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記者專訪會員高天樂:企業不僅要給員工發福利 更要發放“夢想”
發布時間:2014-09-29 10:45:30
|
作者: 中國網記者 王金梅
與天正集團在中國低壓電器領域的盛名和“高天樂”三個字在媒體視野里的影響力恰好相反,現實版的高天樂是一個語調輕柔、語速緩慢,講起故事來并不繪聲繪色,卻能用簡簡單單的語句、樸素真誠的態度和骨子里暗藏的那股創業激情動人的浙商企業家。與高天樂的初見,是在中國低壓電器行業“艾唯獎”頒獎典禮現場,作為連續多年的中國低壓電器領域“風云人物”,高天樂對待這個獎項仍然顯示出十分的重視,也是為數不多親自來頒獎的企業領導者。談到天正集團一路走來的成功經驗和企業文化,高天樂用言簡意賅而又十分篤定的兩句話作答:企業的首要責任是要做出好產品,企業不能只給員工發工資、發福利,更要給員工創造激情和夢想。
“專注才有未來”
做企業最重要的是做出好產品
政協頻道:作為中國低壓電器領域連續多年的“風云人物”,你認為企業發展的關鍵在哪里?
高天樂:我認為做企業最重要的是做出好產品。用高質量的產品滿足用戶需求,這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根本之道,也是企業贏得社會尊重和認可的最重要條件。天正集團,一直“致力于提供可靠度卓越的產品和服務,使電氣能源更安全、更有效、更便捷地造福人類。”這是我們企業發展的目標。創業20多年來,我們不斷提升我們的產品,不斷地投入研發,我們覺得目前做得還不夠,未來還會繼續朝這個目標而努力。
我們的主業是工業電氣,同時也做一些房地產和金融方面的投資,企業要專注地做好自己的產品,這是第一位的,我們的定位是“適度多元化大型企業集團”,事實上近年來我們企業也在做“減法”,我們開始更多地回歸主業。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在競爭越發激烈、分工越來越細的當下,專注才有未來。
政協頻道:你的這種專注于主業、專注于做出好產品的理念在企業內部如何形成共識,進而鑄造成企業文化?
高天樂:我們非常注重企業員工的內部培訓,也會在培訓中把這種理念加以強化,讓每一個員工去理解、接受和認同。前段時間我在給員工培訓的時候談到了理想,對于企業來講,我們要思考的是,我們能夠給這個社會創造什么,社會能夠回報給我們什么?這個話題對于員工個人的發展也是同樣的。企業需要創造更好的產品,讓它富有更高的價值。具體地從事這些工作的員工首先要認同這種理念,熱愛這份事業,才有可能用心地制造出好產品,有了這份“用心”,才能克服一個又一個困難,解決掉一個又一個難題,進而贏得企業的更大發展,同時也實現個人的理想。
“致心懷夢想者”
企業不僅要給員工發福利 更要發放“夢想”
政協頻道:我曾看到你們公司內部頒獎用的金銀牌,上面除了印了集團LOGO,還有一行字——“致心懷夢想者”。這么做出于什么樣的考慮?
高天樂:是的,天正集團一直非常注重對員工夢想的激勵,我們也用各種文化生活的方式鼓勵、激勵那些勇于追求夢想、實現夢想的人。從我個人的發展經歷來說,我也是曾經的“心懷夢想者”,并且一直以來都走在追求夢想的路上。我是較早一批發展起來的溫州商人,經歷過很苦的創業階段,也曾遭受過偏見和質疑,這些回過頭來看,都很正常,是人性與外部環境的博弈,而這種博弈的勇氣需要靠一個人的理想和信念為支撐。
夢想能夠帶動一個人激情,激情能夠產生戰斗力,這種戰斗力能夠幫助一個人實現自身的價值,這種戰斗力的集合也匯聚成一個企業的實力,為社會做出好產品,創造更多的價值。因此,我認為一個好的企業單給員工發放工資和福利還是不夠的,更要為員工發放“夢想”。
政協頻道:你認為員工的個人夢、企業夢,和我們正在談的“中國夢”,它們之間的聯系點在哪里?
