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民營經濟“困局” 溫州民建會員、浙江省人大代表楊福明稱解決融資難題是關鍵
發布時間:2019-02-01 10:49:20
|
作者: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化,民營經濟越來越成為推動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在穩定增長、促進創新、增加就業、改善民生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1月26日至31日,浙江省“兩會”期間,民營經濟成為“高頻詞”,人大代表不約而同地提出,融資難、融資貴依然是民營企業發展繞不開的一道難題。
聚焦民營經濟發展,溫州民建會員、浙江省人大代表、溫州商學院教授楊福明在接受記者專訪時指出,每當經濟下行的時候,民營經濟發展“困局”就更加凸顯,這就反映了民營經濟仍然面臨著很多困難,其中呼聲最高的有融資難、稅負重等問題。民營經濟中很多都是中小微企業,因此,民營經濟發展融資問題也是中小微企業的融資難題。楊福明認為,解決此難題,需要金融機構在業務考核機制方面加大改革力度。
“由于中小微企業規模較小、財務不透明,貸款風險高,且資金需求急、需求量小,導致其融資成本高,因此在銀根緊縮、資金緊張時,融資難題就愈發難以解決。”楊福明說,目前,金融機構一般以業務量的規模、利潤的多少、貸款的盈利性作為主要考核指標,若專門針對中小微企業增加考核,也許是行之有效的做法。
“通過銀行業務考核機制改革,構建新型銀企關系。銀行與中小微企業的關系應該是唇齒相依、互相支持的伙伴關系,而不應是僅以利益為目標的純粹商業關系。”楊福明同時表示,推動金融機構考核機制導向變化,也需要地方政府及擔保機構共同分擔風險。
聚焦民營經濟發展,溫州民建會員、浙江省人大代表、溫州商學院教授楊福明在接受記者專訪時指出,每當經濟下行的時候,民營經濟發展“困局”就更加凸顯,這就反映了民營經濟仍然面臨著很多困難,其中呼聲最高的有融資難、稅負重等問題。民營經濟中很多都是中小微企業,因此,民營經濟發展融資問題也是中小微企業的融資難題。楊福明認為,解決此難題,需要金融機構在業務考核機制方面加大改革力度。
“由于中小微企業規模較小、財務不透明,貸款風險高,且資金需求急、需求量小,導致其融資成本高,因此在銀根緊縮、資金緊張時,融資難題就愈發難以解決。”楊福明說,目前,金融機構一般以業務量的規模、利潤的多少、貸款的盈利性作為主要考核指標,若專門針對中小微企業增加考核,也許是行之有效的做法。
“通過銀行業務考核機制改革,構建新型銀企關系。銀行與中小微企業的關系應該是唇齒相依、互相支持的伙伴關系,而不應是僅以利益為目標的純粹商業關系。”楊福明同時表示,推動金融機構考核機制導向變化,也需要地方政府及擔保機構共同分擔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