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化心靈之旅
發布時間:2012-06-29 00:00:00
|
作者: 沈紅英
6月22日上午,民建經貿支部一行16人,踏上了南麂島之旅。車子一上高速,廖傳仙總經理就向我們介紹了旅程,并勾勒了南麂島——貝藻王國的風光。南麂島地處東海,因形狀像麂而得名,有400多種貝殼動物,近200種藻類,故有貝藻王國之稱。島上綠草如茵,頑石鐘靈,藍天碧水,有全世界唯一的貝殼沙灘,淳樸的漁民和一幢幢古老的建筑、歷史遺跡,還有巴金先生所描繪的海上日出……一切都如夢境般完美。讓心好生向往!
車子在眾人的殷殷期盼中,終于在下午5點多到達蒼南,在朦朧細雨中參觀了廖總父親一手建立的寺廟。虔誠地禮佛,聆聽大悲咒,進素齋,凈化我們久經城市文化浸洇的心靈和腸胃。當晚,回歸城市,夜宵,初嘗海鮮,大嘆過癮。
翌日,驅車前往鰲江碼頭,乘快艇去南麂島。途中,風浪漸大,船頂浪前行,一艘100來人坐的快艇猶如一張小小的樹葉,任海浪拋起落下,連帶著船中諸人的飯菜在腸胃內上下顛簸,終究敵不過海浪的折騰,紛紛傾胃而出。90分鐘后,船靠岸,眾人蒼白著臉,踉蹌而出,坐上島上公交,直往住宿的旅館而去。車在盤山公路上急駛,司機車技極好,好幾次感覺車都要筆直沖向大海,甚至連車轱轆都在外面了,他都能一個急轉彎,將它拉回來,讓人將懸在嗓子眼兒的心重新落回去。幸虧剛經歷大風大浪的顛簸,這山寨版的過山車倒也不至于讓我們再次嘔吐。到站,眾人齊齊感嘆:人還是要經歷點風浪啊!
中午,再嘗海鮮,因腸胃已空,大家飯量都極好,桌上飯菜全部清空。稍事休息,全體涌向沙灘。
大沙岙沙灘是南麂島最大的沙灘,長600米,寬800米,由于沙質中有50%是貝殼,所以沙的顏色較淺,沙灘的兩岸是怪石林立的礁石,可供游人或坐或臥,前方幾百米處,有一塊巨大的礁石,猶如堅守前方的戰士,為沙灘遮風擋浪,即使再惡劣的天氣,也能保持著一方凈土。由于沒帶泳衣,大部分會員只是赤腳在沙灘上走走,感受海浪對腳趾的親吻。一個人安靜地行走在沙灘上,迎著略帶咸濕的海風,看海浪輕柔地拍打蒼老的巖石,化成朵朵白色的浪花,那聲音似呢噥,似嘆息。感覺很安靜,仿佛置身于空靈之中。
晚上,在沙灘上的海鮮大排檔再次享用南麂島特色——貝類大餐,席間除了海鮮類的,其余菜色全部一掃而空。臨睡前,祈禱老天,明天可要天晴,讓我們一睹日出奇觀。然而,天終究沒遂人愿。
第二天早起,沒看到太陽,乘車前往有百景園之稱的三盤尾,因著天時地利,游人很少,就我們一行人,沿著鋪好的石板路一路向前,看見了風景怡人的礁石海岸和傳說中的天然大草坪,
仰面躺在草坪上,聽海浪拍打礁巖,看天上云卷云舒,心想人生的美好也不過如此了。小憩片刻,繼續翻山越嶺,看到戰爭年代遺留下來的碉堡、戰壕。遙想當年先輩為保衛家園,頂著寒風,穿梭在島上槍林彈雨的樣子,不由心生感恩,因為無數革命先烈的無私奉獻,才有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和他們比比,我們還有什么理由來抱怨生活的不如意呢?翻過山嶺,我們站在海邊的巖石上遠眺,翻滾的烏云下是排空的白浪,巨浪拍打著怪異嶙峋的巖石,發出巨大的轟鳴。和昨天下午完全不同,那轟鳴聲若驚雷,似號角,更似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咆哮。在這樣的海浪面前,忽然想起蘇軾的赤壁懷古:“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在自然面前任何人類都是非常渺小。地球沒了誰都在轉,那我們何不撇去浮躁,沉下心來,安心做好我們的分內事。聞道有先后,術業有專攻。不必羨慕嫉妒恨,也不必妄想自己為超人,我們只需腳踏實地,向著既定的目標前進,水滴終能穿石。
下午本是回程的時間,因著臺風,我們多留了一天,會員們三三兩兩結伴而出,有去沙灘游泳的,有海釣的,有參觀美玲居和鄭成功操練水師遺址的,也有再去三盤尾觀海的。晚上再次坐在大排檔面對各種海鮮時,只想說“來點肉吧,要不泡面也行!”
