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滕敏亮接受溫州都市報專訪
做國內領先智能電氣品牌 需永不言敗蓄勢騰飛
發布時間:2015-01-23 10:22:37
|
作者:
姓名:滕敏亮
籍貫:溫州永嘉亮
出生:1972年4月
職務:浙江騰騰電氣有限公司董事長
經歷自述
我老家在永嘉楠溪江,從農村出來到溫州市區,在這里沒有親戚、也沒有朋友,我的創業一切從零開始。所以我一直認為創業需要氛圍和圈子,我創立“青創會”就是希望如今的創業者不再像自己之前創業時那樣孤獨,能資源共享,協調合作。
從孤獨、幫助、協作、創新中我一路走來,有過失敗、有過迷茫、有過絕望,但心中的信念讓我勇往直前,前方的路總是越走越清晰,一個個研發產品在創新中實現,一家家分公司從溫州走出去,一個個夢想正在成為現實……正如我的名字一樣蓄勢騰飛。
科技創新也讓我和公司贏得了無數榮譽,浙江省杰出青年企業家、浙江省經營管理大師、浙江省中小企業創業指導師、溫州市青年創業楷模、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浙江省級企業技術研究開發中心、溫州出口名牌、溫州市名牌產品、溫州市科技創新百強企業……這些榮譽是一種肯定,也對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關鍵詞:一顆種子
溫都財訪:做電氣行業是你的興趣所在嗎?
滕敏亮:小時候我就喜歡擺弄電器,經常在家里把電器拆了修,修好了再拆。那時候我在我們村里也有點名氣,隔壁鄰居家里一些電器壞了都找我修。也許從那時候開始我的心里已經埋下了一顆種子。
小時候家里很窮,高中畢業后我就想去做生意。當時去了新疆,投靠我的哥哥,在新疆呆了9個月,白天在哥哥的百貨店里幫忙,晚上就去學習電子技術的課程。這段經歷讓我初次接觸了商業的氛圍。
在1994年,我成立了“溫州市鹿城威達穩壓器廠”,真正開啟了我電氣的夢想。
關鍵詞:舉步維艱
溫都財訪:回憶創業初期,你記憶最深刻的是哪段往事?
滕敏亮:剛出來闖的時候,家里人東拼西湊了4萬元給我當起步資金。但我當時對做企業事實上是一竅不通。最初從模仿開始,用一百元錢買了幾臺穩壓器開始模仿,第一批產品出來后可以說是質量差得不能再差了,除了外觀可以看看,里面不是少了螺絲就是線壞了,只能不斷地給人道歉和退回商品進行補救。
就這樣,公司辦了三個月之后由于產品滯銷一度快做不下去了。那時候,我幾乎每天都睡不著覺,日子過得很空虛。
關鍵詞:重塑信心
溫都財訪:撐不下去的時候,是什么讓你恢復信心?
滕敏亮:一位朋友的一句話點醒了我這個夢中人,讓我在絕望中看到了希望。朋友跟我說現在溫州市場上穩壓器很緊俏,他還給我介紹了在市區五馬街口和五金城的兩名商家。我馬上拿了一兩件樣品過去,沒想到下午商家就給我打電話說讓我再拿點貨過去??吹阶约旱漠a品在市場上還有需求的時候,我瞬間又找到了一絲信心。
1995年,我開始拓展市場,拿著自己的產品全國各地跑。當時,經銷商們一聽“溫州品牌”都不感興趣,我的產品只能被放在角落里。直到1998年,全國穩壓器市場一片大好,像上海品牌的穩壓器都賣斷貨,經銷商實在沒貨可賣了,才想到我的產品。
這個時候驗證那句話,“做好自己的才是關鍵。”經過市場的驗證,我們的產品質量并不比上海品牌差,還有價格優勢。這樣一來,市場都不用去找,生意自己找上門了。幾十名客戶上門等貨,產品做出來他們自己備車運走,這種感覺真好。
關鍵詞:轉型失敗
溫都財訪:既然生意好了,你怎么又想到轉型?效果怎么樣?
