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耕不輟 書香會友
——記民建會員、瑞安市書法名家葉慧敏
發布時間:2018-03-06 10:42:00
|
作者:
日前,瑞安市黨外人士書畫攝影作品展在瑞安市書畫院開幕。作品展匯聚了該市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各黨外社會團體的70多件書畫攝影作品,引來了市民們的圍觀。
走進書畫攝影作品展大廳,入口處墻壁上懸掛著兩幅題為“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和“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書法作品,底下赫然署名,“瑞安民建葉慧敏”。作品懸掛在這么重要的地方,可見葉慧敏在瑞安書畫界的地位。
葉慧敏個子不高,衣著樸素,舉手投足間都透露著濃濃的書卷氣。他從事書法藝術三十余年,堅持不斷學習不斷創作,2015年他的作品入展中國書法藝術最高獎蘭亭獎,他放棄不菲的收入,幾年內免費培訓了近1000多人次學員的書法課程,他希望通過自己的力量將書法藝術傳播給更多的人.
“我小學的時候接觸書法,那個時候我有個親戚跟著潘知山先生學書法,我在他家里玩,因此產生了興趣,后來也就跟著潘知山先生學。” 與書法結緣后,葉慧敏用了一生的時間去兌現。
高考后,葉慧敏考上了長江學院學習美術,但是大學幾年,一是專業與興趣不對口,二也沒有碰到合適的機會,他感覺自己一直在接觸的并不是真正的書法,于是又在畢業以后,去中國美術學院進修了幾年,就在那幾年里,他終于進入到了書法的精髓。“一般人自己寫,時間長了也能寫得一手好字,但那不是書法。在書法界,‘自學就等于自殺’,真正的書法和寫好字是兩回事。”
為了能堅持自己對書法的理想,他放棄了成教中心穩定的工作,和幾個朋友創辦了葉慧敏書法培訓班。除了教學,平時葉慧敏做的最多的是臨摹古人,“每天至少2-3個小時,為了提升臨摹和創作水平,在書桌前一直待到凌晨二三點鐘”。此外,他還把大部分精力和時間都花在外出學習培訓上。他每年抽出時間到溫州、杭州、北京等地參加書法培訓,聆聽當代大師們學習書法的經驗,學習他們在師古過程中對古法名家的體悟,“師古對學書法的人來說,有著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和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這種進步是神速的。”“只有在有需要的時候才創作”,這么多年,葉慧敏花費大量的時間和金錢在學習書法上,有時一年的培訓費就高達10多萬。多年的堅持和思考,使得葉慧敏雖然身處瑞安一隅,但是卻能始終保持創作的思想、視野和理念能與時代接軌,也正因為此,他終于迎來了創作的高峰:從2005年開始,葉慧敏在各大書法比賽中嶄露頭角,在國家級、省級比賽中20多次入展、獲獎。2007年,他成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也是瑞安市較早成為國家級書法家會員之一,并先后擔任省青年書法家協會理事、省書法家協會創作委員會委員、瑞安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等藝術團體職務。2015年,葉慧敏耗時4個多月、數易其稿的行草書作品《書論》入展中國書法藝術最高獎——第五屆中國書法蘭亭獎。值得一提的是,當年入選中國書法蘭亭獎的溫州市僅2人。
在個人成績卓著的同時,葉慧敏更多地想到了回報社會。10多年來,葉慧敏一直熱心于普及書法公益教學。“我覺得當代書法家要有使命感,需要為普及推廣書法藝術做些具體的事情。”早年,他經常受邀給機關企事業單位做免費的書法培訓講座,也曾參加過書法進機關、書法進企業等活動,免費將自己的作品贈送給企業,提升企業的文化氛圍。2012年擔任瑞安市職工書畫院常務副院長以后,他將更多精力投入到了在普通人中普及書法中,經常帶著同事們外出開展交流,舉辦書畫展覽,讓更多的人接觸了解書法藝術。葉慧敏在總工會舉辦了幾期免費書法培訓課程,學員們除了繳納基本的活動資料費200元,培訓費用全免,一期10節課,每期都要培訓100多人,幾年來總共培訓了近1000多人次。筆者暗暗一算,按照他目前招生的市場價每人6000元一年計,他放棄的回報已有近千萬元了!可他所作的貢獻的社會效益又豈能是經濟收益能算清的呢?
