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議在節能減排工作中加強制度創新 推進全面監督
發布時間:2008-01-10 15:52:29
|
作者: 隗斌賢
目前在節能減排工作中還存在著許多不足,較為突出的是工作隊伍不穩定、工作機構“頭大尾小”;在管理過程中,缺乏長效的手段和辦法,污染物處理能力嚴重不足,污染處理的基礎設施嚴重滯后;不能對企業進行全面監督;從而使環境的綜合治理、減排目標的實現任重而道遠。
建議要將節能減排、發展循環經濟納入制度化軌道,實行全面管理,創新和完善政府引導、市場主導、社會參與的工作機制。要綜合運用財政、信貸、稅收、土地、價格、技術、輿論等手段,通過考核單位土地GDP、單位水耗GDP、單位物耗GDP、單位能耗GDP、單位廢水GDP、單位廢氣GDP、單位固廢GDP等指標,做到源頭管、分類管并重,進一步推動節能減排工作。具體如下:
一、源頭管理。要實行源頭控制,項目立項時,將節能減排作為項目準入門檻,要符合產業效能、環境要求等硬性前置條件,不符合條件的,堅決不予批準。建議由發改、經貿、環保、土管等部門組成設立項目聯合會審制度,依據產業導向目錄、節能減排要求,進一步完善環保準入條件,嚴格把準入關,禁止高耗能、高耗材、高耗水、高污染建設項目的引入。并盡快研究、制定、出臺新增固定資產項目及技術改造項目“節能評估”制度,實行項目節能評估一票否決制。同時,緊緊圍繞產業結構優化,嚴格執行產業政策和產業導向,著力發展現代服務業、生態工業、生態農業和高新技術產業。在招商選資中積極引進低能耗、高附加值的電子信息產業。在具體產業導向上,要修訂完善并嚴格執行鼓勵、限制和禁止發展的制造業產品、工藝技術目錄,使之更具可操作性和指導性。同時,要調整思路,注重引進大型超市、賓館、飯店、旅游業、服務業等第三產業的項目和企業。
二、建立信息庫,分類管理。開展節能減排工作,一定要學習他人的先進經驗,對企業的能源消耗、污染排放建立臺帳,做到底子清、情況明,抓好重點行業和企業的整治。這是一項繁雜的基礎工作。要利用統計、經貿、發改、環保等部門現有的數據資料,建立節能減排數據信息庫。并根據實際情況,確定節能減排的目標和任務,監督重點企業、重點行業的節能減排工作,做到用事實和數據說話。要建立和完善污染源自動監控系統、信息監控中心的升級改造,做到實時監控,及時更新相關數據。
建議政府根據行業管理的要求,摸清各企業污染排放的真實底細,列出減排污染物的重點企業名單。對“小火電、小造紙、小水泥、小化工、小印染”等五小行業,要限定時間,依法關停并轉。對高消耗、高能耗、高污染,危及安全生產、技術落后的生產能力,要以壯士斷腕的決心,堅決淘汰。對于重點行業、重點企業要進一步明確節能減排目標,并將任務、責任層層分解落實到各級黨委、政府和企業,鼓勵企業采用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通過產業結構調整、生產工藝改進,實施清潔生產、污染機制治理等措施,達到節能減排的目的。同時,要運用加大行政處罰力度等行政手段,適度調高水價、電價,大幅度提高超標排放收費、信貸制約等經濟措施,加大整治力度,限期整改,堅決淘汰落后生產能力,整治污染排放企業,支持技術改造企業,努力改善生態環境,為經濟又快又好發展騰出空間。 三、基金引導。要建立節能減排專項基金,并通過基金的使用,進一步凸現政府對節能減排工作的引導作用。節能減排工作具有鮮明的公益性質,政府必須予以扶持。建議政府把節能減排工作納入地方政府公共預算支持范圍,加大投入力度。同時,可以考慮把環保補助資金、生態專項資金、生態補助資金、節能專項資金集中統一使用,優化整合分散在能源、原材料、水和土地等資源管理部門的扶持資金,成立專項基金。專項基金專門用于節能減排技術開發、重點項目、示范與推廣、教育與宣傳培訓、節能減排管理、監督體系建設。為提高企業節能減排的積極性,要通過專項基金進行補助、信貸貼息等多種形式,支付重大示范項目以及新產品、新技術、新工藝的推廣應用。
四、責任追究。責任追究是全面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環節。在政府層面,要對引進和批準設立高能耗、高物耗和有毒有污染項目造成后果的責任人,應予以嚴肅處理。要堅持把責任和實際效果納入各級領導干部的考核內容,把資源利用率、能耗降低率、資源循環利用率、廢棄物最終處理率、生態環境保護率和修復率、生態監測系統完善度等指標,列入總體績效評價指標體系。在這方面要大膽地實行干部任用上一票否決制。達不到要求的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和行政責任,落實領導責任。建議在各相關部門年度綜合考核體系中,加入節能減排專項指標,弱化經濟總量、增長速度等傳統經濟指標,實行真正意義上的又好又快、先好后快。在企業和社會層面,也要主動承擔起節能減排的社會責任。對不履行節能減排義務的企業,要通過法律、行政、經濟等手段進行制約。
(作者系民建嘉興市委會主委、嘉興職業技術學院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