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海曙區各民主黨派在區統戰部的帶領下,由民建海曙總支牽頭組織“剿劣巡河”活動,旨在尋覓城市之根、喚醒甬城生態之魂,這次行動得到了海曙區統戰部、區各民主黨派、橫街鎮政府、區文明辦、區“五水共治”辦公室、四明戶外應急救援隊的支持與響應。各民主黨派的同志們在深入了解海西歷史古跡、人文地理、古航道的同時,加深了對歷史文化和環保治水的雙重關注,一路探尋甬城水岸生態之美,喚醒全社會保護母親河。
各民主黨派的同志們從西塘河坐沖鋒舟出發,經過18公里水路后到達橫街鎮。西塘河自古是杭紹水路來甬必經之路,昔日往來寧波的官員學子、軍旅僧道走的大多都是這條水道,獨特的地理位置,帶來經濟繁榮。舊時,官塘河上萬船云集,百舸爭流,官船往來如織。時至清代晚期,河道兩岸水鄉已是風光旖旎,望春橋的南北有數百戶人家居住,相當繁華,形成了每旬二、五、九的集市,三月高橋會,八月賽龍舟……一直到上世紀六十年代初,內河航運依舊繁盛,去西鄉高橋、白鶴、深溪等地,均須乘航船過這條水道。
西風作意,清一色的高拱圓洞橋步入眼簾,望春橋斜斜地聳立在河面上,首先進入我們的視線。在望春橋之西有新橋、十三洞橋。在行進的過程中,各民主黨派的同志們不忘尋找并拍攝沿途涉水的違章建筑,發現橋下建筑垃圾堆砌較多,船漿在行進的過程中會觸及,因為飲用、洗滌都有現成的自來水,居民的維護水凈意識漸漸退化,沿途居民洗拖把、傾倒垃圾的現象時有發生,不少村民挨著河灘種菜,使原有的河道變窄,為此,同志們呼吁管理執法部門加大管控力度,市民齊心保護,讓“母親河”更健康。令人欣慰的是,這條航道所在工廠較少,各類排污情況良好,時常能看到保潔員打撈垃圾的場景,“五水共治”的效果凸顯,水質已進入日常化養護階段。
到達橫街鎮政府后,海曙區統戰部長李冠杰、橫街鎮鎮長李博古與各民主黨派的同志們開展座談,同志們不約而同地聊起美好設想:培育親水、樂水、休閑健身運動旅游項目在這片古航道上大有文章可做。民建會員借此活動建言,主委曹云提出開發“古河老橋新景游”項目建議,通過培育親水樂水休閑健身運動旅游項目,讓更多市民參與美麗水鄉、美麗寧波的保護與監督。同時,考慮團結社會公益力量對沿河的古跡進行修復,讓“母親河”的文化傳承和環境保護相得益彰。
剿劣巡河和座談之余,大家期待,在不久的將來,“西風作意送行舟,帆飽清淮碧玉流”的壯闊氣象必定在這條古航道上重現美好圖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