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支部赴沙溪調研學習空心村改造利用及鄉村旅游建設
發布時間:2018-07-25 17:27:24
|
作者: 呂丹婧
7月21日,民建五支部成員一行9人到沙溪鎮生田村和董村考察農村空心村改造利用與鄉村旅游建設情況。沙溪鎮鄉村旅游建設負責人介紹了該鎮旅游總體和董村特色示范村的基本情況,生田社負責人肖磊熱情地接待了調研一行人員,并介紹生田社的由來、建設理念和未來計劃。
生田社前身為沙溪鎮生田村巖前自然村,原來僅有13戶人家,隨著村民的陸續搬離已成空心村。海歸碩士肖磊被這里古樸的鄉村原貌吸引,于是約上好友,辭職來到新昌,將生田這個“空心村”改造成了不一樣的鄉野體驗實驗室。
在調研走訪過程中我們發現,近幾年我縣憑借著自然資源發展起了以“農家樂”為代表的鄉村旅游項目,從最初的到農村走走,到“吃農家飯、品農家菜、住農家屋、干農家活、享農家樂、購農家品”一系列活動的形成的鄉村旅游,的確為當地政府創造政績,為農民帶來財富。然后,鄉村旅游經營規模不斷擴大最終導致了一系列土地利用問題, 如違規改變土地使用性質、非法占用耕地、宅基地超標等, 這歸根結底是由于國家對此集體土地缺乏有效的政策監管。據此, 會員們呼吁,希望有關部門以“農家樂”用地為切入點, 從梳理農村土地政策和制度入手, 探究當前國家相關政策問題并提出有效的對策建議, 保證“農家樂”用地的有序流轉和規范化管理。
生田社前身為沙溪鎮生田村巖前自然村,原來僅有13戶人家,隨著村民的陸續搬離已成空心村。海歸碩士肖磊被這里古樸的鄉村原貌吸引,于是約上好友,辭職來到新昌,將生田這個“空心村”改造成了不一樣的鄉野體驗實驗室。
在調研走訪過程中我們發現,近幾年我縣憑借著自然資源發展起了以“農家樂”為代表的鄉村旅游項目,從最初的到農村走走,到“吃農家飯、品農家菜、住農家屋、干農家活、享農家樂、購農家品”一系列活動的形成的鄉村旅游,的確為當地政府創造政績,為農民帶來財富。然后,鄉村旅游經營規模不斷擴大最終導致了一系列土地利用問題, 如違規改變土地使用性質、非法占用耕地、宅基地超標等, 這歸根結底是由于國家對此集體土地缺乏有效的政策監管。據此, 會員們呼吁,希望有關部門以“農家樂”用地為切入點, 從梳理農村土地政策和制度入手, 探究當前國家相關政策問題并提出有效的對策建議, 保證“農家樂”用地的有序流轉和規范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