滕敏亮:如果一個行業要靠天吃飯就糟糕了,穩壓器市場就這樣。天氣炎熱,國家電網供給跟不上,對我們的銷售來說就是利好。2003年,國家電網開始大改造,我們的產品不好銷了。
這便到了企業發展的陣痛期,我想著尋求轉型,但四次轉型沒有一次成功。2000年開始,我轉型做浴霸、換氣扇、電子萬年歷等等,卻都沒能使企業有實質上的好轉。電子萬年歷做了三年,后來深圳的一家企業在我們技術上進行了改良,對我們的產品形成了很大的沖擊。在沒有品牌優勢、價格優勢、渠道優勢、資金優勢的情況下,盲目地轉型并沒有給企業帶來效益,反而使得企業的方向變得模糊了。
專訪
關鍵詞:市場突圍
溫都財訪:那什么讓你的企業有了新的突破?
滕敏亮:企業的發展必須依靠人才,所以經過一段時間摸索之后,我開始決定組建自己的科研團隊,不斷加大科研投入,創新自己的產品,形成自己的產品核心競爭力。
比如我們看見馬路上的路燈在下午5點至7點這段用電高峰的時候電壓最低,路燈會變暗,到了夜里路上車、人都不多,反倒是路燈很亮,造成電力資源的浪費。我們研發的GPRS路燈節能系統通過無線局域網、無線移動網絡(GPRS)和以太網組建物聯網智能控制系統,在控制中心對路燈的狀態實時監控和故障檢測,對市政照明進行智能控制,實現節能環保、高效率、低成本、管理方便的功能。這個產品研發出來之后很快就獲得了市場的認同,效益也隨之而來,這大大提振了我們對采用科技創新進行市場突圍的信心。
目前我們已經形成了一名博士后帶頭,三名博士生、十幾名研究生組合的核心研發團隊。這兩年也不斷加大科研項目,今年將相繼推出。像3D打印機的出現就是工業二次革命的產品,目前市面上多為單頭的3D打印機,多頭的彩色打印機還是市場空白。我們就集中各種資源全力研發智能多色3D打印機,其最突出的特點是,采用8色打印噴頭,可打印8種以上的彩色高精度3D模型,可廣泛應用于工業制造、交通物流、航空航天、教育科研、生物醫療、建筑、家電、食品、消費品等領域,預計明年6月份推向市場。
關鍵詞:管理模式
溫都財訪:從完全不懂企業,到如今管理一家國際型企業,你有什么心得?
滕敏亮:我的創業路可以說是一步一個腳印走出來的,磕磕絆絆,對于企業我也是從什么都不懂到不斷地試錯、不斷地改進中沉淀下適合自己企業發展的模式。對于我來說,做企業的前十年是個學習期,是經驗的不斷累積期,這期間讓我明白如何做企業。
關鍵詞:大視野
溫都財訪:對于企業的未來,你有怎樣的布局?
滕敏亮:我將以溫州為總部,形成以研發和銷售為主,生產外包型企業,最終成為一家國際化的大公司,目前我的產品已經暢銷全球50多個國家和地區。
關鍵詞:青創會
溫都財訪:是什么一種情結讓你想到要創立市青年創業促進會?
滕敏亮:我的創業經歷讓我明白,在創業的路上如果有這么一個引路人或是一群人幫助你,你也許會少走很多的彎路。像我在創業的時候有十年的時間都在摸索和學習,既辛苦成效又不大。
創立市青年創業促進會,是想把溫州的創業青年、二代接班人、全球溫商聚集在一個平臺,互相學習互相扶持共同進步。去年6月份,青創會和市商務局聯合舉辦浙商溫州團走進印度,考察印度的經濟環境和投資環境,并建立了中印貿易投資平臺,取得了良好效果。后來市工商聯、市青創會分別給剛剛建立的中印貿易投資平臺,授予市工商聯駐印度聯絡處、溫州市青年創業促進會駐印度聯絡處,為溫州企業走進印度,打開印度市場做好服務工作。
圖說
見到滕敏亮是在一個傍晚,他剛參加完一場學習會匆匆趕來。像很多自己創業的企業家一樣,他能吃苦也能耐勞,更有一種對創業的執著和永不言敗的精神。但這些還不能勾勒出一名成功企業家的條件。直到他說自己是極愛學習的,“因為只有不斷學習才能創新”。他相信一個人只有知道自己的不足之處,才能知道去補什么拙,而勤快才能發揮作用。
