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丹萍代表民建溫州市委會的大會發言
——整合溫商網絡和跨境電商平臺,拓展海外市場
發布時間:2016-02-29 10:40:46
|
作者:

海內外溫州人編織了一張覆蓋全球的營銷網、資金網、信息網、人際網。整合好世界溫商資源,充分發揮在外溫州人的信息、資本、營銷網絡優勢,建立以溫州人為核心的跨境電子商務產業平臺和海外倉,將是溫州產業拓展市場、重新崛起的獨特資本。
一、溫州開拓海外市場優勢
(一)溫商與華僑資源優勢。溫州在世界50多個國家和地區擁有300多個海外溫籍僑團,在44個國家和地區設有70多家溫州海外投資促進聯絡機構,在美國、法國、西班牙、印度、阿聯酋等國家建有自己的電商平臺和倉庫,這些都是溫州下一步建設海外倉的基礎資源。如溫州旅法華僑建的易達倉儲,在法國、德國、意大利和西班牙已經開展海外倉業務。溫州華僑熟悉當地法律、稅務等相關規定,可與著名物流企業合作改造原有的海外倉,為國內外跨境電商平臺和企業提供一站式的進出口配送業務。
(二)時尚輕工產品的優勢。目前溫州跨境電商主要出口商品有箱包、鞋類、服裝、汽配、電器、電子、衛浴、眼鏡、文具、飾品等,這些產品非常適合做海外倉業務。家具、水龍頭等家居五金產品,通過海運批量運到海外倉,物流成本可以大大降低。服裝、鞋類等季節性強的消費品,則可在做好庫存分析的前提下,找準銷售時機,用好海外倉,提高溫州產品的國際知名度。
(三)外貿網絡基礎優勢。溫州出口主要對象為美國、歐盟、日本、俄羅斯、巴西、印度、阿聯酋等國家和地區,多數國家網絡經濟發展水平和電商市場成熟度都比較高,且基礎設施條件較好,便于海外倉建設。整合境外市場、倉儲和物流配送體系,用共享和集聚資源來降低成本。
二、幾點建議
(一)重視跨境電子商務發展規劃。要將跨境電子商務工作作為培育外貿競爭新優勢的重點工作來抓,盡快制定行動方案,明確發展方式和具體舉措。建設溫州自有的跨境電子商務平臺,積極培育跨境電子商務龍頭企業,以帶動區域跨境電商及相關產業發展。率先在甌江口產業集聚區、鹿城、甌海、龍灣建立跨境貿易電子商務園區。
(二)推動傳統外貿企業轉型發展。重點支持具備進出口經營權、開展跨境電子商務達到一定規模的傳統外貿企業。通過創新“互聯網+中國制造+跨境貿易”商業模式,重構生產鏈、貿易鏈、價值鏈,幫助傳統企業拓展海外市場,擴大利潤空間,建立自主品牌,為新常態下溫州經濟轉型發展提供新的動力。
(三)創新管理體制和服務機制。建立與跨境電子商務發展需要相適應的管理體制和服務機制,開展跨境商務大數據建設和應用。建立貿易便利化的指標體系。整頓和規范進出口環節經營性服務和收費,減輕企業負擔。在企業跨境電子商務交易平臺與海關、檢驗檢疫、外匯、國稅等各部門之間建立數據交換,滿足各部門監管需求。建立聯席會議制度,及時協調解決問題。
(四)加快公共海外倉儲的建設。在全球五大洲主要出口國家規劃布局公共海外倉。爭取率先在美國、俄羅斯、英國、德國、澳大利亞、南美等跨境電子商務主要出口市場設立海外倉。鼓勵、支持企業通過租用、自建等方式建設跨境電子商務公共海外倉。鼓勵電商企業通過“海外倉”等模式融入境外零售體系。整合僑務資源,開展城市外交。利用世界溫州人大會、溫州公共外交協會等平臺,架通國內外溫州人資源的對接橋梁。發揮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和電子商務的雙重便利優勢,打造線上線下融合發展的“網上絲綢之路”。
(五)發展“本地+全球化”的物流配送系統。構建物流智能配送體系,一旦條件成熟,要積極向海關總署申請跨境電商進口(直購進口、保稅進口)模式試點,促進我市進出口貿易平衡發展。啟動溫州國際商業快件中心建設,引進一批國內國際上一流的快遞企業。進一步完善郵路,充分發揮郵政服務跨境電商的主渠道作用。成立跨境物流聯盟,整合物流企業網絡和資源、建立物流信息化平臺,為跨境電子商務提供多式聯運、倉儲、配送、運輸信息服務、供應鏈設計等一站式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