25日中午乘南麂101號返回鰲江碼頭,驅車回湖。這趟增進友誼,親近自然,減緩壓力,凈化心靈的南麂島之旅,真是回味無窮啊!
車子在眾人的殷殷期盼中,終于在下午5點多到達蒼南,在朦朧細雨中參觀了廖總父親一手建立的寺廟。虔誠地禮佛,聆聽大悲咒,進素齋,凈化我們久經城市文化浸洇的心靈和腸胃。當晚,回歸城市,夜宵,初嘗海鮮,大嘆過癮。
翌日,驅車前往鰲江碼頭,乘快艇去南麂島。途中,風浪漸大,船頂浪前行,一艘100來人坐的快艇猶如一張小小的樹葉,任海浪拋起落下,連帶著船中諸人的飯菜在腸胃內上下顛簸,終究敵不過海浪的折騰,紛紛傾胃而出。90分鐘后,船靠岸,眾人蒼白著臉,踉蹌而出,坐上島上公交,直往住宿的旅館而去。車在盤山公路上急駛,司機車技極好,好幾次感覺車都要筆直沖向大海,甚至連車轱轆都在外面了,他都能一個急轉彎,將它拉回來,讓人將懸在嗓子眼兒的心重新落回去。幸虧剛經歷大風大浪的顛簸,這山寨版的過山車倒也不至于讓我們再次嘔吐。到站,眾人齊齊感嘆:人還是要經歷點風浪啊!
中午,再嘗海鮮,因腸胃已空,大家飯量都極好,桌上飯菜全部清空。稍事休息,全體涌向沙灘。
大沙岙沙灘是南麂島最大的沙灘,長600米,寬800米,由于沙質中有50%是貝殼,所以沙的顏色較淺,沙灘的兩岸是怪石林立的礁石,可供游人或坐或臥,前方幾百米處,有一塊巨大的礁石,猶如堅守前方的戰士,為沙灘遮風擋浪,即使再惡劣的天氣,也能保持著一方凈土。由于沒帶泳衣,大部分會員只是赤腳在沙灘上走走,感受海浪對腳趾的親吻。一個人安靜地行走在沙灘上,迎著略帶咸濕的海風,看海浪輕柔地拍打蒼老的巖石,化成朵朵白色的浪花,那聲音似呢噥,似嘆息。感覺很安靜,仿佛置身于空靈之中。
晚上,在沙灘上的海鮮大排檔再次享用南麂島特色——貝類大餐,席間除了海鮮類的,其余菜色全部一掃而空。臨睡前,祈禱老天,明天可要天晴,讓我們一睹日出奇觀。然而,天終究沒遂人愿。
第二天早起,沒看到太陽,乘車前往有百景園之稱的三盤尾,因著天時地利,游人很少,就我們一行人,沿著鋪好的石板路一路向前,看見了風景怡人的礁石海岸和傳說中的天然大草坪,
仰面躺在草坪上,聽海浪拍打礁巖,看天上云卷云舒,心想人生的美好也不過如此了。小憩片刻,繼續翻山越嶺,看到戰爭年代遺留下來的碉堡、戰壕。遙想當年先輩為保衛家園,頂著寒風,穿梭在島上槍林彈雨的樣子,不由心生感恩,因為無數革命先烈的無私奉獻,才有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和他們比比,我們還有什么理由來抱怨生活的不如意呢?翻過山嶺,我們站在海邊的巖石上遠眺,翻滾的烏云下是排空的白浪,巨浪拍打著怪異嶙峋的巖石,發出巨大的轟鳴。和昨天下午完全不同,那轟鳴聲若驚雷,似號角,更似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咆哮。在這樣的海浪面前,忽然想起蘇軾的赤壁懷古:“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在自然面前任何人類都是非常渺小。地球沒了誰都在轉,那我們何不撇去浮躁,沉下心來,安心做好我們的分內事。聞道有先后,術業有專攻。不必羨慕嫉妒恨,也不必妄想自己為超人,我們只需腳踏實地,向著既定的目標前進,水滴終能穿石。
下午本是回程的時間,因著臺風,我們多留了一天,會員們三三兩兩結伴而出,有去沙灘游泳的,有海釣的,有參觀美玲居和鄭成功操練水師遺址的,也有再去三盤尾觀海的。晚上再次坐在大排檔面對各種海鮮時,只想說“來點肉吧,要不泡面也行!”
25日中午乘南麂101號返回鰲江碼頭,驅車回湖。這趟增進友誼,親近自然,減緩壓力,凈化心靈的南麂島之旅,真是回味無窮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