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城民建三支部組織陶宴嶺古道徒步活動
發布時間:2021-12-13 09:50:58
|
作者: 周高陽
金秋十月,碩果累累,層林盡染。在喜迎2022年杭州亞運會的濃厚氛圍下,為讓更多人走進美麗古道,助力鄉村振興,10月24日,民建越城區基層委三支部會員會友20余人前往陶宴嶺進行古道考察徒步活動。
會稽山古道由日鑄嶺、陶宴嶺、古城嶺、妃子嶺等多段古道組成,是古代會稽山的茶葉、竹筍、水果等進入紹興水網平原、經大運河送達全國的交通通道。現今古道大部分段落保存完好,由明清時期形成的鵝卵石、町步石平地緩坡溪谷道路和條石臺階登山道路等組成,沿線有茶亭、下馬橋、議事坪遺址、鎖泗橋等古跡,風景優美。隨著20世紀60年代盤山公路、2010年公路隧道等的建成,會稽山古道逐漸失去交通功能。
2014年,政府通過“試點先行、逐步推開,全線貫通”的模式進行古道整修與步道建設,至2017年底全線貫通,共對76條步道進行了修建,修復古道與新建步道共約380公里。2017年,市政府還在古道試點閑置農房利用激活項目。同時,通過各類型活動宣傳,讓會稽山古道保護利用工作走進了大眾的視野。會稽山古道成為紹興市線性文化遺產保護的典范。
會員們紛紛表示,無論是吸引游客休閑度假,還是吸引人才來此安家落戶,歸根結底,山村都要提升自身的環境魅力。提升農村整體生態環境、改善人居環境、整修古驛道、貫通山嶺步道、激活農村空倒房屋等措施,促進了美麗鄉村的發展和建設。
會稽山古道由日鑄嶺、陶宴嶺、古城嶺、妃子嶺等多段古道組成,是古代會稽山的茶葉、竹筍、水果等進入紹興水網平原、經大運河送達全國的交通通道。現今古道大部分段落保存完好,由明清時期形成的鵝卵石、町步石平地緩坡溪谷道路和條石臺階登山道路等組成,沿線有茶亭、下馬橋、議事坪遺址、鎖泗橋等古跡,風景優美。隨著20世紀60年代盤山公路、2010年公路隧道等的建成,會稽山古道逐漸失去交通功能。
2014年,政府通過“試點先行、逐步推開,全線貫通”的模式進行古道整修與步道建設,至2017年底全線貫通,共對76條步道進行了修建,修復古道與新建步道共約380公里。2017年,市政府還在古道試點閑置農房利用激活項目。同時,通過各類型活動宣傳,讓會稽山古道保護利用工作走進了大眾的視野。會稽山古道成為紹興市線性文化遺產保護的典范。
會員們紛紛表示,無論是吸引游客休閑度假,還是吸引人才來此安家落戶,歸根結底,山村都要提升自身的環境魅力。提升農村整體生態環境、改善人居環境、整修古驛道、貫通山嶺步道、激活農村空倒房屋等措施,促進了美麗鄉村的發展和建設。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