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巢引進金鳳凰
發布時間:2014-01-29 11:08:57
|
作者: 市委會
1月26日下午,民建湖州市委會領導班子成員與吳興區、市直支部部分會員在方新旗主委帶領下,赴會員企業施政的湖州市工業和醫療廢物處置中心有限公司,就一項新的科技轉化項目“動物熱解炭化處理技術”召開座談會。
動物熱解炭化處理技術是國內首創的采用熱解炭化工藝對動物尸體進行無害化處理的處置技術,是在無氧的條件下,利用高溫使動物尸體中的有機成分發生裂解,逸出揮發性產物并形成固體炭化物的一種高溫無害化處理技術。處理過程無需粉碎,降低了感染風險和二次污染的發生。自動化程度高,高溫處理滅菌效果徹底。過程中無異味產生,降低了后續煙氣處理成本,二惡英的生成機率大大降低。在快速減量化、無害化的同時,回收出有用的炭化物資源。熱源選擇廣泛,可利用其他廢物的燃燒熱,實現“以廢制廢”。處理后的炭化物可廣泛用于土壤改良和生物燃料添加劑等多種用途。該處理工藝及裝置已申請國家發明專利。
此項新科技轉化項目是在民建湖州市委會主要領導的大力支持下,主動牽線搭橋,組織會內企業家與吳興區科創園的引進人才和科技項目進行對接交流,會員施政企業積極筑巢引鳳,引進國家“千人計劃”專家、浙江省特聘專家、湖州市1112人才、“南太湖精英計劃”領軍人才車磊博士的科研項目,同時招商引資,取得市有關重點企業的注資而促成。
此項目的合作引進成功,既是先進科技轉化生產力推進我市經濟發展的范例,也是科技人才引進和先進科技項目成功轉化落地的范例,更是民建發揮黨派聯系經濟界特色,服務會員企業,助推企業轉型升級、助推地方經濟發展的成功典型。正如民建市委會方新旗主委所說,要做有心人,機會給有準備的人。
民建與民建的會員企業家們,把事業做成了,做強了;把對社會的貢獻做好了,做大了;同時也把心做美了,眼光做準、做遠了。
與會人員現場考察了動物熱解炭化處理設施。在聽取施政對工藝流程的解說中,意外獲取驚喜:動物熱解炭化處理“熱源選擇廣泛,可利用其他廢物的燃燒熱,實現‘以廢制廢’”。其主要熱源選擇是秸稈燃燒。這正好又契合了民建市委會課題組準備提交市“兩會”的關于農田秸稈處置的提案內容,農田秸稈又有了一個非常好的處置去向和方法。秸稈處理后的炭化物可廣泛用于土壤改良(防止土壤硬化)和生物燃料添加劑、保溫材料等多種用途。聽施政董事長介紹,以動物熱解炭化處理一個點的年處理量1800噸來算,約需燃燒秸稈2000噸。據估算,至2015年,全省可完成20個病死豬處理點,那么秸稈的處置量就非常之大。
一個座談會,一次現場調研,讓我們深刻體會到其巨大的科技蘊含量和黨派參政議政成果蘊含量,更寄期望于有更多的科技項目和科技人才的引進成功落地,開花結果。
動物熱解炭化處理技術是國內首創的采用熱解炭化工藝對動物尸體進行無害化處理的處置技術,是在無氧的條件下,利用高溫使動物尸體中的有機成分發生裂解,逸出揮發性產物并形成固體炭化物的一種高溫無害化處理技術。處理過程無需粉碎,降低了感染風險和二次污染的發生。自動化程度高,高溫處理滅菌效果徹底。過程中無異味產生,降低了后續煙氣處理成本,二惡英的生成機率大大降低。在快速減量化、無害化的同時,回收出有用的炭化物資源。熱源選擇廣泛,可利用其他廢物的燃燒熱,實現“以廢制廢”。處理后的炭化物可廣泛用于土壤改良和生物燃料添加劑等多種用途。該處理工藝及裝置已申請國家發明專利。
此項新科技轉化項目是在民建湖州市委會主要領導的大力支持下,主動牽線搭橋,組織會內企業家與吳興區科創園的引進人才和科技項目進行對接交流,會員施政企業積極筑巢引鳳,引進國家“千人計劃”專家、浙江省特聘專家、湖州市1112人才、“南太湖精英計劃”領軍人才車磊博士的科研項目,同時招商引資,取得市有關重點企業的注資而促成。
此項目的合作引進成功,既是先進科技轉化生產力推進我市經濟發展的范例,也是科技人才引進和先進科技項目成功轉化落地的范例,更是民建發揮黨派聯系經濟界特色,服務會員企業,助推企業轉型升級、助推地方經濟發展的成功典型。正如民建市委會方新旗主委所說,要做有心人,機會給有準備的人。
民建與民建的會員企業家們,把事業做成了,做強了;把對社會的貢獻做好了,做大了;同時也把心做美了,眼光做準、做遠了。
與會人員現場考察了動物熱解炭化處理設施。在聽取施政對工藝流程的解說中,意外獲取驚喜:動物熱解炭化處理“熱源選擇廣泛,可利用其他廢物的燃燒熱,實現‘以廢制廢’”。其主要熱源選擇是秸稈燃燒。這正好又契合了民建市委會課題組準備提交市“兩會”的關于農田秸稈處置的提案內容,農田秸稈又有了一個非常好的處置去向和方法。秸稈處理后的炭化物可廣泛用于土壤改良(防止土壤硬化)和生物燃料添加劑、保溫材料等多種用途。聽施政董事長介紹,以動物熱解炭化處理一個點的年處理量1800噸來算,約需燃燒秸稈2000噸。據估算,至2015年,全省可完成20個病死豬處理點,那么秸稈的處置量就非常之大。
一個座談會,一次現場調研,讓我們深刻體會到其巨大的科技蘊含量和黨派參政議政成果蘊含量,更寄期望于有更多的科技項目和科技人才的引進成功落地,開花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