從一家小工廠到如今的國際型企業,用科技的力量讓傳統企業插上智能的翅膀再次騰飛。本周“溫都財訪”帶你走近這位“寧波銀行杯”首屆科技新溫商(科技小巨人)的獲得者。
一句
只有不斷學習才能創新
籍貫:溫州永嘉亮
出生:1972年4月
職務:浙江騰騰電氣有限公司董事長
經歷自述
我老家在永嘉楠溪江,從農村出來到溫州市區,在這里沒有親戚、也沒有朋友,我的創業一切從零開始。所以我一直認為創業需要氛圍和圈子,我創立“青創會”就是希望如今的創業者不再像自己之前創業時那樣孤獨,能資源共享,協調合作。
從孤獨、幫助、協作、創新中我一路走來,有過失敗、有過迷茫、有過絕望,但心中的信念讓我勇往直前,前方的路總是越走越清晰,一個個研發產品在創新中實現,一家家分公司從溫州走出去,一個個夢想正在成為現實……正如我的名字一樣蓄勢騰飛。
科技創新也讓我和公司贏得了無數榮譽,浙江省杰出青年企業家、浙江省經營管理大師、浙江省中小企業創業指導師、溫州市青年創業楷模、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浙江省級企業技術研究開發中心、溫州出口名牌、溫州市名牌產品、溫州市科技創新百強企業……這些榮譽是一種肯定,也對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關鍵詞:一顆種子
溫都財訪:做電氣行業是你的興趣所在嗎?
滕敏亮:小時候我就喜歡擺弄電器,經常在家里把電器拆了修,修好了再拆。那時候我在我們村里也有點名氣,隔壁鄰居家里一些電器壞了都找我修。也許從那時候開始我的心里已經埋下了一顆種子。
小時候家里很窮,高中畢業后我就想去做生意。當時去了新疆,投靠我的哥哥,在新疆呆了9個月,白天在哥哥的百貨店里幫忙,晚上就去學習電子技術的課程。這段經歷讓我初次接觸了商業的氛圍。
在1994年,我成立了“溫州市鹿城威達穩壓器廠”,真正開啟了我電氣的夢想。
關鍵詞:舉步維艱
溫都財訪:回憶創業初期,你記憶最深刻的是哪段往事?
滕敏亮:剛出來闖的時候,家里人東拼西湊了4萬元給我當起步資金。但我當時對做企業事實上是一竅不通。最初從模仿開始,用一百元錢買了幾臺穩壓器開始模仿,第一批產品出來后可以說是質量差得不能再差了,除了外觀可以看看,里面不是少了螺絲就是線壞了,只能不斷地給人道歉和退回商品進行補救。
就這樣,公司辦了三個月之后由于產品滯銷一度快做不下去了。那時候,我幾乎每天都睡不著覺,日子過得很空虛。
關鍵詞:重塑信心
溫都財訪:撐不下去的時候,是什么讓你恢復信心?
滕敏亮:一位朋友的一句話點醒了我這個夢中人,讓我在絕望中看到了希望。朋友跟我說現在溫州市場上穩壓器很緊俏,他還給我介紹了在市區五馬街口和五金城的兩名商家。我馬上拿了一兩件樣品過去,沒想到下午商家就給我打電話說讓我再拿點貨過去??吹阶约旱漠a品在市場上還有需求的時候,我瞬間又找到了一絲信心。
1995年,我開始拓展市場,拿著自己的產品全國各地跑。當時,經銷商們一聽“溫州品牌”都不感興趣,我的產品只能被放在角落里。直到1998年,全國穩壓器市場一片大好,像上海品牌的穩壓器都賣斷貨,經銷商實在沒貨可賣了,才想到我的產品。
這個時候驗證那句話,“做好自己的才是關鍵。”經過市場的驗證,我們的產品質量并不比上海品牌差,還有價格優勢。這樣一來,市場都不用去找,生意自己找上門了。幾十名客戶上門等貨,產品做出來他們自己備車運走,這種感覺真好。
關鍵詞:轉型失敗
溫都財訪:既然生意好了,你怎么又想到轉型?效果怎么樣?
