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嘉民建會員企業亞龍科技集團:科技引領教育新理念
發布時間:2015-08-06 08:53:33
|
作者:
核心提示:技術創新是第一生產力,也是企業的永恒課題。去年,亞龍科技集團有限公司進一步在新產品、新技術、知識產權等方面加大投入,開發了包括柔性生產線、軌道交通、過程控制、物聯網、混合動力汽車、現代電氣、教學機器人、虛擬儀器等專業的教學實訓系列產品,取得了實用新型專利24項,外觀專利34項,建立了譚建榮院士工作站,并榮獲省科技進步三等獎,省級研究院等榮譽。
技術創新是第一生產力,也是企業的永恒課題。去年,亞龍科技集團有限公司進一步在新產品、新技術、知識產權等方面加大投入,開發了包括柔性生產線、軌道交通、過程控制、物聯網、混合動力汽車、現代電氣、教學機器人、虛擬儀器等專業的教學實訓系列產品,取得了實用新型專利24項,外觀專利34項,建立了譚建榮院士工作站,并榮獲省科技進步三等獎,省級研究院等榮譽。
產品覆蓋3000多所院校
亞龍主導產品是為職業技術學院、高等專科學校、技師學院、中等職業技術學校、中等專科學校、技工學校、職業技能培訓鑒定中心及其他類普通高等院校提供可高度實現工程現場環境的,具有個性化、數字化、智能化、網絡化、工業化的系列實訓設備。
目前,亞龍產品廣泛適用于機電一體化、工業自動化、數控應用技術、電氣工程、電子信息、智能化樓宇、制冷技術、家用電器、汽車運用與維修、物流技術等專業的教學、工程實踐和相應工種(中高級工、技師、高級技師)的技能實訓、職業資格培訓、考核和鑒定的要求,與硬件配套的有基于Internet的電子教材、指導書、配套教材、電子教案、網絡課程、多媒體課件、仿真軟件、虛擬仿真考核軟件、素材庫等系列教材和軟件。
亞龍長期注重信息化建設,不斷突破管理創新、技術創新、制度創新、服務創新、營銷創新,健全企業內部管理制度。目前,企業自主開發的技術成果共有30多個系列300多種產品,獲30多項專利技術與軟件著作權,其中發明專利3項,并擁有國家863計劃、國家級火炬計劃、國家級新產品。產品已在全國3000多所院校得到廣泛使用,得到各級領導及使用單位的高度認可。
“兩化”加速企業不斷發展
“當前,亞龍在核心芯片、基礎軟件和關鍵器件上自主創新能力不斷加強,大部分教學產品處于價值鏈中高端,附加值較高。”亞龍集團高級工程師陳東紅說,未來,新一輪科技革命將持續深入影響亞龍,尤其是消費互聯網逐步走向產業互聯網,“兩化”深度融合的潛力進一步釋放,信息經濟的發展空間不斷拓寬。
目前,基于物聯網、云計算的智能制造、能源共享,亞龍工業生產模式基于互聯網、大數據的大規模協同、價值共享正逐步顯現。面對迅速崛起的信息經濟浪潮,亞龍充分發揮現有條件和先發優勢,抓住機遇,主動謀劃,加快發展以互聯網、物聯網為主要載體的信息經濟,打造亞龍經濟“升級版”。 陳東紅表示,未來,亞龍將繼續加大科技開發和科技投入,并與清華大學、浙江大學、復旦大學、東南大學、湖南大學、天津科技大學繼續保持良好合作關系,不斷增強技術開發能力。繼續為各級各類學校研發和設計個性化、數字化、智能化、網絡化的教學、實訓、實驗等創新設備,繼續站穩行業龍頭地位,實現企業快速發展。記者 范海國
技術創新是第一生產力,也是企業的永恒課題。去年,亞龍科技集團有限公司進一步在新產品、新技術、知識產權等方面加大投入,開發了包括柔性生產線、軌道交通、過程控制、物聯網、混合動力汽車、現代電氣、教學機器人、虛擬儀器等專業的教學實訓系列產品,取得了實用新型專利24項,外觀專利34項,建立了譚建榮院士工作站,并榮獲省科技進步三等獎,省級研究院等榮譽。
產品覆蓋3000多所院校
亞龍主導產品是為職業技術學院、高等專科學校、技師學院、中等職業技術學校、中等專科學校、技工學校、職業技能培訓鑒定中心及其他類普通高等院校提供可高度實現工程現場環境的,具有個性化、數字化、智能化、網絡化、工業化的系列實訓設備。
目前,亞龍產品廣泛適用于機電一體化、工業自動化、數控應用技術、電氣工程、電子信息、智能化樓宇、制冷技術、家用電器、汽車運用與維修、物流技術等專業的教學、工程實踐和相應工種(中高級工、技師、高級技師)的技能實訓、職業資格培訓、考核和鑒定的要求,與硬件配套的有基于Internet的電子教材、指導書、配套教材、電子教案、網絡課程、多媒體課件、仿真軟件、虛擬仿真考核軟件、素材庫等系列教材和軟件。
亞龍長期注重信息化建設,不斷突破管理創新、技術創新、制度創新、服務創新、營銷創新,健全企業內部管理制度。目前,企業自主開發的技術成果共有30多個系列300多種產品,獲30多項專利技術與軟件著作權,其中發明專利3項,并擁有國家863計劃、國家級火炬計劃、國家級新產品。產品已在全國3000多所院校得到廣泛使用,得到各級領導及使用單位的高度認可。
“兩化”加速企業不斷發展
“當前,亞龍在核心芯片、基礎軟件和關鍵器件上自主創新能力不斷加強,大部分教學產品處于價值鏈中高端,附加值較高。”亞龍集團高級工程師陳東紅說,未來,新一輪科技革命將持續深入影響亞龍,尤其是消費互聯網逐步走向產業互聯網,“兩化”深度融合的潛力進一步釋放,信息經濟的發展空間不斷拓寬。
目前,基于物聯網、云計算的智能制造、能源共享,亞龍工業生產模式基于互聯網、大數據的大規模協同、價值共享正逐步顯現。面對迅速崛起的信息經濟浪潮,亞龍充分發揮現有條件和先發優勢,抓住機遇,主動謀劃,加快發展以互聯網、物聯網為主要載體的信息經濟,打造亞龍經濟“升級版”。 陳東紅表示,未來,亞龍將繼續加大科技開發和科技投入,并與清華大學、浙江大學、復旦大學、東南大學、湖南大學、天津科技大學繼續保持良好合作關系,不斷增強技術開發能力。繼續為各級各類學校研發和設計個性化、數字化、智能化、網絡化的教學、實訓、實驗等創新設備,繼續站穩行業龍頭地位,實現企業快速發展。記者 范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