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北五支部組織會員學全國“兩會”精神
發布時間:2019-03-18 15:54:57
|
作者: 張延德

3月16日上午,民建寧波市江北區五支部會員在主委邵繼豐和新會員、寧波江南國際旅行社副總經理董志佩的帶領下,前往寧海前童鎮,進行休閑文化之旅。民建江北區基層委員會副主委桂世昌和一支部、中馬老年支部代表應邀參加活動。
一路在車上大家圍繞關心的“減稅降費、營商環境、穩定和擴大就業、國內市場、鄉村振興、綠色發展、市場機制、對外開放和社會民生”等問題,暢談學習全國“兩會”精神的體會。一致認為這次全國“兩會”確定今年要干的80件大事,很接地氣,很鼓舞人心。一定要按照習總書記:“要堅持與時代同步伐,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以精品奉獻人民,堅持用明德引領風尚”作為自己的座右銘。
車程一個多小時就到了前童鎮,這是一座古老的鄉鎮,始建于南宋紹定六年(公元1233年),又是一個改革開放中茁壯成長的旅游鄉鎮。四十年來,前童鎮借助改革開放的東風,突出地域優勢、集中旅游資源,發展壯大了集體經濟。
通過參觀給大家帶來的,是它那歷史遺存的古韻、獨特的美和寧靜。“回字”結構的八卦街巷,小橋流水相連,似乎唯其如此,才相匹配。有著與眾不同的景致,街徑卵石鋪就,屋基也大多為卵石壘成,街巷異常狹小,建筑異常密集,身處其中就如走迷宮一般。童姓祖先按照八卦原理,把白溪水引進村莊,潺潺溪水挨戶環流,人人可在溪水中洗菜凈衣,家家連流水小橋,戶戶通卵石坦途。青藤白墻黑瓦,石頭鏤花窗戶,雕梁畫棟門樓,顯現出昔日曾經的繁華,還可看到屋檐上的木雕和窗戶的石雕。前童真是一座不凡的江南明清時期的民居原版,一幅古韻濃重的鄉村畫,一段優美動人的絲竹調。
接著,又參觀了東方藝術博物館,館長、高級工藝美術師黃才良,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泥金彩漆代表性傳承人。步入博物館后會發現館內建筑與自然山體環境融合,人文藝術與園林藝術相結合,步移景異,藝景相融。進入東方藝術博物館的佛像陳列室之前是一棟古樸的大門,這道大門來自于泰國古老佛寺,佛寺倒塌后被長途運過來。作為投資不菲的民營博物館,館內的藏品十分豐富,珍藏的作品上至南北朝、下訖明清,展現了金銅器、石雕、木雕、彩塑等各個門類的造像藝術精品。具有很高的歷史、宗教、藝術價值,其中公司獲得國家級非遺寧波泥金彩漆以及省級非遺清刀木雕展品,更是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和地域特點,不僅給人以天籟之美的享受,而且是具有極好的美學鑒賞。
會員們饒有興趣地感悟著藝術的魅力,見證了改革開放四十年來,鄉鎮旅游業興起和文化建設的巨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