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建新昌縣基層委員會六支部赴梁柏臺紅色教育基地開展黨史主題學習活動
發布時間:2021-08-23 09:12:43
|
作者: 盛曉嵐
8月7日,民建新昌縣基層委員會六支部赴梁柏臺紅色教育基地開展“紅色豐碑勵后人•不忘初心同心行”黨史主題學習活動。民建新昌縣基層委主委、新昌縣副縣長楊哲文和縣政協副主席徐劍平參加活動。
梁柏臺紅色教育基地坐落于新昌縣沃洲鎮銀頂山村銀星自然村,由梁柏臺故居、紀念碑亭、事跡陳列館、憲法廣場、廉政長廊、觀光步道等組成,用地面積8300平方米,總投資3600萬元。該基地以細致的展陳內容介紹了梁柏臺短暫而光輝的一生,是全國法治宣傳教育基地、浙江省黨員教育培訓基地、紹興市首批紅色旅游景點。
梁柏臺是無產階級革命家,1899年出生于新昌縣查林村,1920年冬加入社會主義青年團,1922年成為中國共產黨黨員,是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政府重要領導人,人民政權第一位司法部長和檢察長,第一部紅色憲法起草人,被譽為人民法制和人民司法的開拓者和奠基人、反腐倡廉的先驅者。1935年,梁柏臺在率部隊通過國民黨軍隊的封鎖線時負傷被俘,后被敵人殺害,年僅36歲。
在紅色教育基地,楊哲文親自為會員們詳細介紹了梁柏臺“出生求學、遠赴蘇俄、瑞金歲月與革命伴侶”四個主題的生平事跡。出生求學部分展示了生于動蕩歲月的梁柏臺在經歷教育與各種運動洗禮后接觸馬克思主義思想、成長為革命進步青年的歷程。遠赴蘇俄部分展現了梁柏臺毅然赴蘇留學,加入中國共產黨,從事組織與司法工作積累豐富經驗的過程。瑞金歲月展示了梁柏臺在中央蘇區三年時間為建設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紅色政權做出的杰出貢獻。革命伴侶部分展示了梁柏臺革命伴侶周月林的一生。
楊哲文強調,會員們通過“紅色豐碑勵后人•不忘初心同心行”黨史主題學習,需進一步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切實做到理論上清醒和政治上堅定。要不斷的通過學習,提高認知能力、工作能力和履職能力,時刻牢記使命,為家鄉經濟社會發展諫好言,獻良策。大家紛紛表示,要繼承革命遺志,厚植紅色基因,涵養家國情懷,把學習感悟轉化為履職盡責的強大動力和實際行動,努力為新昌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貢獻民建的智慧力量,以優異成績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
梁柏臺紅色教育基地坐落于新昌縣沃洲鎮銀頂山村銀星自然村,由梁柏臺故居、紀念碑亭、事跡陳列館、憲法廣場、廉政長廊、觀光步道等組成,用地面積8300平方米,總投資3600萬元。該基地以細致的展陳內容介紹了梁柏臺短暫而光輝的一生,是全國法治宣傳教育基地、浙江省黨員教育培訓基地、紹興市首批紅色旅游景點。
梁柏臺是無產階級革命家,1899年出生于新昌縣查林村,1920年冬加入社會主義青年團,1922年成為中國共產黨黨員,是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政府重要領導人,人民政權第一位司法部長和檢察長,第一部紅色憲法起草人,被譽為人民法制和人民司法的開拓者和奠基人、反腐倡廉的先驅者。1935年,梁柏臺在率部隊通過國民黨軍隊的封鎖線時負傷被俘,后被敵人殺害,年僅36歲。
在紅色教育基地,楊哲文親自為會員們詳細介紹了梁柏臺“出生求學、遠赴蘇俄、瑞金歲月與革命伴侶”四個主題的生平事跡。出生求學部分展示了生于動蕩歲月的梁柏臺在經歷教育與各種運動洗禮后接觸馬克思主義思想、成長為革命進步青年的歷程。遠赴蘇俄部分展現了梁柏臺毅然赴蘇留學,加入中國共產黨,從事組織與司法工作積累豐富經驗的過程。瑞金歲月展示了梁柏臺在中央蘇區三年時間為建設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紅色政權做出的杰出貢獻。革命伴侶部分展示了梁柏臺革命伴侶周月林的一生。
楊哲文強調,會員們通過“紅色豐碑勵后人•不忘初心同心行”黨史主題學習,需進一步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切實做到理論上清醒和政治上堅定。要不斷的通過學習,提高認知能力、工作能力和履職能力,時刻牢記使命,為家鄉經濟社會發展諫好言,獻良策。大家紛紛表示,要繼承革命遺志,厚植紅色基因,涵養家國情懷,把學習感悟轉化為履職盡責的強大動力和實際行動,努力為新昌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貢獻民建的智慧力量,以優異成績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