高天樂:“中國夢”是國家的夢想,也是全中國人民的夢想,更是每一個企業、每一個組織、每一個個人的夢想。每一個個體夢想實現了,才能實現我們的“中國夢”。
從企業來說,做好自己的產品,在領域內獲得競爭優勢,為行業甚至是國家品牌樹立榮譽,這就是實現了企業的夢想;對于國家來說,通過很好的管理、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讓百姓能夠享受好的產品,這也是大的國家夢想的一部分;對于個人來說,企業的夢想的實現,一定反饋到員工,也一定是靠員工個人夢想的實現作為基礎的。因此說,這三者之間的關系其實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而我們作為企業經營者,必須心懷大的“中國夢”,小的“員工夢”,才能實現我們的“企業夢”。
“量力而為做公益”
企業的首要社會責任是發展 殺雞取卵式的慈善不可取
政協頻道:你作為連續三屆的全國政協委員,通過建言提案等各種形式也一直非常關注行業發展和民生狀況改善。你認為作為一個企業家,主要社會責任應該體現在哪些方面?
高天樂:作為一個企業經營者,我認為首要的社會責任是讓企業盈利,并且保障企業的良性發展。要保證企業創造產品的過程不能給社會帶來危害性影響:不能帶來危害環境、不能偷漏稅、不能讓員工的個人發展得不到保障等等。企業要保證自己良性、健康運轉,這是企業最基本、也是最首要的社會責任。
其次是在本行業內獲取競爭優勢,甚至是搶占全球市場。除此之外,還有很多社會責任,解決就業、貢獻稅收等等。在這個基礎之上,如果還有余力,可以做力所能及的慈善,幫助弱勢群體改善他們的生活,但是應該量力而行。這是企業社會責任的一個部分,不能作為主體和全部,企業還是要首先盡好大的社會責任,才應該考慮這些公益慈善領域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殺雞取卵式的慈善是不可取的。
“學習與成長是人最大的幸福”
——高天樂解讀新時期浙商精神
政協頻道:作為較早一批發展起來的浙江商人,你認為新時期浙商精神應該具備哪些新的特質?
高天樂:傳統上認為的浙商精神包含艱苦創業精神、創新精神、團隊精神等,我認為新時期更重要的一點應該是——學習與成長。企業如果忽略了這一點, 安逸于已有的狀態,懈怠了學習,不去思考企業未來健康發展的方向,這是非常危險的。
近來哈佛大學提出一個對幸福的最新定義:“每天在學習和成長中的感覺叫幸福。”對此我很贊同。一個人也好、一個企業也好,不學習、不成長、自甘平庸就是等待被淘汰,一個企業的發展大了來說肩負一個國家、一個行業發展的使命,小了來說關系著每一個員工的切身利益,企業的學習和成長對于一個國家的經濟繁榮、社會穩定、人民幸福都至關重要。在當今社會,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新時代,要摒棄舊思維,適時轉型升級,改革舊體制,適應新發展,這需要企業和企業領導者每天持續不斷的學習和成長,這種學習和成長也反過來帶給一個企業的健康發展,也關系到每一個企業員工的幸福。
“專注才有未來”
做企業最重要的是做出好產品
政協頻道:作為中國低壓電器領域連續多年的“風云人物”,你認為企業發展的關鍵在哪里?
高天樂:我認為做企業最重要的是做出好產品。用高質量的產品滿足用戶需求,這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根本之道,也是企業贏得社會尊重和認可的最重要條件。天正集團,一直“致力于提供可靠度卓越的產品和服務,使電氣能源更安全、更有效、更便捷地造福人類。”這是我們企業發展的目標。創業20多年來,我們不斷提升我們的產品,不斷地投入研發,我們覺得目前做得還不夠,未來還會繼續朝這個目標而努力。
我們的主業是工業電氣,同時也做一些房地產和金融方面的投資,企業要專注地做好自己的產品,這是第一位的,我們的定位是“適度多元化大型企業集團”,事實上近年來我們企業也在做“減法”,我們開始更多地回歸主業。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在競爭越發激烈、分工越來越細的當下,專注才有未來。
政協頻道:你的這種專注于主業、專注于做出好產品的理念在企業內部如何形成共識,進而鑄造成企業文化?
高天樂:我們非常注重企業員工的內部培訓,也會在培訓中把這種理念加以強化,讓每一個員工去理解、接受和認同。前段時間我在給員工培訓的時候談到了理想,對于企業來講,我們要思考的是,我們能夠給這個社會創造什么,社會能夠回報給我們什么?這個話題對于員工個人的發展也是同樣的。企業需要創造更好的產品,讓它富有更高的價值。具體地從事這些工作的員工首先要認同這種理念,熱愛這份事業,才有可能用心地制造出好產品,有了這份“用心”,才能克服一個又一個困難,解決掉一個又一個難題,進而贏得企業的更大發展,同時也實現個人的理想。
“致心懷夢想者”
企業不僅要給員工發福利 更要發放“夢想”
政協頻道:我曾看到你們公司內部頒獎用的金銀牌,上面除了印了集團LOGO,還有一行字——“致心懷夢想者”。這么做出于什么樣的考慮?
