歷史風貌的重要窗口和城市文化傳承的重要憑據。
    徜徉在寧波老城中,獨具特色的地名讓人耳目一新。譬如傳統的賣魚路、鵝場跟,會引發人們關于農耕文明的遐想;三忠巷、華夏巷、尚書街,折射出城市的人杰地靈;念書巷、孝聞街、開明街,表達了城市的價值取向;江廈街、東渡路、藥行街,體現出濃郁的港城特征。這些穿越百年的地名,豐富了寧波這座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的底色。
    在轟轟烈烈的舊城改造、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推進中,和全國其他城市一樣,寧波目前也面臨著老地名加速消失的困境。以市中心天一廣場為例,總占地面積近20公頃、2002年開業的天一廣場,融購物、餐飲、休閑、商貿、旅游于一體,當時堪稱寧波商業的航母。可惜的是,英烈街、咸塘街、崔衙街、泥橋街、十字井巷、紗帽巷、馬鞍巷、法卿巷、太平巷、三灣弄、應家弄等十多條街巷里弄,隨著天一廣場的落成而一并消失,承載老寧波歷史掌故、文化傳奇的百年老地名湮沒在塵土中,同時帶走的還有英烈文濟廟、后河霓橋、三法卿。
    事實上,寧波某些傳統地名,如戰船街、東渡路、孝聞街、呼童街……甚至可演繹一部跌宕起伏的長篇歷史小說。而寧波老城區在1991-2010年期間,廢止的街巷舊名多達200條。曾經充滿詩意的積善巷、敬修巷、吉慶巷、五福巷、悅來巷、歡喜巷;曾經溫暖敦厚的百歲坊、花果園巷、帽店巷、桑園巷、社壇巷;曾經喧鬧繁華的濟陽巷、渡母巷、咸塘街……那些內涵豐富的百年老地名,在舊城改造的建設大潮中集體湮沒消亡,也割斷了地名背后承載的城市文脈。
    在寧波舊城改造中,除卻百年老地名消失,歷史地名移位問題也屢見不鮮,最鮮明的例子當屬“日湖”。日湖與月湖,曾是寧波城內居民賴以生存的兩大水系。日湖又是一座文化的湖,東邊為宗教區,有延慶寺、觀宗寺、天封塔,為寧波申報海上絲綢之路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而今,當年的日湖水系附近已找不到“日湖”的影子。2004年,在姚江一支流的盲端,江北灣頭附近建起一座休閑公園,建設單位以“日湖”暫時命名,由于有關部門沒有及時介入,加上周圍伴生的公園、地產的影響越來越大,最終導致歷史地名移位,日湖與“日湖公園”猶如李逵遭遇李鬼,使后人混淆不清,成為寧波城市文化發展史上的一個遺憾。
    功利主義的短淺目光,破壞的不僅是一座城市的文化積淀,更會丟失一個時代的記憶。在舊城改造過程中,某些房地產開發商為樓盤取名時,喜功好大,于是“國際”“亞洲”“環球”“名都”“豪邸”之類的名字滿天飛。據統計,全市目前僅以“威尼斯”命名的小區、會所、俱樂部、酒店、超市等不下十個。試想,倘若那些被冠以“寧波府”“江東府”的樓盤一旦因質量、安全生產出現事故,在快速的信息傳播中,會給我們這個城市帶來多少負面影響?又如都市森林、海景花園、林肯公園等,乍一聽,這些名號就名不副實。
    與此同時,寧波新地名的命名,佳名難求的現象普遍存在。譬如江北區的新橋一路、新橋二路、新橋三路、新橋四路、新橋五路;北侖區的興業一路、興業二路、興業三路、興業四路、興業五路。這些新地名的命名,簡單機械,了無生趣。
    我國的另一些地方,因為種種原因,造成千年古名輕率易名,來回折騰。如安徽省徽州地區,1987年改名黃山市。20多年來,改名對當地經濟發展成效不大,反而導致徽商、徽菜等徽州文化持續弱化。又如江蘇“淮陰”與“淮安”,地名更改的爭執與波折,耗費了大量人力物力。再如湖北襄樊市,2010年重改回襄陽市,實現文化回歸,而《三國演義》中關羽大意失掉的古郡“荊州”,也先后經歷了“蒼山”“荊沙”等往復更改,終得以重拾舊名。
    地名沿用不妨擦亮鄮、句章兩塊招牌
