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心得體會
發布時間:2014-12-10 09:56:11
|
作者: 民建甌海區基層委員會會員 周春波
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不久前在北京召開,會議研究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重大問題并通過《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這是我們黨第一次在中央全會上專題研究依法治國問題。作為一名律師和民建會會員,對中國共產黨的這次舉措及思路感到振奮,同時又對依法治國如何真正落到實處持有期待,如何真正貫徹實施是擺在中國共產黨及我們這些法律人面前的一大難題。下面我就從我作為一個法律人即律師的角度來談談我自己學習十八屆四中全會中關于依法治國方面的心得體會。
首先,依法治國是目前必須要迫切解決的一大問題。腐敗之風令公眾對公權力機關和公職人員的信任大為消減;執法不嚴讓環境污染、生態破壞、有害食品事件頻頻上演;有法不依令“看得見的手”進退兩難,“看不見的手”難以施展。過去的經驗和現實的要求都表明:治理當今中國的問題,健全法制、厲行法治,實現全社會的公平正義,是一個繞不過去的坎。可以說,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這次是痛下決心,具有了壯士斷腕的勇氣和魄力。
其次,這次十八屆四中全會公報明確指出:“要把公正、公平、公開原則貫穿立法全過程,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表示堅定不移反對腐敗,實現政治清明。”這也是告示民眾,中國共產黨推進良法和善治的堅定決心。對于公平正義的實現,公報也分別從立法、司法、行政執法、對權力者和權力部門的權力運用如何進行制度約束、監督等環節進行了闡述,可謂說給公眾描繪了一副法網恢恢疏而不漏的美好愿景。
第三,經過這幾天來的學習,我的看法是如果要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須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1、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如何全面、科學地立法是前提。依法治國不應是口號,它是人民權益實實在在的保護神。這個保護神如何構建成形,長成啥樣,老百姓應有發言權,決不能“中看不中用”。對立法項目進行網上征詢意見、下基層進行調研、多聽聽民意等,延長立法鏈條,讓法律法規脫離一些法學教授的閉門造車、造搬造抄西方法律條文的慣有模式,在制定過程中就逐步被老百姓所熟悉。正如亞里士多德所說的:“真想解除一國的內憂應該依靠良好的立法,不能依靠偶然的機會”。只有長期有效地采用多種方法來進行論證,依法治國才有章可循。
2、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如何堅決嚴格執法是關鍵。如今,老百姓討論最多的是執法過程中執法依據不透明和執法信息不公開。嚴格執法必須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要求執法人員必須秉公執法,嚴肅執法,嚴格按照法律規定和程序辦案,真正做到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二是要求執法人員必須盡職盡責,對發生的違法行為敢于糾正并依法處罰,不搞“態度執法”、“關系執法”、“人情執法”,做到見違必糾,糾違必罰,處罰有據。法律的生命在于實施。不能得到有效執行,再好的法律也會是一紙空文。
3、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公正司法是核心。其基本內涵就是要在司法活動的過程和結果中堅持和體現公平與正義的原則。在這里,司法主要指法院的審判活動;公正的含義則包括公平、平等、正當、正義等。培根談公平時曾經說到:“一次不公的裁判比多次不平的舉動為禍尤烈。因為這些不平的舉動不過弄臟了水流,而不公的裁判則把水源敗壞了。”就法律實施而言,司法活動是保障法律公正的最后一道關口,也是保障法律公正的最重要和最有實效的一種手段。我們可以毫不夸張地說,司法公正是法律公正的全權代表和集中體現。從依法治國的意義上講,如果一個社會中沒有了司法公正,那么這個社會也就根本沒有公正可言了。
4、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全民知法、守法是目的。民眾守法意識既是立法的精神源泉,又是法律實施的社會保障。善于運用現代化的手段,采用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讓老百姓聽得懂、能接受、愿參與,激發廣大群眾學法用法的熱情,增進廣大群眾對法律知識的了解、掌握和認知。讓實行法治、追求公平正義成為全體社會成員的一大共識,形成“不找領導找法律”的觀念。同時把法治文化與“四德”教育結合起來,大力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使之成為全體公民約束自身行為的共同準則,把守法意識作為現代公民意識的重要組成部分進行培育,使之依照法律維權、履行法定義務和社會責任轉化為自覺行動。
作為法律人,曾無數次為中國的法治進展時而歡呼雀躍,時而沮喪失望。但這次十八屆四中全會前中國共產黨雷厲風行地反貪反腐,十八屆四中全會時中國共產黨對依法治國的重視和追求,使我對依法治國重拾希望和信心。讓我們以這次全會為起點,期待中國法治更光明的未來!
