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民建寧波市委會臘梅花助學行動在慈溪中學召開。50名家境貧困的慈溪大一新生得到捐助。自臘梅花行動2013年在奉化啟動以來,相繼在寧海、鄞州、慈溪開展,共已幫助200名學子順利邁進大學校園。
“家庭的不幸,使我上大學背上沉重的負擔和壓力,但你們的存在,以及你們對我的溫柔安慰,使我又感受到了人間的溫暖……對于未來我有時也會迷茫一下,也會有時倍感壓力,但想到你們溫柔的話語,時常會讓我覺得心頭一暖。我選擇相信,通過努力,我的夢想一定會實現。因為實現夢想不僅意味著對自己的救贖,也可以讓我以后有能力為別的無助的孩子帶去像你們一樣溫暖的幫助和懷抱。”這是一位“臘梅花”受助學生寄到民建寧波市委會辦公室的感謝信。曾經的無助少年,如今的浙江工商大學學子,獲得了“臘梅花”連續三年的資助。在2016年的暑假,市委會通過會內資源,為其提供了一份實習工作,不僅在經濟上相對緩解了他一部分壓力,還為他在今后的從業道路上增加了一份經驗與磨礪。不久前,又傳來他的喜訊,剛被一家大型知名企業錄取,讓資助他的民建企業家們也倍感欣喜。
近年來,寧波市社會經濟發展迅猛,總體上人民群眾的生活接近小康水平,但發展不平衡仍然存在,市內邊遠地區依然有貧困學生,在2013年,據寧波大學統計,過去三年來寧波大一新生中貧困生比例分別達16.16%、4120人(含科院),17.1%,5104人(含科院),19.93%,3353(不含科院)人。因此,市委會在做好民建中央和民建省委會定點幫扶地區扶貧工作的同時,決定開展對寧波本地區貧困學生的助學活動。市委會計劃每年從“同心·思源”慈善基金中籌集一部分資金用于資助寧波本地的貧困學生上大學,使貧困學子不因家庭貧困而輟學,讓特困家庭、寒門學子充分感受到民建組織對他們的關愛,為貧困大一新生圓夢盡一份力。這一計劃得到了民建會員的大力支持,民建浙江省委會副主委、寧波市委會主委張明華親自為這個助學行動取名為“臘梅花”,意指這些貧困學子就象冬天的臘梅花迎著嚴寒凜然綻放,梅花香自苦寒來,民建傾情助學子。臘梅花行動方案,每年選取寧波縣市區50名貧困大一新生作為資助對象,每人資助5000元,總額為25萬元,特別貧困且品學兼優的學生可以持續幫扶1-3年。資助條件為:1、家庭主要成員因病或遭受重大變故喪失勞動能力,造成生活困難的;2、單親家庭且生活貧困的;3、家庭經濟來源少無法支付入學費用的;4、沒有固定經濟來源的孤兒等其他貧困學生。在給予資金支持的同時,市委會還與貧困學生建立定期交流關系,聽取受助對象學習情況的匯報,并適當給予實習就業的指導和幫助。張明華親任臘梅花助學行動工作小組組長,親自督促助學行動的開展。
當年市委會把臘梅花第一站放在奉化,并迅速與奉化民建、奉化教育局取得聯系,經過前期走訪,確認資助對象,確保每一位資助的對象都是最需要幫助且品學兼優的貧困學生。此后,臘梅花行動在寧海、鄞州、慈溪開展,社會影響力不斷擴大。通過全面走訪摸底,建立分級檔案,市委會和學生們長期互聯互動、實施動態管理展開長期援助,為學子們牽線勤工儉學、提供實習機會、幫助規劃職業生涯、甚至聯系企業就業崗位,拓展了助學領域,延伸了助學觸角,豐富了助學形式。
“資金不是首要因素,愛心和夢想、尊嚴和希望的傳遞才是最重要的,民建的傳統是‘致富思源,富而思進’,希望臘梅花助學的孩子們能感受愛心人士的一片真心,努力學習,克服困難,自立自強,以優異的學業回報社會,也希望同學們將愛的火種傳承下去,牢記責任與使命,成為一個有益于國家有益于人民的人。”張明華每年在受助儀式上都要講此翻話來勉勵學生。
近年來,民建寧波市委會依托寧波市民建企業家協會平臺,充分發揮自身優勢,通過有效管理、有序運行“同心•思源”慈善基金,積極開展扶貧幫困、支教助學、結對共建新農村等社會服務活動,也為臘梅花行動所需資金提供了保障。知識改變人生,愛心改變命運,‘臘梅花’助學活動是民建寧波市委會不斷創新機制、挖掘幫扶潛力打造的一項慈善助學品牌,也為打響市委會“同心”社會服務品牌發揮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