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物質富裕與精神富有的和諧統一
——學習省黨代會報告的體會
發布時間:2012-06-29 11:19:20
|
作者: 周桂榮
中國共產黨浙江省第十三次代表大會提出的“建設物質富裕精神富有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浙江”總體戰略目標,高度體現了建設小康社會和構建和諧社會的本質特征以及深刻內涵,是極具浙江特色的重大創新。
堅持物質富裕與精神富有的和諧統一需要科學的人生觀、價值觀的正確指引。隨著現代化建設事業的深入推進,社會利益關系更加多變復雜,人們的思想觀念、價值取向、行為方式等也出現了多樣化趨勢。在國內外形勢影響下,一些人失去了理想信念,沉溺于物欲的泥淖,陷入了精神上的貧困,失去了前進的方向。因此,黨代會報告中明確提出了以“務實、守信、崇學、向善”為內涵的當代浙江人共同價值觀,準確及時的指明了唯有物質富裕與精神富有的和諧統一,才能推動社會進步、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價值取向。
堅持物質富裕與精神富有的和諧統一需要當代浙江人的共同努力和堅守。社會主義是全面發展、全面進步的社會,根本目的是使廣大人民群眾過上富裕幸福的生活。黨代會報告強調:“要更加強調共建共享,更加強調社會和諧,更加強調物的現代化與人的現代化有機統一,使現代化建設成果惠及全省人民,切實增強全省人民的發展自豪感、生活幸福感、心靈歸屬感、社會認同感。”個人、家庭的幸福只有置身于整個社會的幸福當中,才是完整的、完美的。
堅持物質富裕與精神富有的和諧統一需要進一步突出對精神富有的價值追求。 省第十二次黨代會以來的五年,基本實現了全面建設惠及全省人民小康社會的目標,物質富裕已結出豐碩成果。然而,人的本質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人生的幸福既在于物質上的富裕,更在于精神上的富有。物質上的富有,并不代表精神上也富有。一個人在精神上是否富有,關鍵取決于其道德素質、精神境界的高低。那些品德高尚、目光遠大、致力于促進社會發展進步的人,即使在物質上不一定十分富有,但由于能夠得到他人和社會的認同與尊重,他在精神上就是富有的。從吳菊萍到吳斌,已經不是一種偶然的個別現象,而是一個群體、一方熱土的道德高地和精神境界。因此,在擁有物質富裕的基礎上,精神上的富有才是最為持久的幸福。
堅持物質富裕與精神富有的和諧統一,還需要把眼前的富足和長遠的富裕和諧統一起來,社會是發展的,人也是發展的,立足當下、著眼未來,讓幸福延伸;還需要把追求的目標與實現的手段方法和諧統一起來,把勞動、學習和創新創造作為獲得兩富的手段和源泉,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理智享受幸福生活。
堅持物質富裕與精神富有的和諧統一需要科學的人生觀、價值觀的正確指引。隨著現代化建設事業的深入推進,社會利益關系更加多變復雜,人們的思想觀念、價值取向、行為方式等也出現了多樣化趨勢。在國內外形勢影響下,一些人失去了理想信念,沉溺于物欲的泥淖,陷入了精神上的貧困,失去了前進的方向。因此,黨代會報告中明確提出了以“務實、守信、崇學、向善”為內涵的當代浙江人共同價值觀,準確及時的指明了唯有物質富裕與精神富有的和諧統一,才能推動社會進步、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價值取向。
堅持物質富裕與精神富有的和諧統一需要當代浙江人的共同努力和堅守。社會主義是全面發展、全面進步的社會,根本目的是使廣大人民群眾過上富裕幸福的生活。黨代會報告強調:“要更加強調共建共享,更加強調社會和諧,更加強調物的現代化與人的現代化有機統一,使現代化建設成果惠及全省人民,切實增強全省人民的發展自豪感、生活幸福感、心靈歸屬感、社會認同感。”個人、家庭的幸福只有置身于整個社會的幸福當中,才是完整的、完美的。
堅持物質富裕與精神富有的和諧統一需要進一步突出對精神富有的價值追求。 省第十二次黨代會以來的五年,基本實現了全面建設惠及全省人民小康社會的目標,物質富裕已結出豐碩成果。然而,人的本質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人生的幸福既在于物質上的富裕,更在于精神上的富有。物質上的富有,并不代表精神上也富有。一個人在精神上是否富有,關鍵取決于其道德素質、精神境界的高低。那些品德高尚、目光遠大、致力于促進社會發展進步的人,即使在物質上不一定十分富有,但由于能夠得到他人和社會的認同與尊重,他在精神上就是富有的。從吳菊萍到吳斌,已經不是一種偶然的個別現象,而是一個群體、一方熱土的道德高地和精神境界。因此,在擁有物質富裕的基礎上,精神上的富有才是最為持久的幸福。
堅持物質富裕與精神富有的和諧統一,還需要把眼前的富足和長遠的富裕和諧統一起來,社會是發展的,人也是發展的,立足當下、著眼未來,讓幸福延伸;還需要把追求的目標與實現的手段方法和諧統一起來,把勞動、學習和創新創造作為獲得兩富的手段和源泉,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理智享受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