首先,依法治國是目前必須要迫切解決的一大問題。腐敗之風令公眾對公權力機關和公職人員的信任大為消減;執法不嚴讓環境污染、生態破壞、有害食品事件頻頻上演;有法不依令“看得見的手”進退兩難,“看不見的手”難以施展。過去的經驗和現實的要求都表明:治理當今中國的問題,健全法制、厲行法治,實現全社會的公平正義,是一個繞不過去的坎。可以說,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這次是痛下決心,具有了壯士斷腕的勇氣和魄力。
其次,這次十八屆四中全會公報明確指出:“要把公正、公平、公開原則貫穿立法全過程,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表示堅定不移反對腐敗,實現政治清明。”這也是告示民眾,中國共產黨推進良法和善治的堅定決心。對于公平正義的實現,公報也分別從立法、司法、行政執法、對權力者和權力部門的權力運用如何進行制度約束、監督等環節進行了闡述,可謂說給公眾描繪了一副法網恢恢疏而不漏的美好愿景。
第三,經過這幾天來的學習,我的看法是如果要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須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1、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如何全面、科學地立法是前提。依法治國不應是口號,它是人民權益實實在在的保護神。這個保護神如何構建成形,長成啥樣,老百姓應有發言權,決不能“中看不中用”。對立法項目進行網上征詢意見、下基層進行調研、多聽聽民意等,延長立法鏈條,讓法律法規脫離一些法學教授的閉門造車、造搬造抄西方法律條文的慣有模式,在制定過程中就逐步被老百姓所熟悉。正如亞里士多德所說的:“真想解除一國的內憂應該依靠良好的立法,不能依靠偶然的機會”。只有長期有效地采用多種方法來進行論證,依法治國才有章可循。
2、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如何堅決嚴格執法是關鍵。如今,老百姓討論最多的是執法過程中執法依據不透明和執法信息不公開。嚴格執法必須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要求執法人員必須秉公執法,嚴肅執法,嚴格按照法律規定和程序辦案,真正做到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二是要求執法人員必須盡職盡責,對發生的違法行為敢于糾正并依法處罰,不搞“態度執法”、“關系執法”、“人情執法”,做到見違必糾,糾違必罰,處罰有據。法律的生命在于實施。不能得到有效執行,再好的法律也會是一紙空文。
3、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公正司法是核心。其基本內涵就是要在司法活動的過程和結果中堅持和體現公平與正義的原則。在這里,司法主要指法院的審判活動;公正的含義則包括公平、平等、正當、正義等。培根談公平時曾經說到:“一次不公的裁判比多次不平的舉動為禍尤烈。因為這些不平的舉動不過弄臟了水流,而不公的裁判則把水源敗壞了。”就法律實施而言,司法活動是保障法律公正的最后一道關口,也是保障法律公正的最重要和最有實效的一種手段。我們可以毫不夸張地說,司法公正是法律公正的全權代表和集中體現。從依法治國的意義上講,如果一個社會中沒有了司法公正,那么這個社會也就根本沒有公正可言了。
4、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全民知法、守法是目的。民眾守法意識既是立法的精神源泉,又是法律實施的社會保障。善于運用現代化的手段,采用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讓老百姓聽得懂、能接受、愿參與,激發廣大群眾學法用法的熱情,增進廣大群眾對法律知識的了解、掌握和認知。讓實行法治、追求公平正義成為全體社會成員的一大共識,形成“不找領導找法律”的觀念。同時把法治文化與“四德”教育結合起來,大力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使之成為全體公民約束自身行為的共同準則,把守法意識作為現代公民意識的重要組成部分進行培育,使之依照法律維權、履行法定義務和社會責任轉化為自覺行動。
作為法律人,曾無數次為中國的法治進展時而歡呼雀躍,時而沮喪失望。但這次十八屆四中全會前中國共產黨雷厲風行地反貪反腐,十八屆四中全會時中國共產黨對依法治國的重視和追求,使我對依法治國重拾希望和信心。讓我們以這次全會為起點,期待中國法治更光明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