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加強我市安全生產管理的幾點建議
發布時間:2004-07-30 11:47:22
|
作者:
--金克明在溫州市政協八屆二次會議上的提案
近幾年來,我市的經濟在快速地發展,同時各類生產安全事故也在同步增長,1997年至2002年,死亡人員每年為900人,而2003年則突破3位數,為1036人,5級以上傷殘人員4924人,直接經濟損失1.2億元。這個數字比我省的兄弟省市杭州、寧波等相比屬于相對居高。事故,已真正成為疾病之外的最大殺手。安全事故的高發,給國家和人民帶來了巨大的損失,它把一個健康人變為殘疾人,把一個建設者變為旁觀者,把社會財產的創造者變成一個純消費者,更令人痛心的是他們自身的不幸和給家庭帶來巨大的痛苦。在事故面前永遠沒有贏家,永遠是痛苦。
面對如此嚴峻的形勢,如何做到“經濟要上去,事故要壓下”,強化安全生產、公共安全,談談我的幾點看法:
一、理順體制,強化基層工作
當前,我國安全生產的管理體制存在著許多的弊端,原來由勞工部門等負責生產安全機構職能被瓜分,一分為五,①技監局;②衛生局;③勞動局;④建設局;⑤經貿委下屬的安全委員會。這樣容易各自為政,責任不清,缺乏溝通、信息不暢。只有政府統一領導、統一協調,才能形成齊抓共管的合力。所以安全問題應當由安全監督管理局負責牽頭總攬全局,但是目前專業從事安全生產管理部門均設在各級經貿委內,它們不是獨立的法人機構,即使是獨立的法人,即成立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也只是二級局,很難處理企業生產與安全的關系。從管理人員的結構上看,各級政府從上到下是“倒金字塔”型的人員編制。在實際中,一個縣、市、區經貿委的3-5個工作人員,相對對付上面各級政府的部門工作、工作量逐年增加,感到力不從心,因此,強化安全生產管理局的職能地位、擴大人員編制已十分重要。
此外,鄉、鎮、街道是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但卻是空白,什么安全網絡人員都沒有。現在鄉、鎮、街道有派出所、司法所、稅務協理員,唯獨沒有安全員。安全監督可以說是沒有基礎,“基礎不實,天動地搖”。安全工作是一個具體微觀的基層工作,只有具體落實在基層和強化機構才會減少事故。減少事故的有效途徑之一是成立鄉、鎮、街道的安監工作機構,改變一貫以來的“上緊下松”的狀況。設立縣、鎮、鄉安全生產管理辦公室,做到機構、編制、經費、職能的落實,徹底改變以前的用會議傳達會議,用文件貫徹文件的空對空做法。
二、以人為本,改變觀念
在安全生產中,我們也要與時俱時,首先要在安全理念上跟得上時代前進的步伐。
①倡導“以人為本”,我國唐代明君李世民說“為政之要,惟在得人,凡事皆須務本。”“以人為本“的理念要求我們無論做什么都要從有利于人著想,發展生產,經濟建設也是這樣,世間萬物,人為靈長,人是最寶貴的因素,只要有人,就能創造奇跡,更何況生命對任何人只有一次,人人都要珍惜生命,關愛生命。
在過去戰爭年代,曾提倡過“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那是當時為了取得戰爭勝利而發揚的一處精神。現在,我們處于和平建設時期,則要提倡“緊急避險,自救互救”,盡量在生產和經濟活動中避免發生事故,不做無謂的犧牲。
②不是安全為了生產,而是安全保障人權。
作為社會的一員,應該享有法律賦予的最基本的人權??生命權、勞動權、健康權和享受社會福利的權利。過去,我們的口號是:“生產必須安全,安全為了生產。”這已不符合時代的發展,應改為“生產必須安全,安全保障人權。”
③工作的安全性是人們擇業和提高職業生產質量的重要因素。
我國實施計劃生育國策已經有20多年了,今后陸續進入勞動就業的人員大都是獨生子女,可以想象,年輕人在選擇職業時肯定不愿意到那些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的工作崗位。做父母的同樣也舍不得讓獨生子女到危險的單位或崗位就業,職業生活質量作為人的生活質量的重要組織部分。顯得更為突出。因而,“工作的安全性”將是人們擇業時重要考慮的因素。
職業生活質量是人的生活質量的一部分,它包括幾個方面:
A、勞動報酬
B、企業福利
C、工作安全性。要錢也要命,不像以前的要錢不要命,絕對不能以健康生命換取經濟增長。
D、靈活的工作空間。
……
三、提高認識,樹立安全意識,千萬不要死于無知
從隨機抽樣我市去年發生的幾件事故來看,只要行為人注意一點,具備一些常識性的知識,可以避免的達57%以上,看來這真是人禍大于天災,說明這主要是宣傳、認識和知識的問題,以及違章操作。例如驚動中央最高層的泰順矽肺案,造成十幾人死亡,200余人患上這一職業病,當時,用人單位在明知此處的巖石二氧化硅含量是全世界最高的,達85%,但過于自信,或疏忽大意,沒有真正落實二項簡單而有效的措施:①戴上15元一只的防灰口罩;②在鉆頭上接上水管,即濕打,防止灰塵飛揚。結果造成十幾人死亡的人間悲劇。有人講:“死亡不可怕,最可怕是死于無知”,這話很在理,在災難面前要自救,這是國民素質好的體現。你看,海寧的黃港鎮火災死亡人員已達41人,也是因為封建活動許多老人不懂自救而被大火燒死或窒息而亡,對這些無知的人應予開化,這是當務之急,迫在眉睫。這些人自我保護意識差,往往既是事故的責任者,又是受害者,對從事高危險性作業人員,必須經培訓合作后詩證上崗,否則視為非法用工。所以加快安全文化建設,提高安全意識和水平,努力營造全社會“關愛生命,關注安全”的輿論氛圍,樹立安全和防范意識已迫在眉睫。
四、對特種行業高危作業推行安全監理工作
安全監理是一個新名詞、新職業、新領域。它源于建設監理、工程監理。
安全監理在我國的提出是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首先在上海市政工程管理局在一些重大的市政建設項目中引入實施了安全監理制度。目前,我市對這項工作還處空白、真空之中。
所謂安全監理是指對工程建設中的人、機、環境及施工全過程進行評價、監控和督查,并采取法律、經濟、行政和技術手段,保證建設行為符合國家安全生產、勞動保護的法律、法規和有關政策,制止建設行為中的冒險性,盲目性和隨意性,有效地把工程危險控制在允許的風險度范圍以內,以確保安全性。安全監理行使委托方賦予的職權,屬于安全技術中介服務,通過各種控制措施,實施評價、監控和督查,降低風險度。安全監理無論對于工作委托監理方還是被監理方,它都是第三方,具有較強的超脫性、客觀性和公證性。
工程監理其監理單位的職能是控制質量、進度和投資,并以控制質量為主。安全監理是指實行“四控制”監理單位設置和專門負責安全控制。
  (作者系民建會員)
  (作者系民建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