慷慨民建企業家愛心鑄就希望班
發布時間:2005-01-02 15:39:47
|
作者: 劉金靈
“現在由市政協委員、民建鹿城總支主任、泰力集團董事長邵豪哲先生與吳萍、馬珍英等五位希望生資助結對,歡迎他們到臺上來……”隨著主持人熱情洋溢的語言和歡快的樂曲聲,泰力集團董事長邵豪哲先生面帶慈愛謙遜的微笑,健步走上主席臺,把紅彤彤的《結對助學承諾書》一一發給受助結對的五位貧困孩子,并與他們緊緊地偎依在一起,任閃光的攝像機拍下孩子們最燦爛、激動的微笑……
“接下來由市政協委員、民建市委第一總支委員、溫州歐波朗潔具有限公司董事長林毓先生與葉小麗、張云月等四位希望生結對,現在歡迎他們到臺上來……”
這感人的場面,就是民建溫州市委會與溫州教育試驗區外國語學校為共同創辦的首屆“民建希望班”舉行的授牌儀式上的一幕。
此次會上有近二十位溫州民建會的領導及企業家與四十余名高一希望生進行了結對救助,使該批貧困學生成為首屆“民建希望班”的幸運者,他們除了享受學校給予的“四免、三發、一補”外,還將每人每月獲得結對資助人提供的二百元生活費。
同時不少企業家在會上還紛紛表示,如果被捐助的孩子品學兼優、高中畢業后能考上大學,他們將會繼續予以資助讀大學的費用。面對企業家們如此慷慨無私的承諾,所有在場的希望生們激動不已。
溫州教育試驗區外國語學校,是一所全日制寄宿型的民辦普通高中,創建于一九九四年,現有在校生1000余人,教職員工80余人,二OO三被評為省一級民辦普高。
一九九六年開始,在學校創始人、校長翁京華先生的積極努力下,在團中央希望辦、團省委希望辦、團市委、市希望辦的直接關注與支持下,創辦了全省第一個高中希望班。至今已連續招收九屆共420余名希望生。這些希望生除來自溫州各縣、市、區、縣團委、希望辦的層層推選外,還有一部分是來自全省各地市、區團市委、希望辦的推薦,另外還有來自全國各地的22名“希望之星”。
學校傾情對所有希望生實行“四免”、“三發”、“一補”,即:免捐資費、學費、住宿費、代管費;發學習用品、住宿所有生活日用品、校服;補貼每月80元伙食費。學校先后為全國各大高校輸送了數百名品學兼優的希望生。歷年來,希望生的高考升學率為100%,其中本科升學率為80%以上,2002年我校希望生董莉莉還取得了龍灣區高考理科狀元的好成績;此外他們中還有十八人先后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希望班獲得了極大的社會效益和良好的社會聲譽。為此學校迄今已累計耗資600余萬元,為中國的希望工程作出了積極的貢獻。并被授予“浙江省第二屆希望工程貢獻獎”,學校創辦人、校長翁京華先生還于今年九月入圍“全省十大慈善之星”。
學校雖多年以來一直竭盡全力扶持貧困孩子的學業,但仍有近一百名希望生面臨著難以支付起碼生活費的困窘境地。很多孩子僅靠學校補貼的每月80元作為自己的全部生活費,因而他們中多數患有營養不良和貧血癥。這些孩子雖然家境貧寒,但意志堅強、勤奮刻苦、思想進步、成績優良,面對困境他們始終保持著健康樂觀和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讓人為之感動,是一批不可多得的、品學兼優的好孩子、好學生。
為了進一步開展對希望生的救助,擴大救助面及提高學校“希望班”的影響,嘗試創建救助品牌這一模式,學校提出了與民建溫州市委會共同創辦“民建希望班”的意向。這也鑒于民建溫州市委會是一個以聯系經濟界為主的民主黨派,其成員在市委會的領導下做了大量的扶貧救困工作,在我市已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同時已與我校10位希望生結對的溫州知名企業家邵豪哲先生及教育試驗區外國語學校校長、董事長翁京華先生都是民建會成員。
學校的設想,得到了市民建領導以及會員企業家們的高度重視和極大支持,在很短的時間里積極努力使之運作成功,讓這璀燦的愛心之花在2004年的春夏之際綻放。同時“民建希望班”的創建,也在一定程度和范圍里尋求更多的社會支持,從而真正走出一條構筑社會化希望工程的路子,做出了積極有效的嘗試。
此后將由民建溫州市委會、民建企業家和學校希望生管理辦公室三方共同組成“溫州民建希望班”管理小組,對該班的思想教育、學習和生活進行全程管理;學校將定期向民建會和企業家們匯報該班希望生在校學習、生活情況,并適時組織企業家對希望生進行座談、家訪等活動。
民建溫州市委會領導和企業家們無私地向這些貧困的孩子們伸出了有力的臂膀、捧出了熾熱的愛心,為他們撐起了一片天空,幫助孩子們走出眼前的人生困境。我們深信,他們今天的義舉,將會給孩子們留下極其深刻乃至深遠的人生影響,使他們將來也學會如何去關心他人,去幫助他人,為這個社會需要關心、需要幫助的人奉上自己的一份愛心。
孩子是祖國的未來,感謝民建溫州市委會的領導和企業家們為祖國未來作出的貢獻!
(作者系:溫州教育試驗區外國語學校執行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