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玉坤:走向輝煌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學習中共十七大報告體會
發布時間:2007-11-12 11:05:58
|
作者: 章玉坤
胡錦濤總書記在黨的十七大所作的工作報告,描繪了在新的時代條件下繼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宏偉藍圖,為我們繼續推動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指明了前進的方向,是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智慧的結晶,是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繼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政治宣言和行動綱領,是馬克思主義的綱領性文件。這個報告主題鮮明、內容豐富、思想深刻、論述精辟,主題就是指明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走向,學習十七大精神最重要的就是要牢牢把握這一主題。現就以下三個方面談一點學習體會。
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旗幟。
舉什么旗、走什么路、實現什么目標,歷來是關系黨的事業發展的根本問題。十七大報告清楚地向世人昭示:在改革發展關鍵階段,中國共產黨要舉的旗幟,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要走的道路,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要實現的目標就是奪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
旗幟問題至關重要,旗幟就是形象,旗幟就是方向。縱觀國內外經驗教訓,一個政黨,一個國家如果舉對了旗、走對了路,這個政黨,這個國家的革命和建設事業就能獲得成功;反之,就會給這個政黨,這個國家帶來混亂,給人民帶來災難與不幸。中國共產黨成立以后,在為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事業中,一直在苦苦探索正確強國富民之路,遇到了許多波折,直到確立了馬克思主義與中國革命實際相結合的毛澤東思想這面旗幟后,從此就從勝利走向勝利,最后奪取政權建立了新中國。新中國成立以后,中國共產黨又在探索正確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上摸索前進,同樣,也走了許多的彎路,直到改革開放,樹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面偉大旗幟,找到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條正確的道路后,社會主義建設和發展事業,從此就從勝利走向了勝利。
然而,在這條前進的道路上也難免出現了一些問題,有人就懷疑我們現在走的是不社會主義,我們現在堅持的是不是馬克思主義;有人主張全盤西化,有人主張走改革開放前的老路等各種錯誤觀點和傾向。
在這歷史關鍵階段,十七大報告鄭重宣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就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立足基本國情,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鞏固和完善社會主義制度,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確、之所以能夠引領中國發展進步,關鍵在于我們既堅持了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原則,又根據我國實際和時代特征賦予其鮮明的中國特色。”“在當代中國,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就是真正堅持社會主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就是包括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學發展觀等重大戰略思想在內的科學理論體系。”“在當代中國,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就是真正堅持馬克思主義。”高舉這面旗幟意義重大,因為這是當代中國進步的旗幟、是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旗幟、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旗幟。
二、科學發展觀,是社會主義建設思想的繼承和發展。
在社會主義建設過程中,中國共產黨始終孜孜不倦追求著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建設發展之路,在這個過程中,付出了巨大艱辛,走了不少的彎路。認為只要有革命熱情就能取得經濟社會的大跨越大發展,如“大躍進”運動,或提出“抓革命,促生產”等等,這不僅不能達到發展的目的,而且幾乎使國民經濟到了崩潰的邊緣。直到改革開放,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條正確的發展道路,才使一個國從民經濟一度面臨崩潰的邊緣發展到經濟總量第四的國家,給中國人民真正帶來了福祉,使中華民族大踏步趕上時代前進潮流、迎來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
同樣,在這發展過程中也不是一帆風順的,在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對于如何發展,一些地方、一些人的理念出現了誤區,片面理解“只有發展才是硬道理”的真實含義——不僅把發展片面理解為只是經濟發展,而且把經濟發展簡單地理解為GDP增長,個別的甚至把GDP增長理解為“數字”增長,出現如,“出一個車禍能增加多少GDP”這種荒謬的觀點。
十七大報告對科學發展觀作了最新闡述和精辟概括,強調“科學發展觀,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這是中國共產黨準確把握了當代發展的時代特點和基本規律,順應當代中國發展的內在要求,科學回答了當代中國向何處發展、發展為了什么這一核心問題,指明了解決當代中國社會經濟發展和黨自身建設遇到的前所未有的新問題的基本路徑。這為未來中國建設和發展指明了非常明確的方向。
科學發展觀繼承了發展是硬道理的思想,同時又強調發展必須是科學發展;科學發展觀繼承了社會主義生產目的的理論,提出了以人為本的新的發展理念;科學發展觀繼承了兩個文明都要抓的思想,提出了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建設全面推進的新要求;科學發展觀繼承了講平衡、按比例的發展經驗,提出了"五個統籌"、協調發展的新觀念;科學發展觀繼承了講求效益的優良傳統,提出建立節約型社會和以自主創新促發展的可持續發展觀。所以說,科學發展觀是黨關于社會主義建設指導思想的繼承和發展,與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一脈相承。
三、中國特色政治發展道路具有鮮明特點和巨大優勢。
一個國家選擇什么樣的政治發展道路,不僅關系其民主政治建設的走向,而且關系其經濟社會的發展和國家政權的穩固。中國共產黨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和時代特征相結合,在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實踐中,走出了一條符合中國國情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推進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偉大事業,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
黨的十七大報告提出:“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就是要強調從我國實際出發,既不被傳統社會主義觀念所束縛,也不被洋教條所迷惑。我們必須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堅持既有利于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發展而又符合我國國情特點的有效做法:一是走中國特色的政治發展道路,必須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二是走中國特色的政治發展道路,必須堅持具有中國特色的基本政治制度;三是走中國特色的政治發展道路,必須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和發揮參政黨作用相結合;四是走中國特色的政治發展道路,必須堅持運用選舉民主和協商民主兩種重要社會主義民主形式。
總之,中國特色政治發展道路,是一條經過長期努力和艱辛探索,付出巨大代價,被實踐證明了的正確的政治發展道路;是實現經濟快速發展、社會長期穩定的重要保證;中國特色政治發展道路,植根于中華民族幾千年來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廣闊沃土,產生于中國人民為爭取民族獨立和國家富強而進行的偉大實踐,發展于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進程之中,顯示出鮮明的特點和巨大的優勢,所以,我們必須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堅定不移地走這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
(作者系湖州長興市政協副主席、民建長興總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