    寧波可考的歷史,可上溯到公元前兩千多年的夏代。而早在七千年前,先民們就創造了燦爛的河姆渡文化。此后鄞、鄮、句章三縣在漫長的過往中,演繹著寧波歷史、地理、人文等多重的古城脈絡。
    西晉末年,博洽多聞、工賦擅詞、精陰陽歷算的郭璞,為避亂從中原來到越東。當郭璞站在鄞、鄮、句章(今海曙、江東、江北的地理分界)的三江口時,不禁對這片“斥鹵之地”大加贊嘆:“此地五百年后,當成大郡也!”千余年后,聞性道在修編《康熙鄞縣志》時回復郭璞之預言:“至是,果符前言……”
    遙想當年,郭璞對鄞、鄮、句章的印象,多半還是“斥鹵之地”。此前,寧波先民聚集到淡水豐富的溪流附近,在三個淡水資源豐沛之處形成大型聚落,一個聚集平原南部的白杜,有剡溪經流,這個地方被稱作“鄞”。一個在平原東部的寶幢,那里有天童、東吳、畫龍三溪匯流,因毗鄰貿山,被稱為“鄮”。另一個在平原北部的城山渡,為姚江潮汐的中游,接近河姆渡,被稱為“句章”。這三個大型部落群,從東、南、西三邊向三江口靠攏,逐漸拉開明州時代的序幕。
    鄞、鄮、句章大致以三江口(余姚江、奉化江、甬江)合流處為天然分界線,鄞縣包括現在市內海曙區迄奉化一帶,治所在奉化白杜。鄮縣的區域包括今江東區和今鄞州區東部、北侖及舟山群島,縣治設在寶幢附近的鄮山同谷,即今鄞州五鄉鎮同岙村。句章縣包括江北區到舊慈溪、余姚一帶,縣治在今江北乍山城山渡。
    公元前222年,秦國將軍王翦等率兵平定了屬于楚國的江南一帶,降百越之君,在現在寧波市境內設置了鄞、鄮、句章三縣。由此,三縣作為縣級行政建制正式開始登上歷史的舞臺,千余年來,此消彼長,興替交織。
    鄞,《名勝志》稱:夏禹時有堇子國。乃是最早見于文獻的名稱。《國語》記載:越和吳兩國交戰,勾踐敗仗,退保會稽,派大夫文種到吳求和,吳王封勾踐土地,“廣百里,東至于鄞”。《吳越春秋》稱:越有赤堇山。《延祐四明志》認為鄞縣以堇得名,因為其地有赤堇山,“堇”旁加“邑”為鄞,可能鄞的稱謂要比句章更早些。
    句(gōu),春秋時越王勾踐的簡稱。《十三州志》載:“越王勾踐之地,南至句馀,章伯功以示子孫,故曰句章”。勾踐“臥薪嘗膽”后,于周元王四年(前472年)滅吳,周元王派人封勾踐為伯爵,勾踐要向后代子孫彰顯自己滅吳封伯的功績,將原有南方邊地的“句馀”,擴大而改稱句章。句者,勾踐自稱也(注:古文中“句”為“勾”的通假字);章者,章其封為伯爵之功。這便是句章稱謂的由來。
    鄮,因地有貿山得名。貿山位于今鄞州東鄉寶幢鎮南,翻過那座山,就是茫茫東海。相傳貿山盡占風水優勢,此地是海外人民攜帶百貨來此貿易之所,貿山的東北山峰上,傳說有迦葉尊者的左足趾影,臨其上,便可望見“阿育王寺”。
    句章和鄮,如今似乎已經被世人遺忘。但在2015年,隨著千年“它山堰”申遺成功,鄮縣縣令王元暐的前塵往事,喚醒世人對鄮縣的追憶。鄮縣的文化底蘊和內涵不在“鄞”之下:公元前222年秦始置鄮縣,直至隋文帝廢鄞、鄮、余姚,而把鄞、鄮、余姚、句章總稱為句章。唐武德四年,句章縣還原鄮、鄞、句章三縣,屬鄞州。武德八年,當時的鄮縣包括秦漢時鄞、鄮、句章三縣,地方志上稱為“大鄮縣”。五代后梁開平年間,因后梁太祖朱晃的曾祖叫朱茂琳,茂與鄮同音,避諱改鄮縣為鄞縣,自此鄮和句章消失匿跡。
    2002年2月1日,國務院批準撤銷鄞縣,設寧波市鄞州區,句章和鄮的蹤跡殆盡:位于市區北斗河畔的鄮城飯店已經改名,慶幸的是鄞州區南部新城還有鄮城東路、鄮城中路、鄮城西路(即貿城東路、貿城中路、貿城西路)。
    “鄮”和“句章”,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地名過往和標簽,經過一代又一代的口頭相傳和文字記載,它們浸潤了眾多的風土人情,是老祖宗留給后人的兩塊金字招牌,是世事滄桑的“活化石”,擦亮這兩塊金字招牌,延續甬城的文化脈絡,功莫大矣!
