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建江北區四支部開展“學黨史、緬先烈,度中秋” 主題活動
發布時間:2021-09-24 10:30:06
|
作者: 張延德
9月18日下午,民建江北區四支部一行專程來到位于余姚江畔的修人故里、寧波市修人學校,開展“學黨史、緬先烈,度中秋”主題活動。活動由支部主委周燕主持,江北區政協副主席羅世均,中共寧波市修人學校黨支部書記張桂萍等應邀參加活動。
結合黨史會史,大家認真聆聽了革命烈士、湖畔詩人應修人的生平事跡介紹。在“牢記使命、勿忘國恥”的愛國主義主題教育中,重溫“九一八事件”,緬懷先烈。“九一八事變”雖然已經過去整整90年,但是侵華日軍的罪惡卻不能因時間的流逝而被抹去,仇恨不曾生長,記憶同樣無法泯滅。只有記住歷史,才能警示和鞭策自己,只有國家強盛,才能徹底避免任人宰割的命運;只有民族團結,才能凝聚成戰勝一切困難的力量。
應修人(1900-1933),寧波江北區人,“五卅”運動中加入共青團,是“上海通信圖書館第一任團支部書記”,后轉為中共黨員。1926年受黨的派遣到廣州黃埔軍校擔任會計,1927年調武漢政府勞工部工作。大革命失敗后,黨中央派遣他到蘇聯莫斯科中山大學留學。1930年回國,從事革命文化工作,并參加“左聯”。曾在上海中共中央軍委、中共中央組織部工作,后任中共江蘇省委秘書長、宣傳部部長,期間周恩來與陳云同志經常給他指導工作。1933年在上海同國民黨特務搏斗時犧牲。
此外,四支部一行還參觀了修人學校校園,舉行中秋茶話會,共度中秋佳節,進一步融洽了支部氛圍,增進了會員之間的情誼。
結合黨史會史,大家認真聆聽了革命烈士、湖畔詩人應修人的生平事跡介紹。在“牢記使命、勿忘國恥”的愛國主義主題教育中,重溫“九一八事件”,緬懷先烈。“九一八事變”雖然已經過去整整90年,但是侵華日軍的罪惡卻不能因時間的流逝而被抹去,仇恨不曾生長,記憶同樣無法泯滅。只有記住歷史,才能警示和鞭策自己,只有國家強盛,才能徹底避免任人宰割的命運;只有民族團結,才能凝聚成戰勝一切困難的力量。
應修人(1900-1933),寧波江北區人,“五卅”運動中加入共青團,是“上海通信圖書館第一任團支部書記”,后轉為中共黨員。1926年受黨的派遣到廣州黃埔軍校擔任會計,1927年調武漢政府勞工部工作。大革命失敗后,黨中央派遣他到蘇聯莫斯科中山大學留學。1930年回國,從事革命文化工作,并參加“左聯”。曾在上海中共中央軍委、中共中央組織部工作,后任中共江蘇省委秘書長、宣傳部部長,期間周恩來與陳云同志經常給他指導工作。1933年在上海同國民黨特務搏斗時犧牲。
此外,四支部一行還參觀了修人學校校園,舉行中秋茶話會,共度中秋佳節,進一步融洽了支部氛圍,增進了會員之間的情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