走進書畫攝影作品展大廳,入口處墻壁上懸掛著兩幅題為“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和“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書法作品,底下赫然署名,“瑞安民建葉慧敏”。作品懸掛在這么重要的地方,可見葉慧敏在瑞安書畫界的地位。
葉慧敏個子不高,衣著樸素,舉手投足間都透露著濃濃的書卷氣。他從事書法藝術三十余年,堅持不斷學習不斷創作,2015年他的作品入展中國書法藝術最高獎蘭亭獎,他放棄不菲的收入,幾年內免費培訓了近1000多人次學員的書法課程,他希望通過自己的力量將書法藝術傳播給更多的人.
“我小學的時候接觸書法,那個時候我有個親戚跟著潘知山先生學書法,我在他家里玩,因此產生了興趣,后來也就跟著潘知山先生學。” 與書法結緣后,葉慧敏用了一生的時間去兌現。
高考后,葉慧敏考上了長江學院學習美術,但是大學幾年,一是專業與興趣不對口,二也沒有碰到合適的機會,他感覺自己一直在接觸的并不是真正的書法,于是又在畢業以后,去中國美術學院進修了幾年,就在那幾年里,他終于進入到了書法的精髓。“一般人自己寫,時間長了也能寫得一手好字,但那不是書法。在書法界,‘自學就等于自殺’,真正的書法和寫好字是兩回事。”
為了能堅持自己對書法的理想,他放棄了成教中心穩定的工作,和幾個朋友創辦了葉慧敏書法培訓班。除了教學,平時葉慧敏做的最多的是臨摹古人,“每天至少2-3個小時,為了提升臨摹和創作水平,在書桌前一直待到凌晨二三點鐘”。此外,他還把大部分精力和時間都花在外出學習培訓上。他每年抽出時間到溫州、杭州、北京等地參加書法培訓,聆聽當代大師們學習書法的經驗,學習他們在師古過程中對古法名家的體悟,“師古對學書法的人來說,有著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和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這種進步是神速的。”“只有在有需要的時候才創作”,這么多年,葉慧敏花費大量的時間和金錢在學習書法上,有時一年的培訓費就高達10多萬。多年的堅持和思考,使得葉慧敏雖然身處瑞安一隅,但是卻能始終保持創作的思想、視野和理念能與時代接軌,也正因為此,他終于迎來了創作的高峰:從2005年開始,葉慧敏在各大書法比賽中嶄露頭角,在國家級、省級比賽中20多次入展、獲獎。2007年,他成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也是瑞安市較早成為國家級書法家會員之一,并先后擔任省青年書法家協會理事、省書法家協會創作委員會委員、瑞安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等藝術團體職務。2015年,葉慧敏耗時4個多月、數易其稿的行草書作品《書論》入展中國書法藝術最高獎——第五屆中國書法蘭亭獎。值得一提的是,當年入選中國書法蘭亭獎的溫州市僅2人。
在個人成績卓著的同時,葉慧敏更多地想到了回報社會。10多年來,葉慧敏一直熱心于普及書法公益教學。“我覺得當代書法家要有使命感,需要為普及推廣書法藝術做些具體的事情。”早年,他經常受邀給機關企事業單位做免費的書法培訓講座,也曾參加過書法進機關、書法進企業等活動,免費將自己的作品贈送給企業,提升企業的文化氛圍。2012年擔任瑞安市職工書畫院常務副院長以后,他將更多精力投入到了在普通人中普及書法中,經常帶著同事們外出開展交流,舉辦書畫展覽,讓更多的人接觸了解書法藝術。葉慧敏在總工會舉辦了幾期免費書法培訓課程,學員們除了繳納基本的活動資料費200元,培訓費用全免,一期10節課,每期都要培訓100多人,幾年來總共培訓了近1000多人次。筆者暗暗一算,按照他目前招生的市場價每人6000元一年計,他放棄的回報已有近千萬元了!可他所作的貢獻的社會效益又豈能是經濟收益能算清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