滕敏亮:如果一個行業要靠天吃飯就糟糕了,穩壓器市場就這樣。天氣炎熱,國家電網供給跟不上,對我們的銷售來說就是利好。2003年,國家電網開始大改造,我們的產品不好銷了。
這便到了企業發展的陣痛期,我想著尋求轉型,但四次轉型沒有一次成功。2000年開始,我轉型做浴霸、換氣扇、電子萬年歷等等,卻都沒能使企業有實質上的好轉。電子萬年歷做了三年,后來深圳的一家企業在我們技術上進行了改良,對我們的產品形成了很大的沖擊。在沒有品牌優勢、價格優勢、渠道優勢、資金優勢的情況下,盲目地轉型并沒有給企業帶來效益,反而使得企業的方向變得模糊了。
專訪
關鍵詞:市場突圍
溫都財訪:那什么讓你的企業有了新的突破?
滕敏亮:企業的發展必須依靠人才,所以經過一段時間摸索之后,我開始決定組建自己的科研團隊,不斷加大科研投入,創新自己的產品,形成自己的產品核心競爭力。
比如我們看見馬路上的路燈在下午5點至7點這段用電高峰的時候電壓最低,路燈會變暗,到了夜里路上車、人都不多,反倒是路燈很亮,造成電力資源的浪費。我們研發的GPRS路燈節能系統通過無線局域網、無線移動網絡(GPRS)和以太網組建物聯網智能控制系統,在控制中心對路燈的狀態實時監控和故障檢測,對市政照明進行智能控制,實現節能環保、高效率、低成本、管理方便的功能。這個產品研發出來之后很快就獲得了市場的認同,效益也隨之而來,這大大提振了我們對采用科技創新進行市場突圍的信心。
目前我們已經形成了一名博士后帶頭,三名博士生、十幾名研究生組合的核心研發團隊。這兩年也不斷加大科研項目,今年將相繼推出。像3D打印機的出現就是工業二次革命的產品,目前市面上多為單頭的3D打印機,多頭的彩色打印機還是市場空白。我們就集中各種資源全力研發智能多色3D打印機,其最突出的特點是,采用8色打印噴頭,可打印8種以上的彩色高精度3D模型,可廣泛應用于工業制造、交通物流、航空航天、教育科研、生物醫療、建筑、家電、食品、消費品等領域,預計明年6月份推向市場。
關鍵詞:管理模式
溫都財訪:從完全不懂企業,到如今管理一家國際型企業,你有什么心得?
滕敏亮:我的創業路可以說是一步一個腳印走出來的,磕磕絆絆,對于企業我也是從什么都不懂到不斷地試錯、不斷地改進中沉淀下適合自己企業發展的模式。對于我來說,做企業的前十年是個學習期,是經驗的不斷累積期,這期間讓我明白如何做企業。
關鍵詞:大視野
溫都財訪:對于企業的未來,你有怎樣的布局?
滕敏亮:我將以溫州為總部,形成以研發和銷售為主,生產外包型企業,最終成為一家國際化的大公司,目前我的產品已經暢銷全球50多個國家和地區。
關鍵詞:青創會
溫都財訪:是什么一種情結讓你想到要創立市青年創業促進會?
滕敏亮:我的創業經歷讓我明白,在創業的路上如果有這么一個引路人或是一群人幫助你,你也許會少走很多的彎路。像我在創業的時候有十年的時間都在摸索和學習,既辛苦成效又不大。
創立市青年創業促進會,是想把溫州的創業青年、二代接班人、全球溫商聚集在一個平臺,互相學習互相扶持共同進步。去年6月份,青創會和市商務局聯合舉辦浙商溫州團走進印度,考察印度的經濟環境和投資環境,并建立了中印貿易投資平臺,取得了良好效果。后來市工商聯、市青創會分別給剛剛建立的中印貿易投資平臺,授予市工商聯駐印度聯絡處、溫州市青年創業促進會駐印度聯絡處,為溫州企業走進印度,打開印度市場做好服務工作。
圖說
見到滕敏亮是在一個傍晚,他剛參加完一場學習會匆匆趕來。像很多自己創業的企業家一樣,他能吃苦也能耐勞,更有一種對創業的執著和永不言敗的精神。但這些還不能勾勒出一名成功企業家的條件。直到他說自己是極愛學習的,“因為只有不斷學習才能創新”。他相信一個人只有知道自己的不足之處,才能知道去補什么拙,而勤快才能發揮作用。
從一家小工廠到如今的國際型企業,用科技的力量讓傳統企業插上智能的翅膀再次騰飛。本周“溫都財訪”帶你走近這位“寧波銀行杯”首屆科技新溫商(科技小巨人)的獲得者。
一句
只有不斷學習才能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