高天樂:是的,天正集團一直非常注重對員工夢想的激勵,我們也用各種文化生活的方式鼓勵、激勵那些勇于追求夢想、實現夢想的人。從我個人的發展經歷來說,我也是曾經的“心懷夢想者”,并且一直以來都走在追求夢想的路上。我是較早一批發展起來的溫州商人,經歷過很苦的創業階段,也曾遭受過偏見和質疑,這些回過頭來看,都很正常,是人性與外部環境的博弈,而這種博弈的勇氣需要靠一個人的理想和信念為支撐。
夢想能夠帶動一個人激情,激情能夠產生戰斗力,這種戰斗力能夠幫助一個人實現自身的價值,這種戰斗力的集合也匯聚成一個企業的實力,為社會做出好產品,創造更多的價值。因此,我認為一個好的企業單給員工發放工資和福利還是不夠的,更要為員工發放“夢想”。
政協頻道:你認為員工的個人夢、企業夢,和我們正在談的“中國夢”,它們之間的聯系點在哪里?
高天樂:“中國夢”是國家的夢想,也是全中國人民的夢想,更是每一個企業、每一個組織、每一個個人的夢想。每一個個體夢想實現了,才能實現我們的“中國夢”。
從企業來說,做好自己的產品,在領域內獲得競爭優勢,為行業甚至是國家品牌樹立榮譽,這就是實現了企業的夢想;對于國家來說,通過很好的管理、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讓百姓能夠享受好的產品,這也是大的國家夢想的一部分;對于個人來說,企業的夢想的實現,一定反饋到員工,也一定是靠員工個人夢想的實現作為基礎的。因此說,這三者之間的關系其實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而我們作為企業經營者,必須心懷大的“中國夢”,小的“員工夢”,才能實現我們的“企業夢”。
“量力而為做公益”
企業的首要社會責任是發展 殺雞取卵式的慈善不可取
政協頻道:你作為連續三屆的全國政協委員,通過建言提案等各種形式也一直非常關注行業發展和民生狀況改善。你認為作為一個企業家,主要社會責任應該體現在哪些方面?
高天樂:作為一個企業經營者,我認為首要的社會責任是讓企業盈利,并且保障企業的良性發展。要保證企業創造產品的過程不能給社會帶來危害性影響:不能帶來危害環境、不能偷漏稅、不能讓員工的個人發展得不到保障等等。企業要保證自己良性、健康運轉,這是企業最基本、也是最首要的社會責任。
其次是在本行業內獲取競爭優勢,甚至是搶占全球市場。除此之外,還有很多社會責任,解決就業、貢獻稅收等等。在這個基礎之上,如果還有余力,可以做力所能及的慈善,幫助弱勢群體改善他們的生活,但是應該量力而行。這是企業社會責任的一個部分,不能作為主體和全部,企業還是要首先盡好大的社會責任,才應該考慮這些公益慈善領域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殺雞取卵式的慈善是不可取的。
“學習與成長是人最大的幸福”
——高天樂解讀新時期浙商精神
政協頻道:作為較早一批發展起來的浙江商人,你認為新時期浙商精神應該具備哪些新的特質?
高天樂:傳統上認為的浙商精神包含艱苦創業精神、創新精神、團隊精神等,我認為新時期更重要的一點應該是——學習與成長。企業如果忽略了這一點, 安逸于已有的狀態,懈怠了學習,不去思考企業未來健康發展的方向,這是非常危險的。
近來哈佛大學提出一個對幸福的最新定義:“每天在學習和成長中的感覺叫幸福。”對此我很贊同。一個人也好、一個企業也好,不學習、不成長、自甘平庸就是等待被淘汰,一個企業的發展大了來說肩負一個國家、一個行業發展的使命,小了來說關系著每一個員工的切身利益,企業的學習和成長對于一個國家的經濟繁榮、社會穩定、人民幸福都至關重要。在當今社會,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新時代,要摒棄舊思維,適時轉型升級,改革舊體制,適應新發展,這需要企業和企業領導者每天持續不斷的學習和成長,這種學習和成長也反過來帶給一個企業的健康發展,也關系到每一個企業員工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