    地名管理堅持規范、科學和法制并舉
    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專家委員會主任,寧波籍的馮驥才先生在《地名的意義》一文中談到:地名有著和生命一樣豐富和深刻的含意,一個地方自有地名才算是真正的誕生,地名中潛在一種凝聚力、親和力,還有復雜的情感,地名是一個地方文化的載體,一種特定文化的象征,一種牽動鄉土情懷的稱謂,地名管理工作關系子孫后代。
    地名管理工作同樣需要規劃先行。在地名規劃方面,寧波隨著行政區劃的調整、城中村和危舊房改造以及新城區建設的加快推進,原先的規劃方案已不適應形勢的發展。建議規劃部門與地名管理部門之間建立規劃對接制度。在規劃設計方面,無論總體規劃、分區規劃、地區詳細規劃和工程系統規劃,凡是涉及地名的命名、更名,都必須在初步設計階段征求地名管理部門的意見,使每個規劃在制訂、審核過程中,都有地名管理部門參與,確保地名與規劃同步跟進。
    地名管理的科學化,主要體現在把好新地名的命名關,建立新地名數據儲備庫。新地名既要體現文化性,又要具有規律性和可識別性,組建地名專家委員會,深入挖掘、儲備新地名取用的預備清單,也是當務之急。
    對待那些寧波特色的百年老地名,我們不妨尊重歷史、照顧習慣、承襲前人合理的命名方法。對原有地名應保持相對穩定,規劃前的地名不宜大量改動,特別是對歷史地名的更改更需慎重。基于對周邊環境文化內涵和地形地貌的認知,諸如“碶”“隘”“堰”“塘”“浦”“沿”“岸”“漕”等字要予以保留、保護。在文保方面,盡快組建一支由地名管理人員、本地文保人員、文史專家等組成的專業隊伍,對目前仍在沿用但即將面臨廢止的、已被注銷的、歷史典籍中所記載的、民間流傳的各類歷史地名進行調查摸底,編制寧波地名文化遺產保護名錄,推進《寧波市地名志》叢書的編纂,進一步完善地名文化數據庫。
    地名的新生和消亡,一直呈現此消彼長、世代不息的態勢。我們堅信:只要堅持地名管理的規范化、科學化和法制化。新老地名必定會在寧波互生共榮,必定會讓“少小離家老大回”的寧波人找到回家的路,留住記憶中的綿綿鄉愁。
    鏈接
    不久前,市政協舉行委員月談會,市政協委員和特邀人士圍繞“地名的規范化和科學化”建言獻策。多年來,寧波積極做好地名公共服務工作,著力抓好地名規范、地名規劃、地名設標和數字地名四個專項事務,城市地名總體規劃、地名信息服務管理平臺等工作已走在全國前列。但在城市化推進過程中,也出現了以“日湖”為例證的歷史地名移位問題;出現了以“寧波府”“江東府”“東方威尼斯”為例證的貪大求洋命名流弊;出現了因行政區劃調整產生的道路重名問題;還出現了因街巷拓寬、打通后產生的一路多名等問題……
    針對我市地名存在的“大、洋、怪、重”(刻意夸大、崇洋媚外、怪異難懂、重名同音)等現象,建立由政府主導和社會參與的溝通協調機制顯得尤為重要,加強地名專家委員會建設,廣泛吸納民間智慧,提高地名決策透明度,把好地名“命名關”。只有立足寧波城市特色,充分汲取地方歷史文化“養分”,不斷豐富地名的文化內涵,健全法規體系,加快地名管理立法,依法規范管理地名,扎實推進地名標準化建設,才能更好地體現地名的穩定性、統一性、連貫性和獨特性,才能不斷豐富地名的文化內涵,使地名更好地與現代化國際港口城市相適應。
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在线 | 国产亚洲婷婷香蕉久久精品| 99国产小视频| 欧美孕妇与黑人巨交|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动漫精品 | 热久久视久久精品18国产| 国产a级黄色片| 非洲黑人最猛性xxxx_欧美|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普通话a | 玖玖资源站无码专区| 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7| 韩国v欧美v亚洲v日本v| 国产小呦泬泬99精品| 2018国产大陆天天弄| 国产资源中文字幕| tube6xxxxxhd丶中国| 情侣视频精品免费的国产| 久久精品国产只有精品66| 机机对机机的30分钟免费软件 | 特黄特色大片免费| 午夜福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美女脱了内裤张开腿让男人桶网站 |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青青青| 99久久精品久久久久久清纯|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网站| 91麻豆精品激情在线观看最新| 在线精品自拍亚洲第一区| 一本大道香蕉大vr在线吗视频| 巨胸喷奶水视频www网免费| 久久91精品综合国产首页| 日日插人人插天天插| 么公又大又硬又粗又爽视频| 最强yin女系统白雪 | 99久久精品费精品国产一区二区 | 国产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 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 果冻传媒和精东影业在线观看| 久久综合亚洲鲁鲁五月天| 日本高清色本免费现在观看| 亚洲av日韩综合一区久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