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強社會責任意識 提高民企競爭能力
發布時間:2004-07-23 12:06:51
|
作者:
經過十幾年的企業經營實踐,我們深刻認識到,盡管民營企業發展中還存在著一些環境方面的問題,如:法律法規和政策難到位;管理體制不規范;企業融資困難等。但無可否認,民營企業正在獲得越大越大的發展空間,相關政策法律也在不斷完善。民營企業要在全球競爭中生存和發展壯大,關鍵還在于企業本身。
當今的競爭是全球范圍內的競爭。隨著中國全面加入WTO,中國融入經濟全球化的程度大大加深,國內市場的逐步開放使企業直接面臨著世界廠商尤其是跨國公司的競爭。同時,全球化時代競爭的重心也由產品,服務轉向了品牌這一更高層次的競爭,只有那些具有良好企業形象,得到社會高度認可的企業其產品才具有持久的競爭力,才能在在激烈的市場環境中生存下去。
所以,我這里要重點提出企業社會責任的觀念。承擔社會責任已經在西方企業界形成了良好的風氣,西方權威的商業雜志在對企業進行評價時都加入了“社會責任”這一標準。在我們看來,當代中國對企業社會責任的強調不僅體現企業經營者個人的道德水準確性和道德追求,更是塑造中國企業形象,提升企業國際競爭能力的必然要求。
企業社會責任是指企業在賺取利潤的同時,主動承擔對環境、社會和利益相關者的責任。我們認為企業社會責任包含了兩個層次:首先,企業社會責任的基礎層次是指企業的經濟責任和法律責任。企業最基本的責任在于為股東創造利潤,為社會提供物質產品,同時要守法經營,依法納稅。社會責任的更高層次是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對人的尊重,這既體現在對企業內部員工,企業要保障他們的合法權益,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也體現在企業外部,講究誠信、尊重消費者的利益、保護環境、維護社會可持續發展;同樣體現在企業奉獻社會、捐資助學、幫貧扶困等社會公益事業。
我覺得對企業社會責任必須完整的理解。在過去的理解中,要么僅僅關心最低的層次,認為企業只要能夠盈利,納各就是盡到責任,或者僅僅把企業社會責任等同于社會公益事業。恰恰忽視了企業對社會責任最重要的方面,就是對生產安全、職業健康、勞動者合法權益以及環境保護的關注。
正因為如此,許多企業的社會責任問題層出不窮,尤其在一些規模較小的民營企業中,普遍存在著勞動合同不規范,工作環境惡劣,超負荷工作,生產假冒偽劣產品,污染環境和資源浪費等問題。強調企業社會責任,對消費者負責,對社會資源環境負責,這本質上是對人的價值的尊重,是“以人為本”精神的體現。
強調企業的社會責任,并不僅僅取決于企業經營者個人的道德水準,更因企業社會責任也能夠促進企業自身的發展。天正的實踐證明了這一點。天正公司一直堅持“以人為本”的精神,努力實現公司、員工和社會的的共同發展。公司充分關注每個員工的感受,尊重每個員工的價值,致力于營造安全、舒適、快樂的氛圍,提出把企業辦成家庭,學校和軍隊,讓每個員工都感受到家庭的溫暖。公司還不斷為員工提供學習提升的機會,培育了一支能征善戰具有具較強競爭力團隊,公司吸收170多個技術管理人員成為公司股東,使員工共享企業成長帶來的收益。公司還積極回報社會,創辦至今已累計為各類幫因扶貧,教育和慈善事業2100多萬元,組織員工參與社會義務勞動達10000余人次。這些舉措對內有助于提高員工素質,增進士氣和凝聚力,增強管理和技術水平;對外有助于塑良好的企業社會形象,提升企業的品牌價值和產品競爭力。天正已經形成了社會一社會之間的良性互動。作為一個負責任,講誠信的企業,實現了企業和社會的共同可持續發展,贏得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雙豐收。
因此,中國的企業,尤其是民營企業要進一步發展,一定要主動強化自身的社會責任意識。企業經營者們要樹立以人為本的觀念,把保障員工的工作環境作和安全條件,保護和不損害社會和自然環境,作為企業的基本職責來加以重視。
企業關注社會責任提全球化背影劇院下參與國際必然要求,強化企業社會責任不僅需要企業經營者的道德良知和長遠眼光,更不能缺少黨和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積極推動。我認為,政府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推動企業社會責任意識的提高。
一、政府應貫注一種企業社會責任的意識。各級地方政府部門的領導者要深刻理論企業社會責任對于企業發展和社會經濟協調發展的重要意義,政府應該幫助企業樹立社會責任感的觀念,要建立企業社會責任的管理體系。
二、理論應該完善法制建設。將企業的相關社會責任要求以法律的形式確定下來,使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遵守勞動法,生產安全法以及環境保護法等,企業在做到守法經營的同時也就實現了社會責任。
三、有必要建立一套企業社會責任的評價體系。現今中國對企業的評價標準還僅僅停留在經濟標準上,這遠遠不能適應在經濟標準上,這遠遠不能適應經濟全球化提高企業競爭力的要求。我們有必要建立一套從經濟社會環境三方面全方位平價企業的指標體系。
四、輿論導向上,政府應該擴大對企業社會責任的宣傳,引導社會關注和重視企業社會責任,積極評價重視社會責任的企業,營造一種推進企業社會責任的良好氛圍。如在企業評優評強的活動中,要增加企業社會責任意識作為評經的一項標準。
(作者系民建會員,全國政協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