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隨筆:日本印象
發布時間:2006-12-19 15:40:09
|
作者: 湖州民建南潯支部張公鵬
今年國慶長假去日本旅游,來去短短5天,所見所聞雜而淺,留下的印象還是不少。
日本是個島國,四面環海,土地狹小,資源貧乏。在如此生存條件下,日本人的環保意識、資源意識特別強。我們住的四星級賓館大堂并不豪華,房間裝潢簡潔但各種設施功能齊全,如坐便器有電子裝置,自動沖水可分大小水流,以便節水。飯店、賓館不用泡塑餐具,碗小量少吃個8分飽。購物都在超市,包括農副產品。超市內產品繁多,環境清潔,安靜去喧嘩,沒有鮮活水產和肉類現賣,全是經過精心加工后的真空包裝,既衛生又實惠,超市內不見清潔工打掃衛生,就像走進了圖書館。
日本大舉實行填海造地、造城,數十年來沒有停過,他們把垃圾倒到海里,一層垃圾填后,上面澆一層水泥,這樣一層層填上去造出新城來。大阪機場就是造在填海地上,東京有個叫臺場的地方,就是十年前填地筑城形成的,現在這里高樓林立,彩橋飛架,十分漂亮,夜幕降臨,高低錯落有致的立交圈,繁星點點,似銀河落九天。 走在大阪、東京大城市繁華街道上,車流滾滾,然而噪聲小無氣味,馬路干凈如冼。大阪是座水城,你隨處可以感到空氣新鮮、水流清澈。日本的自來水可以生喝,生鮮料里可以放心享用。日本人的環保意識,經過數十年的“復興經濟忽略環保”的痛心經歷,得到了質  飛躍,人們能自覺地把品種繁多的廢舊物品分類歸放就是明證。 日本人的自律行為是值得稱頌的。走在城市十字街頭你可以看到日本公民等待紅綠燈轉換時的耐心和守法,即使路上沒有一輛汽車,他也絕不會闖紅燈,司機見我們過馬路(剛好綠轉紅)禮讓你先行。我們發現街上漂亮的汽車,魚貫疾駛,速度很快,再細看,司機不超車,大家保持相當距離,均速前進。
我們還發現無論是東京、大阪繁華大城市,還是文化名城京都,街上跑的小車,大多是小排量的箱式車,奔馳、寶馬之類的高檔轎車很少見。難道這個世界上算得上富有國家公民買不起高檔車或不看重“臉面”,我想非也,這是日本人汽車消費觀念的轉變, 是成熟社會的體征。因為這種箱式小車,比普通轎車要高要寬,長度卻短,乘員較舒適,省油、少占停車地,既經濟又實惠,何樂而不為呢!這種消費文化深入人心,不愿霸占錢浪費在大排量汽車上也就成了自然的事了。
說到日本人的吃是少而精,少吃多餐,喜食魚,故長壽。我們去日本菜館領略過這一風格,碗、碟是小的,菜肴是以一塊塊似地計量的,比如一小碟菜內是一只香菇 、一塊魚,3、4只蝦,5、6根菜,就是這樣既不會餓咯你,又不會浪費。
日本的交通十分發達,陸海空立體運輸。城市里、城市間立交橋縱橫交叉,龐大而美觀。有高速鐵路新干線,有高架輕軌車,地鐵四通八達,公交車、出租車隨處可乘。最值得稱道的是各種交通工具出口互相銜接,十分便于人們出行。問名世界鐵路新干線我們也做了一次親身體驗,從大阪到京都60公里,只用15分鐘就到了,時速260公里的列車車內很穩,與窗外飛速倒退的景物形成顯明的對照。高科技在交通上的應用,也引起我們的興趣,如新干線車站檢票是自動電子檢票,少而又少的收費站實行的是無人電子收費,加油站無人值班,要煩司機自己動手家油電子結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