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民政局、市農業農村局、市政務辦、市經信局、市交通局、市科技局有關領導率職能處室負責人,先后登門走訪民建市委會,就市委會集體提案“地名管理規范與科學化”“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處理”“運用第三方電子保函系統推進公共資源交易平臺更安全運行”“深化產業鏈協同創新發展”“創新農村客運+貨運發展模式”“建設寧波246萬千億級產業鏈大數據實驗室”辦理情況進行答復,市委會專職副主委兼秘書長張雨接待。雙方進行協商交流,為推進提案各項建議更好更快更有效落地實施交換意見、溝通情況。這6件集體提案為推進政府部門相關工作起到了積極作用。
市民政局采納了“地名管理規范與科學化”的5方面建議,正在起草《寧波市地名管理條例實施意見》及《寧波市地名檔案管理辦法》等法規文件,著手建立地名預命名機制,以避免“大、洋、怪、重”等不規范地名的出現。
市農業農村局采納了“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處理”針對完善機制、源頭分類、合理布局、提升技術的可行對策,采取了優化完善治理體系、抓好源頭精準分類、推進站點迭代升級、形成常態長效機制的多方面精準措施,推進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成為農民群眾的新時尚。市政務辦對運用第三方電子保函系統推進公共資源交易平臺更安全運行的建議進行了充分采納,已經啟動了第三方電子保函的運行平臺,確保公共資源交易更加公平公正公開,進一步優化了寧波營商環境。
市經信局將“深化產業鏈協同創新發展”對策建議與謀劃推進我市標志性產業鏈培育建設相結合,圍繞十大重點產業鏈,在出臺《寧波市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和產業鏈現代化的行動方案》后,進一步謀劃出臺《推進創新鏈產業鏈深度融合改革實施方案》,形成“六個一”工作推進體系。
市交通局將農村客運+貨運創新發展作為打造共同富裕先行市寧波交通應該扛起的政治責任,印發了《2021年寧波市推進農村客貨郵融合發展工作方案》,推廣寧海“快遞進村—交郵快惠民”成功經驗,在全市范圍內推進農村客貨郵融合發展,提升農村群眾的交通便捷幸福感。
市科技局會同經信局和大數據局,對“建設寧波246萬千億級產業鏈大數據實驗室”的建議與推進重點實驗室建設和城市大腦建設工作相結合,致力于打造寧波標志性產業鏈數據中心,在未來五年實現千億元級以上產業集群全覆蓋,加快寧波數字經濟持續攀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