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省政協開展“‘五水共治’長效機制建設”專題集體民主監督工作部署,按照市政協要求各監督調研組進行“萬里江河四季訪行動”民主監督活動。6月10日上午,湖州民建界別小組政協委員一行8人,由民建市委會副主委李鈺、吳繼建帶隊,赴安吉縣梅溪鎮和天子湖鎮的東河浜、天子河道開展“‘三河’整治回頭看”察訪監督活動。安吉縣“520”辦公室主任周忠林、梅溪鎮和天子湖鎮治水辦負責人陪同并作情況介紹。
在梅溪鎮的東河浜,委員們看到昔日的臭河、黑河,如今已是水質達三類的干凈小河,雖然剛經過大雨降后的水色有些泛黃,但已嗅不到絲毫的異味,灌入礦泉水瓶中的河水略顯淡黃,那是雨后河水的色澤。陪同察看的鎮治水辦負責人表示,河道的治理將繼續跟進,特別是對河道兩岸的居民住宅區生活污水進入河道問題將重點治理,加強雨污分流管道設施建設。在天子湖鎮的天子河道,委員們看到從前的臭水溝已成為現在的鄉村亮點,河道整治,河岸兩邊開闊,沒有住宅區域,綠化較好,是一個環境基礎較顯優勢的自然區。
從兩條河道的治理情況看,委員們認為有些方面還可以更進一步重視和改進:一是東河浜流通西苕溪,但因沿河居民區較多,河道的雨污排水管道仍未明確分開,生活污水仍有流入河道。二是東河浜從治理前后改變看,河道已從黑臭狀況改善至三級水類,但因其河道較窄小,其過水面積較小。三是天子河道窄長,新修后,沿河道缺少適當距離的臺階和警示牌,不利于管理,不適村民親水、用水。
委員們認為,水的問題不在水在于岸。建議:一是以生態補償形式建立保潔補償制度,控制污水入河源頭。做好進入納管范圍的污水治理廠附近兩頭一公里治理工作。納管和處理效率納入考核范圍。二是不宜在蓄水少的河道鋪放卵石類,致減少過水面積。三是加強對公益組織和隊伍的培育培養。四是河道整治與小區建設規劃結合,河道邊加強綠化和親水設施設置。